海峰的經曆非常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可以想一想,假如不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假如自己不能挖掘出工作樂趣的話,那麼再大的挑戰也會有結束的時候,再好的計劃也會有執行完的時候。那個時候怎麼辦?人們常說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假如不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哪裏有時間和精力去接觸新的領域?
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是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工作中肯定有樂趣存在,隻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當我們覺得工作有一些枯燥時,不要動輒就想換工作,我們可以拓展一下工作範圍和深度,從中找到工作的樂趣,讓自己在開心快樂中工作,並且不斷取得進步。
擁有在工作中感受快樂的能力
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EQ高手在回答“為何而做”的問題時,先冒出來的答案總是它十分有趣,而不論其工作的內容是文書處理,業務談判,還是創意設計。換句話說,他們深切地懂得“為樂趣而做,而非為錢而做”的道理,並擁有在工作中感受快樂的能力。
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需要錢,或不愛財,隻是EQ高手聰明地知道,當我們把工作的焦點放在獲得樂趣時,不但越做越有趣,也越做越有勁,工作表現佳,當然更會越做越有錢。相反地,如果是整天在心情上背負著“為錢而做”的沉重十字架,一旦在工作上遇到個風吹草動,就很容易陷入“我真無奈”的愁苦之中,既賠上心情又毀了表現,恐怕也會離豐厚的物質回報越來越遠。這麼一想,我們當然應該為樂趣而做,不是嗎?
那麼如何在看似單調枯燥的工作中找到樂趣呢?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樂趣不是你費盡心力“找”來的,而是體會出來的。心理學家提醒我們,快樂的動力來自心底,而非建立於外在的收獲。“找”樂趣的人會給快樂設下條件——“等我完成這項工作就會快樂”“等我賺夠了錢就會開心”;或“等我換了上司就會高興”,所以他們汲汲地追求目標,一心一意地想往快樂的道路上大步邁進。
然而,心理學家發現,沒有所謂“通往快樂的道路”,因為快樂本身就是道路。一個無法感受到快樂的人,即使中了彩票撈到一億,依舊找不到樂趣:“有了一億又怎麼樣,上一期那個中了三億的還不照樣不快樂!”
而一個擁有體會快樂能力的人,不論外在環境狀況如何,都能時時感受到輕鬆與喜悅。
所以,真正的問題該是:如何感受樂趣!
享受工作中的樂趣
任何工作都蘊涵著許多樂趣,我們要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享受工作中的樂趣,才能更好地去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把工作做得更細致,把工作做得更好。享受工作中的樂趣,它使我們的視野更遼闊,使我們的知識麵更寬廣,使我們的人生更美好。
胡總是某集團公司董事長,由於身體狀況不佳,他想要在3個兒子中選擇一個做集團的接班人。可他們都很優秀,難分伯仲,胡總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是,胡總給他們每人一份公司的人事檔案叫他們分別去整理。
這是一項煩瑣而枯燥的工作,胡總沒有提供整理的方法,也沒有提出上交時間、整理的效果等方麵的要求,一切全憑著他們對工作的理解和態度。
沒過幾天,大兒子第一個完成了任務,他拿著整理好的人事檔案來給胡總看,胡總隻是笑著點了點頭。不久,二兒子整理好的人事檔案也送來了,雖然遲了些,但經二兒子整理的人事檔案整潔而且條理清晰。胡總也笑著點點頭。
父子三人就等著小兒子整理好的人事檔案送來好作比較。大家等啊等,又過了一天,小兒子才將整理好的人事檔案送來。胡總翻開來看看,仍然是笑著點了點頭。
胡總會選誰做集團繼承人呢?
第二天,胡總召開董事會,宣布小兒子作為他的繼承人。胡總看著兒子們,語重心長地說:“你們都很優秀,都是我的驕傲。我選擇老三自然有我的理由,絕不是偏袒他。”頓了一下,胡總繼續說道:“在將人事檔案分給你們之後,我經常暗中觀察你們的工作。因為事關重大,你們表現得都非常慎重,都知道認真地完成工作。但老大在工作的第二天就表現出厭煩情緒,也許考慮到事關重大,他隻得耐著性子去整理。其間,並沒有安心工作。他用時最短是因為想盡早了事應付任務。可以說你是在忍受這項工作。”
“老二做事情有板有眼,耐心細致。在整個工作期間表現得非常認真,檔案整理也完成得非常好,可卻像一台毫無思想的工作機器。你是被動地接受了這項工作。”
“老三就不同了,拿到檔案之後,他並沒有急於整理,而是翻來覆去地研究,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至於為什麼會耗費那麼長的時間,我看到他在初步整理之後,又作了大量的修改,為了拿出一份比較清楚的人事檔案,他又重新打印了一遍。如果仔細看,你們可以看出,他還把所有人按照部門重新排列了順序。他這是在享受工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