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交際中的口才技巧(2)(1 / 3)

麵對老板的鼓勵,青年人如果不是這樣俏皮,而是坐下來認真嚴肅地提出加薪要求,並擺出理由若幹條,豈不是適得其反,有可能把事情辦砸。

(3)誘導對方先開口

有時,一些話自己說出來顯得尷尬,這時,誘導對方先開口無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準備借助於好友趙某的路子做筆生意,在他將一筆巨款交給趙某的第二天,趙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兩難境地:若開口追款,太刺激趙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麵又難以支撐。

幫忙料理完後事,王某是這樣對趙夫人說的:“真沒想到趙哥走得這麼早,我們的合作才開始昵。這樣吧,嫂子,趙哥的那些關係戶你也認識,你就出麵把這筆生意繼續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時候盡管說,吃苦花力氣的事情我不怕。”

看他絲毫沒有追款的意思,還豪氣衝天,義氣感人,其實他明知趙妻沒有能力也沒有心思幹下去。話中又加上巧妙的提醒:我隻能跑腿花力氣,卻不熟悉那些門路;困難不小又時不我待。

結果呢?趙妻反過來安慰他道:“這次出事讓你生意上受損失了,我也沒法幹下去了,你還是把錢拿回去再找機會吧。”

(4)用商量的口氣

以商量的口氣把要求辦的事兒說出來不失為一種高明的辦法。比如:“能不能快點把這事兒給辦一下?”“這事兒給辦一下是不是可以?”

裝作自己沒把握,把請求、建議等表達出來,給對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例如:“你可能不願意去,不過我還是想麻煩你去一趟。”

在別人或者向別人提出建議時,如果在話語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備有關條件或意願,那就不會強人所難,自己也顯得很有分寸。

(5)誘導別人

美國《紐約日報》總編輯雷特身邊缺少一位精明幹練的助理,目光瞄準了年輕的約翰·海,他需要他幫助自己成名,幫助格裏萊成為這家大報的成功的出版家。而當時約翰剛從西班牙首都馬德裏卸除外交官職,正準備回到家鄉伊利諾伊州從事律師職業。

雷特請他到聯盟俱樂部吃飯。飯後,他提議請約翰海到報社去玩玩。從許多電訊中間,他找到了一條重要消息。那時恰巧國外新聞的編輯不在,於是他對約翰說:“請坐下來,為明天的報紙寫一段關於這消息的社論吧。”

約翰自然無法拒絕,於是提起筆來就做。社論寫得很棒,格裏萊看後也很讚賞,於是雷特請他再幫忙頂缺一星期、一個月,漸漸地幹脆讓他擔任這一職務。約翰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放棄了回家鄉做律師的計劃,而留在紐約做新聞記者了。

由此可以得出一條求人辦事兒的規律:央求不如婉求,勸導不如誘導。

在運用這一策略的時候,要注意的是:誘導別人參與自己的事業的時候,應當首先引起別人的興趣。

當你要誘導別人去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時,先得給他一點小勝利。當你要誘導別人去做一件重大的事情時,你最好給他一個強烈的刺激,使他對做這件事有一個要求成功的希求。在此情形下,他的自尊心被激起來了,他已經被一種渴望成功的意識刺激著了,於是,他就會很高興地為了愉快的經驗再嚐試一下了。

凡是領袖人物,都懂得這個使人合作的重要策略。但有的時候,常常要費許多心機才能運用這個策略,有時候又很便當。像雷特獵獲約翰一例,他隻是稍許做了些安排。

總之,要引起別人對你的計劃的熱心參與,必須先誘導他們嚐試一下,可能的話,不妨使他們先從做一點容易的事兒入手,這些容易成功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往往是一種令人興奮的真正的成功。

(6)借娛樂求人

東北軍閥張作霖喜歡搓麻將,在玩牌中,發生過一件趣事。

有一個政客,想在東北謀一個美差,曾經請了個有勢力的大老板,把他推薦給張作霖,張也表示同意委以重任。可一等再等,委任狀遲遲不下來,急得那個政客像熱鍋上的螞蟻。

說來也巧,他有一次遇到了一位舊友,此人正好是張作霖的顧問。這位政客把自己的處境告訴了他,請求他催催張作霖。哪知那顧問一個勁搖頭:“不好辦啊!你既有人推薦了,我再為你去說情,好像是追問他一般。他是一個多疑的人,便會想到你為什麼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在他那裏謀事。本來也許會給你個差使,這樣一來,非但不給,搞不好還會招來禍殃呢!”

不過,顧問到底是顧問。他見政客一臉的失望,竟也為朋友想出一條主意:“我想到一計,老頭子近來很高興打牌,我們就借某總長家裏,請人來吃飯打牌。打牌時你也來,你是打麻將的老手,每次是包贏不輸。這回你隻許輸,不許贏。不妨連自己的底也輸光,一定要讓老頭子贏得滿意。到那時候,我自有妙計。”

到了約定的那天,在某總長家裏,由那位顧問出麵請張作霖吃飯。酒飯之後,拉出桌子來作方陣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