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開始競爭金牌的年紀,瑪汀修女已是洛礦山長青賽及全美長青奧運會的成員。
“大家變得軟弱無力,”她說,“我並不僅指體能而言。任何逾越極限的事,大家都不想做。但除非你去嚐試,否則不會有任何結果。年齡絕不是全心投入及熱愛生活的絆腳石。最重要的是,要盡情享受生命全部的豐富與甘美。為他人做事,與他人共事,永遠不要畏懼你的極限,要選擇在生命中獲勝!”
體驗幸福無疑是一種美妙的感受,而體驗苦難又何嚐不是一種人生的豐富?
記得在一部美國電影中,女主角有一句話曾深深地打動過我:“人生就是吃苦”。雖然多少有些宗教色彩,但當我們以體驗的態度來看待人生時,又何嚐不是豁然開朗?
人生大舞台,關鍵靠自己表現
莎士比亞說:“人生如舞如。”
這句話是樸實的,也是真實的。
人生是一個大舞台,你是舞者。生命是否精彩,你的表現很重要。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生命在延展。
總有一些讓你揚眉吐氣的事情,在我們生命的長河裏激起陣陣漣漪,撞開朵朵浪花,這樣的幸福或長或短,或多或少,總是能夠在我們的生命裏留下一些鮮亮的印記,留下一些美好回憶。
課堂裏,我們鼓了半天勇氣,舉起了自己的小手,說出了自己醞釀了良久的話語,獲得了老師滿意的笑容,肯定的眼神。在一本自己喜愛的雜誌裏麵,發現居然刊登了自己半年或者一年以前寫的文字,你卻掩飾內心的雀躍,把雜誌往書包裏一放,抱在胸前,隻有你一個人知道,你的懷抱裏有一個明媚的春天,有一個讓你興奮得徹夜難眠的理由。一天,你發現你桌前的那位清高的姑娘給你一個善意的微笑,似乎微笑的內涵還包括一些隻有你們懂得的東西,於是,在給你溫柔微笑和對別人的淡淡冷酷的對比中,你感受到重視的甜蜜和陽光的燦爛。
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感覺是那樣的尷尬,那樣的無奈,那樣的心痛。你的心情總是沉沉地,腦海裏總是上演著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天空總是那樣的陰沉,父母、老師、同學還有朋友的心靈距離總是那樣的遙遠。於是,你有了出走的想法。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大雜燴,一個五味瓶。如果樂觀些,你會認為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有滋有味的。
如果悲觀些,情況就不一樣了。陰沉的天空,陰沉的心境,陰沉的人生……
莎士比亞說:“人生如舞台。”
這句話是樸實的,也是真實的。
人生是一個大舞台,你是舞者。
有精彩的時候,也有敗筆。有前台,也有後台。
生命是否精彩,你的表現最重要。
前台,為了精彩,為了更加精彩,為了台下陣陣的掌聲,我們粉墨登場,費盡心思,化好了妝,穿好了衣服,準備好了台詞,端好了架式,調勻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渾身解數。該唱的,唱得五音不亂;該說的,說得字正腔圓;該演的,演得淋漓盡致。於是博得滿堂彩,興盡而意滿。
然而,總要有回到後台的時候,脫下戲服,卸下妝彩,露出疲累的雙眼,也許你竟沒有一個朋友在等待,和你說上一句真心話,道一聲辛苦和感謝,或默默交換一個眼色。
在這一熱一冷的過程中,我們的人生還在繼續。
其實有時候,既然你已經獲得了許多喝彩,已經得到了許多認同,已經成功了或者至少局部成功了,你就應該有勇氣麵對成功背後的種種下一次的失敗。總是成功的人生,是許多人所理想的願望,事實上卻從來不是這樣。
所以,有享受成功的時候,你也得麵對現實:失敗、沮喪同樣源源不斷地向你靠攏。
生活給了你許多幸福,同時也不斷讓你接受種種磨礪。
我常想:歲月猶如一把犁刀,遲早要在我們的生活中刻下許許多多的痕跡。在歲月犁刀的舞動下,我們將是一個什麼樣子,那就要看我們的表現了。
在自己的一舉一動中,或許我們接受幸福,過著安靜或者熱烈、平淡或者激揚的生活,在時間的隧道裏體會生活的美好,在不斷的成長中欣賞屬於自己的雕塑。我們同時也在承受著種種苦楚,埋怨著老天的不公平,在羨慕別人的好命運的同時,加深了對自己的傷害。
有些幸福是可以把握的,隻要我們真誠去獲取,這個過程有時付出的代價也許很大,但我們畢竟得到了。有些事情是模糊的,方法對頭了,你就獲得了,這是你的能力,方法有時不會那樣好,至少沒有你想象得那樣好,說不準你就失去了它。有些東西不是你的,怎麼努力還是得不到,但是隻要努力了,結果我們又何必強求呢。
對現實滿意,是一種樂觀的表現。
對現實不滿意,是一種上進的內驅力。
如果我們都這樣認為了,或許我們的生活會逐漸變得活躍起來(或者更加活躍起來),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多姿多彩,我們也不會因為某段時間的某個不愉快而變得耿耿於懷,也不會因為一些偶爾的敗筆而一蹶不振。每天看到火紅的太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不是不可能,但畢竟有些日子太陽被埋藏在雲堆裏,空氣也不是那麼清新,有時還帶有一些塵土,北方還在春天出現沙塵暴,這樣的日子我們還是要麵對的。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