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把握你的準客戶(2)(1 / 3)

一位老婦人在年邁之時思鄉心切,準備買一套房子裝飾些幼時家裏的擺設。她兒時門前有棵櫻桃樹,陪伴她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於是她就想買套有櫻桃樹的房子。老婦人走遍整個城市,終於找到三套符合她要求的房子,但是前兩個樓盤都沒有成交,隻有第三個樓盤讓她滿意地成交了。其實那三套房子格局基本上是一樣的,價格上也相差無幾,但是這位老婦人為什麼選擇了第三套房子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那個業務人員挖掘出了客戶最主要的購買需求。

原來這個老婦人是一個非常挑剔之人,廚房、臥室、客廳、樓層不僅要采光、通風、朝向、景觀都好而且要寬敞適用,尤其重要的一點還是櫻桃樹能在自己的視線之內。前兩個樓盤的售樓人員在解說某處不能看到櫻桃樹這一問題時,用通常的方法說“雖然看不到櫻桃樹,但是非常有利於采光”,或者“雖然看不到櫻桃樹,但是視線非常開闊,顯得房子空間很大”。這樣的說法顯然不能讓客戶滿意,雖然他們也非常熱情地為老婦人服務,但因為沒有發現老婦人最主要的需求是櫻桃樹,以至與成交失之交臂。

而第三個售樓人員,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看出了客戶對櫻桃樹的不了情,在講解的時候就特別側重於這一點,力求這套房子能引起老婦人對童年的遐想。這樣解說正中老婦人的下懷,使得她非常滿意,最終在第三位售樓人員那裏簽訂了購房協議。

真希望每個業務人員都像第三個售樓人員一樣,麵對客戶的時候先弄清楚他們的需求再為其解說。通過觀察客戶的年齡、性別、衣著、氣質、談吐等可以猜測其真正的需求,特別是因個人的喜好、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出現的另類的需要,業務人員更要仔細揣摩,做到見微知著。在與客戶的交流中,要注意自己的詢問方式,一定要有技巧,特別是在檔次(價格)的詢問上,這是一個很敏感也很容易失去客戶的問題。比如前麵提到的冰箱,你先要搞清楚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您需要多大容量的冰箱”、“您家裏是幾個人用的”,然後再搞清楚他需要的價格,接著介紹相應容量、價格的冰箱。

其實,業務人員在向客戶介紹產品之前大可先提問,這可以極大地提高產品介紹的針對性和效果。在把握客戶的真正需求時都應該試試,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服務過程,也是一個真正可以讓你成交的法則。

很多業務人員在與客戶成交談判時,就是因為發現了幾個最能讓客戶心動的需求點,才激起其購買欲望的。客戶眼中的產品,總有一兩個特點是最主要的,也是最能刺激他們產生購買欲望的,這才是最需要攻克的關鍵點。業務人員必須時刻關注客戶的言談舉止,哪怕隻是客戶某一點的興趣,都應該將它放大,梳理諸相關點,這樣,客戶的主要購買需求就可以基本呈現出來,再進行溝通也就比較順暢。

聽出客戶的弦外之音

客戶的購買心理究竟是什麼,他不會明明白白地告訴業務人員,說話間也必然會有所隱瞞或者故意說個其他的理由。這樣做一是為了避免業務人員窮追不舍地介紹產品,讓自己的消費有個理性的思考環境;二就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優惠程度。而作為業務人員呢,則應該培養自己辨別客戶語言真假的能力,在客戶滿意的前提下順利與其達成交易。

聽出客戶的真實需求

業務人員知道自己的產品優勢是什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一定要知道客戶需要的是什麼。有這樣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客戶需要的功能就應該是產品最占優勢的地方”。因此,了解客戶的需求,是在你和客戶商談的時候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例如,在某產品交易會上,客戶如此闡述他的觀點:“我需要這樣一個型號的通信設備,希望它的終端安全防護能力很強,至少不容易出現盜打,你們的產品需要改進。”

“防盜打”,這就是客戶的一種需求,並且是和客戶的經濟利益相一致的。但它還不是明確的,比如說如何解決就不是很具體,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拿出解決方案。

麵對這樣的問題,業務人員可以繼續問:“具體要哪方麵的設置呢?”那麼,客戶可能回答:“設備的側邊開一個小槽就好了,可以設置一個內置密碼鎖之類的就行。”

這就是一個明確的需要,並且可以說非常精準。這個時候,客戶都已經告訴你了這個產品的具體設置,難道你還察覺不出來他的需求嗎?

所以,業務人員在麵對客戶的時候,介紹產品不應該占太長的時間,交談的重點應該是想方設法聽出客戶的真實需求。一次麵對麵的交談,通常不超過半個小時,而這裏麵包括了必要的開場白、提問的時間和大部分客戶回答的時間。你需要重點了解的是客戶盡可能多的背景信息和需求信息,所以,真正有必要介紹產品的時間應該不超過5分鍾,隻有大型項目或者客戶感覺有必要深入了解時才可詳細說明。

大多數情況下,客戶不會直接告訴我們他們究竟需要什麼,不過客戶的言行舉止卻能夠表現出他們的真正需求,因此要想準確有效地捕捉客戶的需求信號,必須有效傾聽客戶的心聲。

一對年輕夫婦想給孩子買一些百科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