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夢璿番外(上)(2 / 3)

夢璿微微一笑:“是啊,好福氣。不僅大姑娘好福氣,就是淳王府的大郡主也是個好福氣的。”大姑娘還不說,畢竟是跟著丈夫去了海口,遠離了京城。淳王府的大郡主那才是真正的有福氣的人。公公婆婆沒與他們住一起。自己當家作主,夫妻恩恩愛愛得,羨煞旁人。

紫衣忍不住說道:“也是郡主心寬,做她兒媳才有福氣。”據說是郡主不願意與兒子兒媳住一起,說是怕起衝突,影響心情。而且還不準許文城候納妾。有這樣的婆婆,可不是兒媳的福氣。

夢璿輕笑:“姑姑一向心善心寬。”就如姑姑對他們一家多有照佛,但是卻從不需要他們念恩一般。

紫衣也不出聲了。

丫鬟驚慌失措跑過來叫道:“夫人,夫人,不好了。大公子,大公子不好了。”

她聽了當時差點暈過去。夢璿知道小華氏不安份。卻不知道小華氏竟然如此大膽,打上了他兒子的主意。不過一股毅力堅持著,跑過去看兒子,見著兒子全身是血的。

一問才知道,兒子從假山上摔下來,摔得人事不省。好在老天保佑,兒子雖然折了腿,但是太醫說好好養個三五月就會好的。不會留下病根,更不會成為殘疾。

她抓著了證據,證明是小華氏害得成哥兒。可是世子爺卻不相信。竟然說他是誣陷。說她就是看不得華姨娘好。世子爺查出來完全就是一場意外。

婆婆也插手查了,不過查到害成兒的是另外一個姨娘。不是小華氏。這個姨娘是利用她與小華氏的矛盾,想要除掉成哥兒。

她聽了心裏憤恨之極。那個姨娘又沒生兒子,連個女兒都沒有。怎麼會去害成哥兒。隻是婆婆定了這件事,她反駁不得。

她看著身上都是傷的兒子,那不僅是她的兒子,也是丈夫的孩子,婆婆的嫡親孫子,為什麼就一定要袒護這個女人。為什麼還一定留著華姨娘這個毒蠍在家裏。留著這個女人在府邸,怕是不僅成哥兒,就是韶哥兒都有危險了。不成,她一定要除了這個女人。可惜她還沒想著如何除掉小華氏,自己卻病倒了。

福哥兒到了國公府,來探望夢璿。見著夢璿的麵色極為不好。麵色發陰。他上次來見,雖然二姐麵色疲憊,但是卻沒現在這樣,怕是國公府內又有什麼齷蹉了。

福哥兒讓人找著了夢璿的陪嫁丫鬟,問清楚了這件事。福哥兒麵色發黑,一個姨娘,國公夫人的姨娘,還真是好大的體麵。

福哥兒的妻子,賀氏柔聲安撫道:“老爺,這件事我們不能插手。若是我們插手,二姐在國公府內會更艱難的。”他們畢竟是外人,若是貿然插手國公府的內務,肯定會惹得國公爺跟國公夫人不滿。

福哥兒皺著眉頭,他若不是因為這個顧慮,早就將羅大虎胖揍了一頓。哪裏還在這裏費神色。

三個姐姐,福哥兒與夢璿的感情是最好的。自家娘是個柔弱性子的,一點指靠不上。大姐雖然性子沒像著娘,但是自小就想自己的事情想得比較多,三姐性子像著娘,柔綿得很。隻有二姐,時時關心著他,還教導他許多的事。

三個姐姐家人,隻有二姐是高嫁。大姐跟三姐雖然沒說,但是心裏還是覺得有些差距。但是按照他來說,其實二姐是嫁得最不好的。國公府的男人,每一個都是色胚。從國公爺到下麵的小爺,誰後院不滿是鶯鶯燕燕。他們平家又敗落了,高嫁隻會受著欺負。二姐那麼要強的人,雖然在國公府站穩了腳跟,但是整個人卻沒在家裏這麼鮮活,麵上永遠是端莊得體的笑容。沒看一次,他難過一次。

賀氏想了下後說道:“夫君,姑姑跟國公夫人是閨中的好友。若是由著姑姑去說,肯定要比我們插手有用得多。”不管如何,他們是不好插手的。但是若是由著姑姑插手,那就沒問題的。

福哥兒卻是搖頭:“不說見不著姑姑,就算見著了,也不好用這些事去叨嘮姑姑的。”

賀氏輕笑道:“夫君,二姐這媒是姑姑保得,當初二姐出嫁姑姑也是給了豐厚的嫁妝。由此可以說明姑姑很喜歡二姐的。現在知道二姐受了這麼大的委屈,於情於理,姑姑都不會袖手旁觀的。”

福哥兒想了下也覺得有理,當下點了頭。這件事最好還是找個中間人說和說和。福哥兒想到的第一個人選,就是明瑾。這些年福哥兒一直都堅持著每個月兩天在郡主府裏學武。雖然沒如翎昸與祁哲那麼與明睿哥倆處的時間長,但是好歹也混了個臉熟。後來明瑾從文,他與明瑾關係也就慢慢的好起來了。現在可是極為要好的朋友的。

賀氏卻是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夫君,這件事要我的說法。最好還是請了文城候夫人給姑姑提一下。太過刻意反而不好。”誰都不知道溫婉郡主不理事,若是特意跑過去說這件事,讓國公府知道倒是不怕。怕就怕姑姑聽了會反感。

福哥兒想了下點了頭。

賀氏送了福哥兒離開後,歪在榻上歇息了一下。身邊的丫鬟端來了參茶:“以前還以為二姑奶奶得了一個好婆婆。卻是沒想到,國公夫人現在卻讓二姑奶奶如此難為。”

賀氏喝完了參茶放下後說道:“以前好,那都是看在姑姑的份上。現在那是自己娘家侄女,人都是偏的。我可聽說這個女人是自小養在華老太太身邊的,還是國公夫人看著長大的,自小也極喜歡的。所以,二姑奶奶這虧也隻能往肚子裏咽了。”要賀氏說,國公夫人跟某些夫人比起來,還算是比較好的。至少沒直接插手兒媳管後院。隻是有些偏心。隻是二姑奶奶這落差太大,導致婆媳關係也生疏了。白白的便宜了這個小華氏。

丫鬟說道:“姑娘也算是為了二姑奶奶盡心了。”若是真能讓郡主為二姑奶奶說句話,那二姑奶奶在國公府的日子也好過了。

賀氏輕笑:“二姑奶奶好過了,夫君也會好過的。”說道丈夫,賀氏麵上浮現出笑容。

福哥兒對妻子賀氏極好,兩人現在養育了兩子一女。雖然說福哥兒也有兩房妾室,都是賀氏給抬舉的,是賀氏不方便的時候服侍的。福哥兒是個極為講規矩的人,寵妾滅妻的事情根本不存在。因為如此,那兩房妾室在賀氏麵前老老實實,半點幺蛾子都不敢出的。賀氏的日子也是過得極為舒心的。

國公府收到灝親王府的喜帖,灝親王六十大壽。她現在是代表著國公府在外應酬,自然是她去了。

讓她意外的是姑姑也去灝親王府。這些年姑姑一直都是閉門不出的。雖然有文城候夫人出門應酬,但是就算往來也都是在文城候府內的。郡主府的門太嚴密,一般人進不去。

夢璿道記得小的時候每個月都會去郡主府幾次。可後來,父親與姑姑生疏就很少去郡主府了。平家出事以後再沒去過郡主府。隻是讓她們三姐妹沒想到的是,大姐出閣之前郡主府有派人給大姐添妝。她也不例外,妹妹也有。就是福哥兒成親也有厚禮。不過因為她是高嫁,所以給的添妝特別的豐厚。也就因為姑姑的這個舉動,讓她很快在府邸裏站穩了腳跟。隻是這麼多年她卻沒見到過姑姑。

沒想到這次灝親王壽宴,姑姑來了。她沒見著姑姑,倒是見到了文城候夫人,也就是淳王府的大郡主。淳王府的大郡主不說京城,就是天底下也難得尋到這樣的美人。人人都說文城候豔福不淺,卻不知道大郡主也是好福氣。

溫婉一向不耐煩應酬,年齡大了越發的不喜歡應酬了。現在有著兒媳,有什麼事都是兒媳張羅。溫婉是真正的甩手掌櫃了。隻不過這次是灝親王六十大壽,再是閉門不出,溫婉也得過去祝壽。回去的時候聽見了兒媳敏嘉說起了夢璿,說著夢璿的不易。

夢璿幾個人自從平家出事以後,溫婉也沒招了他們過去。但溫婉對他們姐弟四人的關照都是有目共睹的。眾人也都知道溫婉不喜歡吵鬧,所以沒認為就是生疏。

溫婉是沒想到敏嘉在國公府竟然過得這麼艱難。被一個小妾逼到了角落。這實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溫婉有點懷疑這真偽性。就溫婉所認識的梅兒,不該是這麼糊塗的人。

溫婉現在除了關心生意,其他時間跟精力都放在丈夫跟兒子,還有孫子身上了。別的事情都不大過問。所以這件事,溫婉沒問過下麵的人,不好給出意見的。

敏嘉見著婆婆沒接自己的話,心底有些失望。這件事是丈夫讓她提的。她也知道定然是表格平童福拜托丈夫的。丈夫與表哥平童福關係好,丈夫請她做的事她定然會做的。另外敏嘉也認為國公夫人有點過份了。自家婆婆對大嫂這麼好,她卻這樣對表姐,真是太過了。敏嘉也是看不過眼,所以這次特意裝成不在意的樣子跟自家婆婆提了。隻是沒想到,婆婆竟然沒反應。

溫婉回到府邸,問了秋寒是怎麼回事。半天後就知道了前後發生的事。敏嘉說的還隻是冰山一角後,扯的事情很多。溫婉聽完後那是眉頭都皺起來了。梅兒這也太胡扯了,這不存心讓兒子的後院亂起來。

夢璿不知道的是,宴會後沒多久婆婆竟然說讓她跟著一起去郡主府一趟。她很吃驚,好好的怎麼就讓她去郡主府了。

到了郡主府,郡主府如她記憶之中一般,半點都沒變。到了正院,那顆石榴樹仍然是枝繁葉茂。

她由著丫鬟領了進去。到了門外,她突然有點不敢進去了。所謂近鄉情怯,該是如此吧!

她看著坐在上位的姑姑。姑姑依然如他想象的那般美麗。歲月好像不在姑姑身上停留。看著姑姑含笑的麵容,她心底的緊張一下去了。姑姑還是如記憶之中那般親切,她走上前去輕輕叫了一聲:“姑姑。”

溫婉見著就算化了濃妝麵色不佳的夢璿,再想著夢璿在國公府內的事。當下眉頭皺的緊緊的:“氣色怎麼這麼差?是不是身體不舒服?身體不舒服改天過來就是。”聽到是一回事,看著這模樣又是另外一回事。瞧著這孩子這模樣,溫婉有些心疼了。

夢璿忙說著:“沒有,就是昨兒個沒睡好。讓姑姑憂心,是夢璿的不是。”她沒想到姑姑開口就是這麼一句話。心下又酸又澀的。

溫婉招了下手:“坐下吧!你也不要以為年輕,就不好好保養自己。現在不保養好自己,老了可就有罪受了。我跟你婆婆可都是過來人,你要不相信,問問你婆婆看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梅兒笑著說道:“這話是。”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溫婉就是有話與梅兒說,也不可能當著夢璿的麵說。叫來了秋五:“你給夢璿好好看看,幫著她好好調養調養。年輕可不能虧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