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明睿前世(上)(2 / 3)

到了京城,定然是要去外祖家走一趟的。外祖母還在世,對他們也很喜歡。外祖母也很喜歡五弟,五弟嘴巴甜會哄人開心。不過外祖母也沒冷落了他,對他也非常的慈愛。對同行過來的三弟卻是麵色淡淡淡的,維持麵上的客氣。

其實要他說,這三弟可真是臉皮厚得夠可以了。外祖家的人會不知道他的底細,會喜歡他。非得上趕著找不自在。

大哥私底下指點他與五弟甚多。五弟對於大哥的私授很是不滿:“大哥,為什麼要將三個排除在外。要競爭,就選就得來一個公平競爭嘛!”對於李兆來說,三哥比這個二哥來得親切。

大哥對於五弟與三弟私交甚好說過兩句,但是說完以後卻見沒什麼效果,也不再說什麼了。當下麵色淡淡道:“爹不是給了他機會嗎?難道還不公平。”他的本意是讓兩個嫡親的弟弟過來的。雖然二弟資質比不上他跟五弟,但是十六歲能考上舉人,資質已經超越許多人。隻是他們家人才輩出,不顯而已。

老大李顯看著不知事的五弟,再看著麵無表情的二弟,心頭微微歎氣。要他說,五弟資質文采是不錯,但是性子不成。親屬不分,好壞不分,心性浮躁不夠沉穩,比二弟差遠了去了。這都是母親給慣壞的,希望在京城能改正過來吧!

應試的當天早上,五弟突然肚子絞痛,結果隻有他跟三弟去了。回來以後,五弟痛罵了他。說著他卑鄙無恥,為了得到這個名額,竟然給他吃不幹淨的東西。

他聽了不由一笑:“你為什麼就這麼認定是我?”自小這個弟弟就不喜歡他,現在連這個也怪罪上他了。

大哥訓斥完五弟以後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升。卻是什麼話都沒說。等李升跟五弟下去以後,大哥輕聲說道:“你別怪他,他這是被娘寵壞了。”老五不知道李升對他特意討好是居心不良。老五是聰慧,隻是自小被身邊的人捧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以為所有人都得順著他捧著來的了。

他早就習慣了,哪裏還會有什麼難過不難過的:“沒事。”

李顯心裏有些堵。但是他也不能說過多的話,到底是被忽視習慣了,也被欺負狠了。以致讓二弟對家裏的人都淡淡的:“等老五懂事就好了。現在,你就多擔待一二吧!不管如何,我們是嫡親的兄弟。”

他仍然是麵無表情地點頭。

李顯微微歎氣:“這件事我會查清楚的。”對於李升如何設計的老五,他是決計要追查清楚的。

李暉當下搖了頭:“查不到的。老三既然動手就一定會弄個幹淨。查也是白查。”老三若是連這點把握都沒有,就不會下手。

李顯去查了,查到最後嫌疑人是李暉。當下李顯麵色黑了,若隻是沒查到也就罷了,卻沒想到竟然還栽贓陷害老二。實在是可惡之極。本來李顯隻是準備查出來,讓老五認清楚老三的真麵目。可是通過這件事,李顯認定老三心術不正,這樣的人就算真入仕,對家族來說也是危害。當下去找了堂叔,將這件事告訴了堂叔。

堂叔聽了以後,有些狐疑:“為什麼你就認定不是老二下的手?”他不是不相信李顯的話。而是覺得,李升看起來不是這樣的人。當然,他也是對兩個人不大了解。

李顯搖頭:“叔叔,李暉雖然不善言辭,但是心性純良的,不會做這樣的事。到是李升,性情陰狠。”為了增加可信度,說了李升在家做下的一些事情。

李升為了上位,私底下沒做手腳。自以為幹淨利落,到底是落在了有心人眼裏。隻是李顯也懶得拆穿他了。

這個堂叔聽了以後就同意了李顯的建議。不為別的,主要是這個堂叔知道李顯的為人。若不是實在不行,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所以說,關鍵時刻,人品很重要。

李升最後沒去成國子監,隻他一個人去了。他有時候想,這也許就是命運吧!命運轉了一個彎,會讓很多人的命運都不一樣。

他順利去了國子監,老三跟老五落選,也不可能就讓他們回江城去。於是大哥讓他們去考京城最有名望的書院。老五雖然好壞不分,但是資質才學放在那裏,很順利地考進了書院。老三也一樣去考了,可惜最後落選了,最後去了一家普通的書院

他去了國子監,裏麵真是人才彙集。隻不過他資質一般,在國子監再努力也隻是中等水平。不得那些富有才名在外的人的青睞。但是在裏麵他結交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朋友。這人叫朱玉,是跟他一起考進來的。說是江南書香門第朱家的子弟。

這人資質跟他差不多,也隻能排個中等。但是知識麵很廣,常常讓他有一種自己是土包子的感覺。時間長了就覺得不對勁了,他也是百年書香門第出身,眼界不可能差這麼多。可是想想,兩人是君子之交,能進國子監的也不可能是什麼作奸犯科的。既然不願意說,他也當不知道了。如常交往。

後來他知道了朱玉其實是長平公主的小兒子,本姓顧,是昌平候的嫡三子。長平公主是當今陛下的胞妹,不說太後,就是皇上對這個胞妹也是萬分的疼愛。據說皇帝對朱玉這個小外甥也很喜歡,經常召了他去皇宮。

就算知道了朱玉的真實身份,他也沒過多的感覺。他跟朱玉是君子之交,又不貪圖他什麼。

轉眼就到了會試了。成績一出來大哥考了第一名。他看著大哥麵色洋溢著喜色,婉轉地提醒著大哥,還有殿試。若是殿試沒發揮好,可能名次會有影響。大哥對於他的提醒沒放在心上,結果卻被第二搶奪了機會,大哥隻落了個榜眼。

榜眼是第二,若是對他來說自然是需要仰望了。但是對大哥來說顯然不滿意。隻是再不滿意已然如此,若是對外表現不滿會惹人攻擊。

李家的兒郎要科舉,有一個不成文的定例,那就是成親都比較晚。因為一旦科考考出好成績,說親也多了籌碼,能說到一門好親。大哥如今已經十八還沒定親,就是這個原因的。

大哥請了叔父去太傅梅家說親。這時候他才知道大哥心儀梅家大姑娘。他是早有耳聞梅家大姑娘長大貌美如花,而且在京城也甚有才氣。配大哥倒也配得。

梅家那邊也是同意了,挑選了日子下小定。可惜誰也沒想到的是,半路殺出一個順王出來。順王壞了梅家大姑娘的清白。順王正妃過逝,正在物色繼妃人選。如今壞了人清白,自然要將人娶回家了。

那天消息傳來,大哥整個人呆愣了。當天晚上喝得大醉,嘴裏叫著梅家大姑娘的芳名。也在那個晚上他才知道,大哥與梅家大姑娘兩情相悅,互定終身。隻等大哥會試以後上門提親。卻沒想到,一切本來順順利利的,梅家也答應了,卻出了這樣的變故。這個變故,讓大哥痛不欲生。

母親這時候又來到京城,張羅了大哥的婚事。大舅母則是看中了大哥,想挑來做女婿。母親認為親上加親很好。於是也同意了。

母親沒想到的是大哥會反對這門親事。他不想結這門親,不僅是他難忘梅家大姑娘,更重要的是三表妹雖然是嫡女,長得也不錯,但是性子驕縱,在家裏囂張跋扈,作威作福,錦鄉侯府的人說起她都隻有後怕。大舅母深知道這點,所以也不敢將她嫁入高門,而且看大哥也是前程不差,加上姑母做婆母也甚好。

大哥抵死不從這門婚事,說著大表妹不適合做宗婦。就這樣的妻子,他是無福消受的。

母親認為表妹好,還說可以慢慢調教。性子不好磨一磨就好了。但是大哥知道母親這是在自欺欺人。無非是想娶侄女過門,以後讓侄女好聽自己的話。婆媳一條心。

大哥無法打消母親的念頭,隻有寫信跟父親說了這件事。父親看到大哥說三表妹的性子,大哥是他最為看重的子嗣,以後也有著莫大的前程,怎麼可能娶這樣一個女子為宗婦。

父親反對,母親也沒辦法。但是已經答應下去了,也不可能反悔。父親的意思讓他娶了三表妹。反正當時隻是議親,沒說給誰議親。隻是三表妹聽到說議親的對象是他,抵死不從。

最後母親與大舅母商議許久,將對象改為了五弟。雖然三表妹比五弟大了點,但是大點也成,不那麼講究。當下母親最緊要的是將大哥跟他的親事定下來了。至於說三弟,不在母親的考慮範圍之內。反正按照他對母親的了解,是決計不會給三弟尋一門得力的姻親。

這時候梅家透露出消息,願意將嫡次女許給大哥。父親認為隻要人好,能跟太傅家結親自然是好的。讓母親去見過了這個梅家的二姑娘,母親不甚滿意。但是大哥見過以後卻堅定了娶此女的念頭。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這個梅二姑娘與梅家大姑娘長得有七分相似。也是,同胞姐妹長相相似很正常。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大哥才會有了娶他的這個念頭。

婚事定了的當晚,大哥滿臉的落寞。看的他有些心疼,但是他也不知道如何安慰。隻能陪著大哥喝酒忘愁。

大哥的婚事解決了,就輪到了他。他對婚姻自來就沒放在心上。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者看到大哥為了情這麼痛苦的。他認為還是不要沾染情字的好。所以他對未來的妻子也沒過多的要求,隻要人好,溫柔體貼,等過些年分出去能操持好家務則足夠了。

沒想到,母親最後給他定下的華家的大姑娘。就是在來京路上碰到的表姨的女兒。表姨說著自己沉穩,所以願意將嫡女許配給他。

他當時大為吃驚,認為這個姨母實在匪夷所思。那時候他們三兄弟,不管是三弟還是五弟,可都比他出色。為什麼偏偏看上他了。

大哥聽到他的疑問,當下解釋道:“華家姨母是三品命婦,隨著丈夫在外任多年,見識多廣。看人自然有其獨到之處。三個人之中,你的心性最為沉穩,看中你再正常不過。”他一直認為自己的二弟不差。但是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他才知道。二弟不是不差,而是很優秀。二弟資質中等,但是品性好,待人真誠,勤奮好學。這也是二弟在國子監結交到了朱玉這樣的朋友。

在京城這麼多年,李顯很清楚像朱玉這樣出身高,經常出入宮廷玉顯貴人接觸的人,都眼高於頂。這些人對挑選朋友有著嚴苛的要求。二弟在知道朱玉的身份後,還能以誠心相待,不諂不媚,無半點功利之心,與在不知道朱玉身份之前一般來往。二弟可能不知道,正是這種態度才讓朱玉覺得他可以深交。像朱玉這樣身份的人,巴結諂媚的人太多,二弟這樣的態度反而讓他看到了真誠。兩人成為莫逆之交以後,由著朱玉的幫扶,打入了朱玉的生活圈子,認識了不少的豪門子弟。而且二弟還與他們相處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