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1 / 3)

溫婉正為事情忙完鬆了一口氣。沒想到宋洛陽上門了,宋洛陽上門是給他找事來了。

宋洛陽也是急了,餘鏡的事情到現在還沒個結果。宋洛陽擔心有變化。請求溫婉幫忙疏通一下,放了餘鏡出來。宋洛陽怕溫婉再不管不問,餘鏡就該被處死了。

溫婉無語地看著宋洛陽:“老師,我早說了,這件事皇帝舅舅會處理好的。”餘鏡沒判與逆賊勾結一起,她保全了他一家老小,已經是看在宋洛陽的麵上。現在還想讓她出麵保餘鏡安然無恙,別說門了,窗戶紙都沒有。

宋洛陽見著溫婉麵色很是不耐煩,怪異地問道:“溫婉,餘鏡的事情應該不難。”溫婉對餘鏡的態度,讓宋洛陽很奇怪。以前華梅兒的事,溫婉也出麵幫忙過。但是對於餘鏡,溫婉很厭煩。而且一副絲毫不願意再插手的表情。

宋洛陽對溫婉雖然不說有十分的了解,但是怎麼著也是溫婉的老實。基本的性情還是知道的。若是餘鏡沒惹著溫婉,溫婉不會這樣的神情。所以,宋洛陽覺得定然是有自己不知道的事。

溫婉也沒打算瞞著宋洛陽,當下嗤笑道:“老師,若不是你出麵求情,他確實沒跟逆賊勾結一起。我早撒手不慣了。對於一個要算計我的人,我若是還能保全他,那我可真是觀音菩薩轉世了。”溫婉對夏影三番四次的出位表現容忍,那是因為她將夏影當成家人一般看待。對家人,難免會有幾分容忍。再有溫婉也明白,除了當年的那件事。後來的事情,很多不是夏影的本意。說不上夏影背叛不背叛的。但是對餘鏡,對於溫婉來說,餘鏡隻是一個認識的人,而且還是一個算計了自己的人,哪裏有那麼胸懷寬廣。

宋洛陽大驚:“餘鏡算計過你,怎麼回事?”

溫婉自然不說,身邊夏影卻是沒這麼客氣。將餘鏡當初因為受迫五皇子,最後算計溫婉的事告訴了宋洛陽。

宋洛陽有點不相信地說道:“溫婉,你是不是弄錯了?”

溫婉笑道:“老師,知人知麵不知心。我看在老師的麵上,已經做了最大的退讓了。我是決計不會出麵的。是死是活,端看他自己的命數。”他不出手報複已經很不錯了,還想讓他出手相救,做夢了。

宋洛陽張了張嘴巴,若是這樣,溫婉不出手幫扶也真有點勉為其難。溫婉當初願意出麵,也是看在他的麵子上。當時他理直氣壯的尋求溫婉幫扶,也是認定餘鏡無罪。現在,就算他是溫婉的老師,也開不了這個口。

溫婉看著宋洛陽的模樣,笑著說道;“老師,作為同窗好友,你已經很夠意思了。真的。若不是你,餘家就該滿門抄斬了。”不是看在宋洛陽的麵上,她才不去管這個破事。

宋洛陽嘴唇蠕動了幾下,最終什麼話都沒說。心情沉重地回去了。溫婉看著宋洛陽寥落的背影,隻是微微歎氣,什麼都沒說。

方熙尋宋洛陽,聽到宋洛陽的話,一愣。他就覺得郡主對餘鏡的態度很奇怪。可是他萬萬沒想到,餘鏡竟然出賣過溫婉。溫婉能不計前嫌幫餘鏡擺脫了之前的罪責已經是仁至義盡。再要做更多,連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提了。

宋洛陽苦笑道:“這件事我不會再插手了。”餘鏡竟然出賣了溫婉,他一直將溫婉當成自己的女兒一般的疼。餘鏡竟然為了自己的前程,為了自己的地位,竟然出賣了溫婉。這個當老師的若還為餘鏡奔波,他自己都過不去那道坎。

方熙默然。

溫婉正準備去溫泉莊子上度假,聽到一個讓她很吃驚的消息。逃亡草原深腹的那群滿人,派了人到京城,表示他們願意成為臣服大齊朝。也就是說,他們願意俯首稱臣。

文人自然是歡天喜地,這可比打仗的強多了。文人喜歡歌功頌德,這溫婉早就習慣了。

夏影都比這些文人清醒:“郡主,這些人現在願意臣服大齊,無非就是想要得到大齊的援助,讓他們休生養息。等他們恢複了生氣,到時候仍然是災禍。”

溫婉輕輕一笑:“不錯啊,現在眼光能這麼遠了。”

夏影心裏腹誹,我本來眼光就很好的。隻是你沒發現了:“在郡主身邊這麼長時間,若是再什麼都沒學到。那可真要汗顏了。”跟在溫婉身邊二十二年了,已經過了半輩子了。

溫婉笑著沒跟夏影繼續鬥嘴:“讓他們準備馬車。我要去皇宮。”溫婉之前就對這件事有模糊的印象,現在知道這個消息,對這件事的處理更有一個確切的方向了。

溫婉進了皇宮,皇帝還正準備派人宣了溫婉過來呢!夏影都知道的消息,皇帝有豈會不知道呢!隻是下麵的文臣十有九個認為接受滿清人的俯首稱臣。皇帝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是作為一個明君,大臣的建議也不能無視。

這就是溫婉與皇帝的不同。皇帝要做明君,做一個名垂千古的明君,就不希望落下一個獨斷專行,目光短淺,心胸狹窄的名聲。溫婉卻根本不在乎名聲。該如何做,想如何做,隻要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他都敢做。

溫婉見著皇帝麵色不好,笑著說道:“皇帝舅舅,在為滿清人的俯首稱臣頭疼?”

皇帝看著溫婉壓根不在意的模樣心下倒是有點鬆快了。溫婉懶歸懶,但是給他出的主意一向不錯。不過也不對啊,剛剛知道就有對策,溫婉什麼時候這麼勤快了。

溫婉哭笑不得:“皇帝舅舅,其實年前就我就有一個想法。”溫婉當下將他準備讓玉飛揚帶動邊城經濟的想法告訴皇帝。

舅甥倆這麼多年,皇帝最喜歡也是最欣賞溫婉的一點,就是溫婉深謀遠慮。就好比說擴建海軍,溫婉提到若是不擴建海軍的危害,以及擴建海軍所能帶來的好處。皇帝聽了舉得甚為有理。

皇帝相信溫婉的眼光,這也是皇帝為什麼會答應溫婉的根本原因。現在溫婉說的法子,皇帝覺得很有用。

可惜,溫婉卻賣起了關子:“皇帝舅舅,這隻是一個想法,具體的等他們來了,看看他們提什麼條件再說不遲。”一個戰敗的民族是沒有資格跟他們談判的。他們隻能屈服,隻能接受。想要提條件,那根本就是在說笑了。

皇帝聽了龍心大悅。所以說,還是溫婉最得他的心。滿清人已經被他們趕往草原深腹之地。現在他們想歸屬就歸屬,那也得看他答應不答應。對於下麵的那些大臣的那些話,他都不想理會。

溫婉說完這件事就跟溫婉要假了:“皇帝舅舅,你答應過我。等我將生意上的事情處理完,就讓我休息的。不能說話不算話。”

皇帝心情很好:“等他們的人到了京城,你得回來。”從邊城到京城,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皇帝放溫婉一個月的假,也盡夠了。

溫婉雖然沒有民族大義,但是作為當了幾個月的攝政郡主,輕重她還是分得清楚。若是這件事處理妥當,邊城可能就不會再有大的戰火了。所以說,這也是積德的事情,要做的。

溫婉回到郡主府,擋著父子三人宣布了這個好消息。明瑾差點雀躍歡呼了。不過在白世年冷冷的眼神之下,老實地龜縮起來了。

白世年對於山莊印象也很深刻。兩個兒子就是在山莊上得的呢!這次去山莊,怎麼著也得讓溫婉再給他生個大胖小子。

祁哲絲毫不覺得丟人,在明瑾的白眼之下跟溫婉提出他也想跟著溫婉一家人去山莊上。

溫婉自然答應了。

明瑾不滿地說道:“哥,表舅也真是的。我們一家人去度假,他跟著瞎摻和什麼。”

明睿對於明瑾的小心眼是已經一萬個無奈了。說起來這也是性格的問題。翎昸性格憨厚,加上年齡比明瑾大,一直將自己當成哥哥,所以很遷就明瑾。時間長了,明瑾自然也喜歡他了。

祁哲卻不一樣,祁哲在那樣的環境之下,性子有些陰。對於明瑾,祁哲雖然不至於看不習慣,但是決計不退讓。兩人經常嗆,所以明瑾很不喜歡祁哲。

溫婉是個行動派。皇帝答應了,她立即吩咐人收拾包袱,第二天就帶著老公跟兒子一起去溫泉莊子上了。現在才三月,正好桃花盛開的時候。一家人在桃花林裏漫步,很美的事。也是溫婉一直期盼的事情。現在終於能實現了。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嬌豔的花兒紛紛綻放,處處散發著春天的氣息。每逢春日便是賞花的好時節。

溫婉邊看旁邊的景色邊對明瑾說著話。有時候是隨便的幾句,有的時候可能用到典故。溫婉這輩子得到最大的福利,就是有那幾近於過目不忘的本領。以前看的書現在都記得瓷實。教導兒子絲毫不費力。

白世年看卻是暗地裏咂舌。以前對於外麵傳聞溫婉是天下第一才女,還頂著第一女學士的名號,白世年心裏還納悶呢!因為就白世年跟溫婉相處的三個多月,真沒發現溫婉有多少文采。現在算是知道了,他媳婦腦子裏裝的東西,可不是一星半點。

明睿看著白世年以崇拜的眼神看著他娘,無語地看著車頂。好吧,他應該理解。因為爹跟娘之前隻相處了三個月,所以很多事不知道很正常。就算他開始也嚇著了,他娘真的學識很淵博。他可以理解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絕世人才了。

明瑾沒有他爹跟哥哥那麼多的糾結的事。他正興致勃勃地聽著他娘講解著各種有趣的典故。哪怕隨便指著一顆草,娘都能給他講出一津津有味的故事出來。他是越來越崇拜他娘了,長大以後要做他娘一樣博學多才的人。

溫婉趕得累了,躺在馬車裏,迷迷糊糊給睡著了。溫婉睡相一直不好,跟白世年睡的時候,都是被摟著,也蹬不到(當然,就算蹬了幾腿,對白世年來說,那也是擾癢)。這不,一腳又把被子給蹬了。

溫婉與白世年之前是分開坐的,兩兒子在中間。在兒子麵前,白世年一向都維持形象的。

明睿苦著臉給溫婉蓋好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