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雪災(2 / 3)

溫婉心裏吐槽不已,真是自找罪受,還要牽連於我擔心受怕。若是皇帝不親征,溫婉哪裏會將孩子送走。不過到了這個地步,溫婉也隻能安撫住皇帝“皇帝舅舅,其實你也不用太擔心。滿清人是遊牧名族,他們靠的的天,是牛羊馬匹生活。我們損失嚴重,他們損失更嚴重。” 關外一旦受害那是全麵覆蓋的,傷了根基。跟內陸是完全不一樣的。溫婉記得當時國內的那場冰災,電視上報道內蒙古一帶死傷牛羊不計其數。還是靠著中央撥款度過難關。

現代的情況與這裏也是一樣通用的。滿清人那邊肯定凍死人數比內陸的多,牛羊馬匹肯定也凍死不少。沒了牛羊馬匹,滿清人就要麵臨無糧食,要餓死的危機。

一樣的災害,但是承受不住結果的卻是滿清人。因為內陸跟滿清完全不一樣。大齊經過皇帝的努力,國家已經很富足了。加上皇帝兩年前就準備親征,儲備的糧食是很多的。這次的雪災傷不到朝廷的根本,隻是需要耗費一些銀錢。可對滿清人來說就不一樣了。

再有邊城也安妥。這些年送往邊城的東西溫婉讓人認真核查過的,一份假都不敢摻。都是實打實的東西。溫婉不能說邊關百分百不會凍死人,但肯定不會是邊城的將士(身體素質)。

皇帝聽著溫婉的話,眼睛一下雪亮雪亮的,仿佛能把溫婉一口吞了。弄得溫婉心驚膽顫的。小心地問道:“皇帝舅舅,我說的哪裏有問題嗎?”她應該沒說錯什麼啊!

皇帝卻是異常興奮地說道:“溫婉,你剛才說什麼?”他一直想著大齊受損嚴重,卻是一下忘記了滿清人受損更嚴重。這個結果還不是滿清人所能承受的後果。

溫婉重複了剛才說的話。

皇帝聽就立即去了禦書房,召集了文武大臣。壓根就沒想著還在養和殿裏的溫婉。實在是皇帝太過興奮了。認真思索,這不僅不是壞事,相反, 還是好事呢!

溫婉重重歎氣,咳,男人啊男人,跟女人所想就是天差地別。女人要的是安穩,男人卻是天性之中就想要建功立業。

溫婉一回到郡主府,瑾哥兒像獻寶一樣拿了他的大字給溫婉看“娘,娘。你看我的字有沒有進步。先生說我進步了。”

溫婉從瓷蝶裏麵挑出一個百梨果子做的糖果給瑾哥兒“來,娘賞你一個百梨糖果吃。”

瑾哥兒一直以來就喜歡甜食,溫婉嚴厲控製著。這東西吃過了一不小心就得蛀牙,少吃的好。不過好在自從那次事後,明瑾也不再好甜食了。偏偏溫婉卻很喜歡以這個法子逗明瑾。

明瑾一見著溫婉用糖果哄他,苦著一張臉:“娘,我都是大人了。不再吃糖果了,娘也真是的,總忘記我已經是男子漢了。”對這點明瑾很有怨念。哥哥就能讓娘平等對待,卻總以小孩子的招數對他。

溫婉哈哈笑:“是娘的不對,娘一下忘記了明瑾已經是男子漢大丈夫了。娘下次就記著了。”家裏一下有三個男子漢,還是很欣慰的。

明瑾這才展露笑顏。但是眼睛還是望向那糖果,不過很快就轉過頭去了,表示他不受糖果的誘惑。

看的溫婉吃笑不已。抱著明瑾就親,親得明瑾滿臉是口水,又不敢如明睿一樣表露出嫌惡的神情。

明瑾去睡午覺了。

溫婉忙著處理雪災的事情。雪災是一部分,現在也得開始準備大量的軍需物資了。這些都得提前做好打算。雖然溫婉之前已經下令,但是因為不敢有太大動作,怕被人察覺了皇帝的意圖。如今溫婉的商行已經辦起了,也能更好地調集物資。

溫婉正在忙著,突然聽到明瑾找她。溫婉趕緊出去。一見著明瑾,就看見明瑾興奮說道“娘,我夢見爹了。”

溫婉一笑:“夢見你爹什麼了?”因為當初溫婉與白世年一起的時候,溫婉畫了不少的畫,後來根據回憶又畫了不少,全部讓裝起來。這幾年,孩子想爹了,就去翻畫冊。對於白世年的樣貌那是相當地清楚,不會出現將來人回來被認錯的事情。

明瑾非常高興地說道:“娘,我夢見爹打了個大勝仗,班師回朝。娘,爹回來以後帶著我們去逛鬧市,可高興了。”明瑾說得非常詳細,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說真正發生過的。

溫婉一聽樂了:“這個夢是個吉兆,你爹打個大勝仗,就會班師回朝。說不定今年就要回來了,娘也好些年沒見你爹了。”溫婉有些惆悵。這婚結的,成親隻有三個多月,分別卻有七年了。要不是有兩個兒子這兩塊模板在,連老公的樣子都得忘記了。

明瑾小心地說道“娘,你想爹了嗎?我跟哥哥都很想爹爹的。”孩子一說到爹,看娘麵帶惆悵非常體貼地問道。

溫婉聽了明瑾問話,心思回籠。當下搖頭“想他做什麼?不想,娘有睿哥兒跟瑾哥兒就夠了。”

明瑾不高興地說道:“不成。娘,我想爹了。我還沒見過爹呢?娘,我想爹了,也想哥哥了。”

溫婉將明瑾抱在懷裏,沒說什麼。溫婉打算就這段時間送明瑾離開京城。溫婉真舍不得。

朝廷一直在處理雪災的事情。這件事還沒落實完,溫婉聽到有禦史彈劾,說她禦下不嚴,縱奴行惡。

溫婉見到彈劾他的折子,說是她府邸裏一個家奴,在外麵強占別人地基:“去查查,看看是否屬實。”這皇帝還沒親征,就已經有人彈劾她了。稀罕。

大管家很快就過來回話:“郡主,已經查清楚了。是府邸一個姓田的隨從,他的一個遠房親戚在京城裏買房子,不過對行情不了解,被人訛詐了去。尋了他的幫忙,想要追回那比銀錢。言語不和,就打起來。”此人雖然不是練家子,但是王府裏侍衛多,隨便叫上一兩個,那群人自然是被打得都躺床上了。沒兩個月別想下床。

溫婉昨日聽到有禦史彈劾她名下的奴才強占百姓良宅,有些莫名其妙。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事件:“貨賣銀兩交了,就是兩清。被人訛詐了去那也怪自己無能,就算想要追回銀錢也不該打了郡主府的名號。將這個人放出去。那兩個侍衛杖責二十大板,罰半年俸祿。給我傳令下去,下次再有這樣的事,借著府邸的名聲去幫人辦事,給府邸惹來麻煩事,重責之後立即發賣出去,全家都發賣。本宮可不想再一次被禦史彈劾。”若是這個侍衛沒有叫出郡主府裏的名號,自己私底下打架自然與她無關。最多就是一場民事糾紛,偏偏此人卻將郡主府裏招牌亮出來。現在所有的人都如烏雞眼似地盯著她。但凡有一點點的事情,都能被那些人無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