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母虎落入獵犬重圍(1 / 2)

母虎不知道,它的背上是十三條獵犬,每條獵犬的重量都在一百四十斤左右。

在小公虎鬥獵犬不敵逃走之後,那群獵犬在闊葉林中沒有追上小公虎,卻發現了那隻帶小母虎逃走的母虎。

母虎是回來找小公虎的。

母虎知道,小公虎時常犯迷糊,它就從那片闊葉林中轉回來,在那裏吼叫。

它用吼叫聲叫小公虎快點退走,不要和這群獵犬糾纏。獵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獵犬後麵的獵人。

母虎也怕小公虎犯了迷糊勁和這群獵犬纏鬥不休,最後死在哥薩克獵人手裏。

母虎就吼叫,好像一位母親在喊出外打架的兒子那樣,叫:迷糊,迷糊快回來迷糊……小公虎從小到大都是聽著這種吼嘯聲長大的。而它的名字便叫做迷糊。

母虎叫了一聲,沒有聽到應答,就往前迎去。

它想不到小公虎迷糊會直接往洞穴裏跑。

在山林之中,沒有被追蹤的動物會直接跑回洞穴的。隻有家狗才會在被追趕時跑回家找主人幫忙。

小公虎迷糊的這種行為違背了野獸的習性。也正因為此,才使得母虎遭到群犬的襲擊。

頭犬彼得大帝的耳朵已經完全掉了下來。

本來還有一根筋連著的,後來在與小公虎的拚鬥中,不知什麼時候就斷了筋掉了。掉到了哪裏連頭犬彼得大帝自己也不知道。

那一場和小公虎的搏鬥太緊張了,根本顧不上照顧那隻耳朵。

在頭犬彼得大帝知道痛的時候,一條獵犬突然狂吠著告訴同伴,那隻母虎正在草叢中藏著。

這樣,拚紅了眼的獵犬就撲了過去。

它們再不用圍上,然後等哥薩克獵人來解決。

這次它們沒有這樣,它們上去就咬。

母虎從草叢中站起,它還想離開,但是有四條獵犬已迎上撲來。

這隻母虎雖是一隻體重近四百斤重的東北虎,但是受過特別訓練的獵犬根本不怕虎。

它們是一群專門捕捉老虎的獵人專門針對老虎的習性和弱點訓練出來的獵犬。就算這群獵犬是普通的狗,這麼一大群一哄而上,一隻老虎也不是群狗的對手。

母虎麵對撲上來的四條獵犬發了脾氣,它齜著牙齒吼嘯一聲,就迎著四隻獵犬中中間兩隻撲了過去。

哪知那兩條獵犬在母虎撲來時猛地往左右一分。

母虎一撲撲空。接著,母虎的尾巴旋風般一掃,“乒乓——”打翻了兩隻獵犬。

再接著,母虎一扭腰再次撲出,它的前爪就搭在一條獵犬背上。

這一掌搭下去的力量太猛,“哢——”,按斷了獵犬的腰。

那條獵犬也是臨危拚命,一扭頭就咬中了母虎的那隻前掌,然後死咬住不鬆口。

母虎大吃一驚,把前掌往回一收,同時也把那條咬中前掌的獵犬扯了過來;母虎頭一低,“哢——”一口,咬斷了獵犬的後頸。

但是,母虎錯了,它應該不停地撲咬攻擊。隻有攻擊才能使它衝出群犬的重圍。

它不該因一時之氣咬死一條獵犬而停下。哪怕是稍一頓挫,就要冒生命的危險。

母虎這一停頓,“嘩——”,撲上了七八條獵犬。

它們幾乎同時撲在母虎背上,同時咬中母虎的肩、背、肋和屁股。

母虎渾身疼痛,猛地一抖擻背皮,再往前一竄。

然而,它的頭上又有兩條獵犬一左一右咬了下來,正咬在母虎脖子兩邊。

母虎猛地發力甩頭。一隻獵犬被母虎甩得飛起,摔在雪地上。

母虎一扭脖子,張口一口咬在另一條咬它脖子的獵犬的腰脊上,“哢——”,再次咬斷了這條獵犬的腰脊。

獵犬嚎叫著鬆開了咬上的猛虎脖子,奮力往一邊爬去。

然而,又有四條獵犬躍過這隻殘廢的獵犬向母虎頭部撲咬過來。

母虎再次吼嘯著,用力往上起身。

它感覺到背上太沉重了,也許有十四五條獵犬咬在壓在它那長達兩米四的背上。

母虎不知道,它的背上是十三條獵犬,每條獵犬的重量都在一百四十斤左右。

就這樣,千數斤的活物不但壓在母虎背上,同時還咬在母虎背上,使母虎根本動彈不得。

但母虎畢竟是東北虎,它是百獸之王。

它拚命掙紮著,又揚頭迎著四條獵犬中的一條獵犬的頭部咬去。

這一口去勢神速,“哢——”,這條獵犬的半個腦袋就咬在了母虎嘴裏。

母虎又一甩頭,這條獵犬就被拋出兩米多遠。

這條獵犬卻並沒有死,隻不過腦袋上的頭骨裂開了。

母虎的頭左右防守著,一時別處四條獵犬攻不上來。

母虎的身軀被十三條獵犬咬住並壓住,它不知道這是五個哥薩克族獵人訓練這群獵犬的絕招之一,這招就叫做“壓而不咬”,隻要合群犬之力把母虎壓住等來了獵人,就是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