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隻鬣狗吃掉兩具公獅的屍體卻隻用了五分鍾……
生活在博茨瓦納草原上的動物就是這樣,動物們不論什麼種類都沒有絕對安全的港灣可以長住,像瞪羚之類的食草類動物,隻有不斷地繁殖才能彌補被大量吃掉的數目,也才能使種族不至於滅絕。
這是件很無奈的事,好像瞪羚們在說:喂,獅子、獵豹、土狼、鬣狗、狒狒,你們願意吃我們瞪羚那就吃吧,反之我們瞪羚繁殖得快,不怕撐破你們肚皮就吃吧。
許多食草類動物都同瞪羚一樣用這種大量繁殖子女的方式來彌補被食肉類動物吃掉的數量,維持著生物圈的生態平衡。
而食草類動物的另一種天敵鬣狗,也是以快育多生的方式增加著種族的數量。它們就像草原上的清潔工那樣打掃著草原。
跟在公獅黑毛梢和它同伴後麵的鬣狗群並不急於獵殺這兩隻受傷且病弱的公獅。它們畢竟是公獅,如果鬣狗群撲過去的話,進而引發爭鬥,鬣狗群再厲害也得留下幾條鬣狗的性命。
鬣狗們也是沒辦法,它們也希望能發現其他可食的不怎麼難對付的動物,這樣就可以不必獵殺這對公獅了。
鬣狗群的願望很快實現了,那時天上掛著一彎月牙,時時被灰黑色的雲吞並,叢林中更加黑暗了。
這個時候是獅子最歡迎的時刻,也是獵食動物的最佳選擇。對鬣狗群來說,這樣的黑暗同樣不會影響它們集體出來狩獵。
也就在這個時候,走在前麵的公獅突然發現一具公獅的屍體,屍體上遍布傷疤,顯然是經過了一場酷烈的搏鬥,流盡鮮血才倒地而亡的。
公獅黑毛梢和同伴認出了這隻倒斃的公獅正是小獅群中的那隻當家公獅,它隨同兩隻母獅逃出象群的追殺,想不到竟死在這裏。
可以想象得出,這隻擺脫象群追殺的公獅剛在領地休息了一會兒,就遭到三隻年輕公獅的襲擊。它迎戰不敵,身受重傷逃出領地,由於傷勢過重死在這裏。
公獅黑毛梢和它的同伴不由得生出憐惜之情,它們在這隻倒斃的壯年公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更悲哀的是,這隻倒斃的壯年公獅還比它們小著一兩歲。
兩隻公獅停步嗅了嗅公獅的屍體,發了一會兒呆。就這一會兒發呆的工夫,鬣狗群開始發難了。
鬣狗群以為,兩隻公獅要進食了,這就刺激了鬣狗群的食欲。“呼啦——”,二十多隻鬣狗圍了上來。
公獅黑毛梢吼一聲向鬣狗群撲去,心裏也明白此刻的凶險,大概今朝就要命喪鬣狗之口。
在母鬣狗的吠叫聲中,六隻公鬣狗迎著公獅黑毛梢撲了過來。
公獅黑毛梢奮起發力,隻一個撲擊,就撲翻了一隻強壯的鬣狗,跟著它一口就撕開了鬣狗的脖子。
然而,公獅黑毛梢的右肋和背上同時也遭到了攻擊,一隻公鬣狗咬中了它的右肋部位,一口撕咬下去,撕開了皮肉。
另一隻公鬣狗在公獅黑毛梢低頭咬斷公鬣狗脖子時,它一躍而跳上了公獅黑毛梢的背,探頭就要咬公獅黑毛梢鬢毛下的後頸。
可惜公獅的鬢毛長而厚實,這隻鬣狗一連三口才拔下一片鬢毛,才看清了公獅黑毛梢後頸上的皮。
公鬣狗再一口咬下,公獅黑毛梢猛一甩背,就把這隻公鬣狗甩下背去。
公獅黑毛梢側身再一撲,就按住了這隻敢上公獅背上撕咬的公鬣狗,再將大嘴一張,“哢——”,咬斷了這隻大膽的公鬣狗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