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放心,卑下一定帶到。”
哈兒歹等人議定,分出三百人,護送金銀前往大寧。其他人分作兩隊,一隊將餘下的戰利品運回部落駐地,另一隊繼續巡邏邊境,派出遊騎,密切關注韃靼動向。
壯漢們心中明白,征討大軍出塞,最困難的不是打敗敵人,而是找到敵人。如果能準確掌握阿魯台和本雅失裏的動向,定是大功一件。屆時,看那些女真人還怎麼和自己爭。
大明的最強雇傭軍,必須是兀良哈!
野人女真?
哪涼快哪歇著去。
如果孟清和知道壯漢們的想法,定會大笑三聲。從永樂初年開始布置,致力於挑撥壯漢們同女真各部的關係,如今總算見到了成效。
在壯漢們的打壓下,女真還能沿著曆史的軌跡發展崛起?
除非下一場隕石雨,把壯漢們的腦袋全部砸出坑。
乞列該帶著金銀上路時,聖駕已抵達大寧。
隨著天子入城,朝廷增設學校,號召民間推舉英才的布告,陸續張貼在了城門和三司衙門之外。
興寧伯建議,三司人手不足,可以令識字的巡檢,軍丁以及老人到裏中宣講。
“城門前可安排吏目,向出入城池的軍民宣讀布告。”孟清和道,“另外,推舉賢才可不記名,直接備下紙筆或著專人記錄。具姓名籍貫之後,遣人到原籍及居所探訪。若執意推拒,可在民間放出消息,眾口鑠金,讀書人最重名聲,屆時……”
孟伯爺說得興起,朱棣連連點頭,忽而看到夏元吉和楊士奇等人都已臉色發青,忙咳嗽一聲。
“咳!”
“陛下?”
話被打斷,孟清和猶自不解,直到朱高燧朝他擠眼,又撇了楊士奇等人一眼,方才頓悟。
幹笑兩聲,不好意思,過於激動了。
當著和尚罵禿驢,不怪人家變臉。
雖然不懼多得罪幾個人,總歸要同朝共事,還是別拿針戳人痛腳比較好。
過了半晌,見楊士奇和胡廣等人的臉色有所緩和,孟清和才長舒口氣。再發言,時刻注意不越線。雖然主旨未變,意思都一樣,至少麵上好看些。
“諸卿若無他議,此事即照興寧伯提議實行。”
他議?
敢有嗎?
無人出言,朱棣當即拍板,就這麼幹,大寧做試點,若效果顯著,向全國推廣。
“陛下聖明!”
孟清和喊得真心實意。
其他人怎麼想,不在他關心之列。
議定此事,孟清和告退,兩位皇孫隨扈,按規矩,孟少保的課不能停。
漢王和趙王另有要事,沈瑄已出發前往宣府同徐輝祖彙合。孟清和是左軍副將,但在正式出兵的命令下達之前,還要繼續留在大寧伴駕。
天子的意思,誰也改變不了。
大寧三司已立,永樂帝進城後,住到了前寧王府。
在此期間,朱棣接連召見了大寧都指揮使朱旺和朵顏三衛首領,之後又令人傳稅課司大使和雜造局大使覲見,卻將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晾到一邊。
佛郎機人迪亞士因獻圖紙有功,被授予了官職。雖不理事,卻讓迪亞士興奮得不能自已。穿上公服,就給了雜造局大使一個熱情的擁抱。
大使額頭蹦起兩條青筋,紅毛被一腳踹飛,差點成了天上的星星。
撣撣衣袖,大使很是淡然,身在北疆要地,沒點身手怎麼行。
“天神啊!”
即使被踹飛,迪亞士臉上仍掛著夢幻般的微笑,看到的人都很懷疑,這個紅毛被大使踹傻了。
永樂帝召見雜造局大使當日,朱瞻基和朱瞻壑見到了迪亞士。
對迪亞士本人以及佛郎機,兩位皇孫都十分感興趣。尤其是朱瞻壑,發揮出了極強的好學精神,各種問題當頭轟炸。等孟清和把三頭身請走,迪亞士已經口吐白沫,人事不省。通譯也是一個勁的擦汗,聖孫太好學,差點撐不住場子。
“辛苦了。”孟清和道,“稍後,本官令人選五匹絲綢給先生送去。”
五匹絲綢?
天神!
紅毛頓時原地滿血複活。
孟伯爺笑眯了眼,一段時間沒見,這紅毛倒是沒什麼變化。
自回到大寧,孟伯爺的心情一直都很不錯,逢人便笑。殊不知,這樣的表現,委實讓人後背發冷渾身發毛,包括迪亞士。
爵爺很大方,可看到爵爺的笑容,他還是想轉身就跑。
存心殿西暖閣內,朱瞻基和朱瞻壑正頭碰頭,研究一副遼東的輿圖。
聽到開門聲,兩人同時抬頭,見是孟清和,立刻起身,“少保。”
“世子。”
互相見禮,孟清和沒讓兩人落座,而是道:“今日是武學考試之日,兩位世子可有興趣前往一觀?”
“武學?”朱瞻壑眼睛亮了,“可是父王說的大寧武學?”
“正是。”孟清和道,“武學考試,有文試也有武試。今日是武試,世子可有興趣?”
“有!”朱瞻壑用力點頭,“少保,我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