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3 / 3)

敕令送到北京,徐輝祖沒找任何借口,痛快接下征夷大將軍印。

自今上登基,除順天練兵,徐輝祖未有任何功績。為魏國公府,為不落中山王英名,便是天子不提,他也會主動請命。

主帥問題解決,朱棣又開始任命副將,敕令下到國公府,令沈瑄督左軍,孟清和為副。

永樂帝表示,不做主帥,副將不能再推。朕還沒有老眼昏花,告病無用,老實給朕到北邊打仗去。

“臣領旨。”

兩人接旨謝恩。

站起身,孟清和熟練遞過紅封,道:“勞煩白公公。”

白彥回接過,順手塞進袖子裏,笑道:“咱家還要到新城侯府宣旨,國公爺伯爺留步。”

“白公公慢走。”

送走了白彥回,孟清和看向沈瑄,“國公爺,這下怎麼辦?”

“十二郎所指為何?”

沈瑄挑眉,無辜狀。

孟清和氣結。

都學成國公裝病了,在他麵前裝傻?

沈瑄揮手,示意親衛退下,房門關上,俯身捏了一下孟清和耳垂,“十二郎不必擔憂,不是中軍便無礙。”

“國公爺之前不是說,功勞過甚?”捂著耳朵,孟清和眨眼。

沈瑄沒有馬上為孟清和解惑,而是將人拉到懷中,輕輕撫過他的頸項,掃過桌上的藥碗,“今日的藥,十二郎還沒用?”

“……”這有必然聯係嗎?

“十二郎先用藥,瑄再為十二郎講明,可好?”

“……”能說不好嗎?

孟清和撇嘴,想起身,背後的手臂卻更緊了些。

瞪眼,不讓他起來,怎麼喝藥?

“無妨。”

沈瑄輕笑,端起藥碗,送到唇邊,含了半口,托起孟清和的下巴,拇指擦過唇緣,哺進了他的口中。

整碗藥喝完,孟清和竟沒覺得苦,反倒是耳根發熱,腦袋差點成了一團漿糊。

自靖難以來,這是第幾次?

想了兩秒,脖子紅了。

“十二郎。”

低沉的聲音流過耳際,孟清和無意識的應了一聲。

“有言功高蓋主。”

孟清和打了個激靈,瞬間清醒。

“更有言,過猶不及。”

“過猶不及?”

“瑄雖數次立功,當下卻非急流勇退之時。”

“國公爺隻是試探?”借此向天子表明立場?

“是。”沈瑄啄了一下孟清和的額頭,“十二郎聰慧。”

摸摸額頭,孟清和默然。比起經曆過洪武年-政-治-鬥-爭,又是在永樂帝身邊長大的侯二代,他的那點心思完全不夠看。

“再者,”沈瑄頓了頓,垂首,溫熱的氣息拂過孟清和頸側,“瑄不欲再同十二郎分別,相思數月之久。”

轟!

孟伯爺滿臉通紅,頭冒熱氣,三花聚頂。

侯二代如此了得,當真hold不住。

兩相對比,究竟誰才是大明土著?!

永樂六年八月,明軍整裝待發,時刻準備進軍草原。

瓦剌突然先明朝一步,率兵攻打韃靼。

雙方在唐努山下交鋒,瓦剌首領馬哈木親率三千騎兵,打敗了阿魯台的鐵杆郭爾羅斯部,殺死三百餘韃靼騎兵,砍-下-人-頭,燒毀帳篷,放言同本雅失裏和阿魯台勢不兩立。

消息傳到明廷,朱棣立刻下旨封馬哈木為順寧王,賜金印襲衣,賞金五十兩,銀一百兩,寶鈔五百錠,茶磚十斤,胡椒十斤,絹兩百匹。支援瓦剌糧食一千石,鐵器五百件。明擺著告訴瓦剌,明朝正準備收拾韃靼,本雅失裏和阿魯台蹦躂不了幾天了。想多撈些好處,就放心大膽的向前衝吧。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雖說瓦剌稱不上是明朝的朋友,但拉一個打一個,臨時團結過後收拾,永樂帝用得行當熟練,且屢試不爽。

此時的韃靼已是腹背受敵,按理說,但凡有點腦子,就該加緊跑路,找地方藏起來。事實卻證明,沒有最蠢,隻有更蠢。擁立本雅失裏,是阿魯台平生最嚴重的錯誤。

跑路期間,本雅失裏不隻截殺瓦剌隊伍,還把一支到草原上交易的兀良哈商隊給搶了。

本雅失裏炫耀戰利品,阿魯台當場吐血。

這廝究竟長沒長腦袋?

肩膀上頂著的是石頭嗎?!

兀良哈被惹怒了,遣人進京向永樂帝告狀,“陛下,要為臣做主啊!”

壯漢們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請求立刻出兵,滅了丫的。

孟清和剛巧進宮授課,第一時間獲悉此事,也有點傻眼。

先是大明,再是瓦剌,然後是兀良哈。能得罪的一個沒落,全得罪一遍。

韃靼實在英勇,本雅失裏簡直太有性格,完全是狂奔在作死的大路上,打死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