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1 / 3)

朝廷大軍抵達憑祥之後,染-病的將官士卒陸續好轉。

因興寧伯一力倡導的“病號飯”,在火頭軍的辛勤努力之下,身體底子好的邊軍,病愈後竟壯實了許多。

朱能的病況也開始減輕,人雖瘦得脫了形,精神卻大有好轉,不再每日昏沉不能理事,奉命照顧他的三名良醫,診脈之後,均鬆了一口氣。

“新藥果有大用。”

曾對沈瑄的決定抱懷疑態度的良醫不免汗顏。虧他自認家學淵源,又得趙院判賞識,以為此行定會立下大功,或可升調入京,榮耀一門。過分驕傲,竟致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固執己見,險些貽誤治病良機。

若無興寧伯主張,定國公排除異議,患病的大部分官軍,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釀成如此大禍,還想榮耀滿門?免死充軍都是僥幸。

思及此,良醫出了一頭冷汗,與數名同僚商量,該趁著大軍整頓-時-日,到興寧伯處告罪賠禮。

“興寧伯遠見卓識非我等能及。如我等之前所為,妄稱一聲醫者,祖輩九泉之下也會蒙羞。”

“李兄所言甚至。”

隨大軍遠征的良醫,除少數奉職的醫官,多是從惠民藥局和民間醫館征調的醫戶。而立不惑之年者居多,年最高者也不過半百,醫術隻是一般,勝在有體力。

為軍醫者,定要跟著大軍一路跋山涉水,上戰場也不是稀奇事。醫術再高,沒有足夠的體力和耐力也無法勝任。

從太醫院請人?

皇帝批準,軍漢也未必樂意。

耳順古稀之齡的老人,一路跟著大軍顛簸,委實不夠-人-道。再者,在趙院判的帶領下,太醫們的鑽研精神不斷邁上新台階,切了手指要在腦門上紮針,打噴嚏要在腦門上紮針,咳嗽兩聲依然要在腦門上紮針,再驍勇的軍漢也會吃不消。

隨軍的良醫,長期在軍中行走,脾氣性格多少也會受到感染,同尋常的大夫略有不同。

對此,大軍上下都十分清楚,孟清和被當麵指著鼻子叱問之後,也深有體會。

大明的文官有性格,良醫也一樣有性格。

醫儒不分家,仔細想想,也挺有道理。

良醫們知錯就改,陸續到孟清和處賠禮道歉。雖然敢當麵斥責興寧伯草菅人命的不過兩三人,持相同意見的始終占據多數。

現如今,事實證明興寧伯是對的,自己的固執是錯的,低頭認個錯也沒什麼大不了。

孟清和著實沒想到會是這種情況。

送走三波良醫,見事還沒完,不得不以商議軍情為借口,躲進了沈瑄的軍帳。

身為大軍參將,繼續住在主將的帳篷裏委實不像話。孟清和咬牙堅持,誓不妥協,才換來了獨居的待遇。

可遇到了為難的事,還得往沈瑄的帳篷裏躲。

看著單手支頰,麵容俊雅,無聲淺笑中的定國公,孟十二郎咧嘴,求收留。

“遇上難事了?”

“國公爺神機妙算。”

“要我幫忙?”

“國公爺智慧無雙!”

“哦。”聲音拖長,修長的手指輕輕點著擺置情報公文的短案,道出一句讓孟清和想吐血的話,“我考慮一下。”

“國公爺……”

“恩?”

“昨夜大雨,屬下發現帳篷漏雨,無法住人,請國公爺收留。”

沈瑄雙眼微眯,笑意加深,仍是沒有點頭。

孟清和磨牙,這是要他哭著抱大腿的節奏?如果不是實在扛不住了,他立馬轉身就走。無奈被人排著隊道歉外加星星眼,實在是亞曆山大,HOLD不住啊!

“國公爺,差不多就行了吧?”孟清和側頭瞅瞅帳外,巡營的士兵剛剛路過,親兵裝柱子中,很好!

帳簾一落,幾步走到沈瑄麵前,雙手一按,低頭,對準還帶著笑意的唇就堵了上去。

半晌,抬頭,舔-舔-嘴角,“這樣總成了吧?”

沈瑄挑眉,拇指擦過下唇,不語。

孟清和瞪眼,還不成?

成!

再次低頭,繼續堵嘴。

這一次用上了全力,後腦被大力扣住,下唇有些疼,百分百會留印子。

分開之時,頭不免有些暈。

“國公爺?”

還想往上撲,卻被按住了肩膀,扣住手臂,撞進了對方懷裏。

鎧甲帶著涼意,意外的讓他覺得舒服。

隻是鼻子撞了一下,一股酸意直衝腦際,頭更暈了。

沈瑄扣住孟清和的肩,黑眸越來越近,氣-息-拂-過眉間,額頭相抵,良久,低沉的聲音傳入耳中,“十二郎不覺身體不適?”

“啊?”

孟清和眨眼,疏忽間,沈瑄的麵容竟有些模糊。

“你在發熱。”

聲音落下,暈乎中的某人登時被抱了起來,下意識環住沈瑄的肩膀,反應慢半拍,單手撫上自己的額頭傻笑,“不熱……”

沈瑄無奈了。

莫不是燒糊塗了?

“來人,請劉大夫。”

“是。”

帳外親兵應諾,一陣刀戟-摩--擦-聲,很快遠去。

孟清和被放在沈瑄的帳中的榻上,下意識拉住沈瑄的手臂,迷迷糊糊的往前蹭,是熟悉的冷香。即便是在行軍途中,定國公的帳內依舊清爽。

熱度更高了。

沈瑄順勢坐到榻邊,將人撈進懷中,輕輕拍著,聽聞帳外親兵回報良醫帶到,才安撫著孟清和躺下。

帳簾掀起,劉良醫背著藥箱走入,行禮道:“見過國公。”

“免禮,麻煩劉大夫。”

沈瑄看似冰冷,處事卻帶著世家子的尊貴與雍容。

劉大夫放下藥箱,看向榻上的孟清和,搭脈之時,表情愈發嚴肅。一時間忽略了定國公和興寧伯過於-親-密-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