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2 / 3)

孟清和猛的抬起頭,他萬沒想到,九叔公會同娘說出這番話來。

“兒啊,你和娘說實話,真的就認準了?你定下了,人家呢?”

“娘,兒今生,已是定下了。”孟清和跪在了孟王氏跟前,“沈瑄同兒一樣。這件事,天子也知曉。”

孟王氏眼角的淚直接被嚇了回去,“什麼?”

“定國公是天子的義子。”孟清和盡量放緩聲音,“兒已被賜國姓。”

孟王氏看著孟清和,呆愣愣的半天沒反應。

“娘?”

孟清和小心叫了一聲,孟王氏還是沒反應。

後堂廂房裏,孟許氏和孟張氏都是瞪大了眼睛,照小叔的話,就算他有了兒子,也姓朱,不姓孟。除非皇帝下旨,許他改回本姓。

妯娌倆互相對望,心裏都像塞了團棉花,不知該如何才好。

堂屋裏,孟王氏終於回過神來,不顧孟清和年已過弱冠,一把將兒子揉進懷裏,哭著道:“我的兒啊!”

怎麼連個天地都沒拜就“嫁”出去了啊!這叫娘如何是好啊!

孟清和一頭黑線。

關心的重點該是這個嗎?

無論如何,今日哭了一場,他和沈瑄的事在家中是過了明路。至於族裏,他也不會特意說明,畢竟自己和沈瑄都做著官,又和文官不太對付,再有人抓著這件事三天兩頭參上一本,礙不到他什麼,也著實鬧心。

晚膳後,孟清和將隨身的兩個荷包交給孟王氏,說道:“這是給兩個侄女的,娘給嫂子吧。”

荷包裏裝著打成花樣的兩錠金子,是丁千戶下東洋時,從日本帶回來的。

洪武帝規定民間不許使金銀,庶人不許用金飾,這兩錠金子暫時隻能給侄女壓箱底。

孟王氏叫來兩個兒媳婦,孟許氏和孟張氏接過荷包,一起道:“多謝小叔。”

孟清和連忙擺手,都是一家人,給兩個侄女準備嫁妝是他應該做的。

孟許氏和孟張氏再道謝,孟清和沒轍,隻能去看孟王氏。

最後是孟王氏發話,兩兒媳婦才不再道謝,退出了堂屋。

孟清和捏了捏耳朵,有些燙,定然是紅了。被家人這麼客氣,著實是有些不習慣。

翌日,孟重九出殯。

孟清和在腰間係上了麻帶,早早出了家門,跟在了送殯的隊伍中。

孟重九的長子摔盆,次子和孫子打著白幡,族人抬館。

白色的紙錢撒了一路,北風夾雜著哭聲,似一同在為老人送行。

陰陽生堪過了風水,孟重九的兩個孫子打頭,在下棺處鋪了厚厚一層金紙和冥錢。

送殯的隊伍之後,兩個穿著麻衣的身影一路跟著,始終不敢上前。

孟清和認出,是孟虎和他的父親。

三個月前,孟虎的母親病逝,陳氏贅婿以命相脅,鬧到了祠堂,孟虎改回了陳姓。非但如此,從軍這些年得來的恩賞,分來的田地,也被陳氏贅婿要了回去。

“我兒已複陳姓,供奉的是陳氏的祖宗,自當取回陳氏田產財物。”

孟虎,如今該叫陳虎,並不同意父親這樣做,但陳氏贅婿屢次以命相脅,且道有個贅婿之子的身份,不利於他今後的官途,陳虎妥協了。

自那之後,孟重九就病倒了。心中氣悶,到底也是上了年紀,一病之下,竟就這麼去了。

老人自認有識人之能,正是他看準了孟清和,才有了今天的孟氏。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竟在自己孫子身上看走了眼。

“五郎,不該是這樣的……”

直到閉上雙眼,孟重九仍是帶著遺憾。

孟成帶著兄弟和兒子,將陳虎父子趕出了孟家屯,既然不是孟家的人了,還留在這裏作甚!

沒有一個族人幫父子倆說話,哪怕陳虎升到了千戶,也是一樣。

“忘恩負義,喪良心的東西!狼心狗肺,畜-生都不如!”

難聽的話劈頭蓋臉砸下來,陳氏贅婿氣得臉色鐵青,陳虎卻跪在地上,給自己的大伯重重磕了三個響頭,硬是攙扶起父親,轉身離去。

孟清和還清楚記得在開平衛日子,那時的孟虎性子耿直,為人憨厚,連-偷-渡-些皮毛換糧都要猶豫半天。

到底是什麼時候變了?

停下腳步,看向身後的兩個人,想必陳虎也看到了他,低下了頭,停在了原地,沒有再跟上來。

有些錯可以原諒,也能夠彌補。

有些錯,一旦犯了,就不能回頭。

七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東西,也可以改變一個人。

孟清和知道,陳虎有他的無奈,在孝義大過天的時代,陳氏贅婿真上吊死了,或是繼續鬧下去,連累的不是他一個。

即便如此,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嗎?

可以同九叔公商量,也可以來找自己。陳虎頭上有孝義壓著,他頭上可沒有!況且,以他父親的言行,真舍得死嗎?

歎了口氣,事到如今,想再多又有何用。

隊伍中的不少人也看到陳虎父子,沒人理會他們,也沒人驅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