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承運殿西暖閣內,燕王麾下第一大將張玉慷慨激昂的陳詞,誓言率兵進駐保定府,像顆釘子一樣牢牢紮住,朝廷大軍如果敢來,保證戳他們一個窟窿!
朱高煦也是滿臉激動,拍著胸脯,大聲說道:“父王,請下令兒隨張將軍一同前往,必定破其鋒,滅其銳!”
在場諸將也紛紛請戰,主題思想隻有一個,朝廷軍隊敢進河北,必定讓其有來無回!
自進了西暖閣,孟清和一直站在沈瑄身邊,不出聲。
他還沒太搞清楚狀況,這是誓師大會?朝廷大軍打過來了?瞄了一眼鄭和,不地道,怎麼也該提醒一句。
鄭和表示,他去找人的時候,大家的情緒還沒這麼失控。
孟清和沒辦法,再多疑問也得咽回嗓子裏。比他級別高的都抻著脖子表決心,隨大流,舉拳頭,一起喊就對了。反正他是沈瑄麾下,沈瑄怎麼做,跟著就是。
燕王坐在上首,對麾下將領戰意高昂很滿意,雙手向下壓了壓,室內頓時變得安靜下來。
決心表過,大佬要講話了。
“今聞密報,朝廷合兵六十萬,將自德州起,進真定,保定,河間三地,以圖北平!孤欲以逸待勞,滅其眾,奪其軍,畢其功於一役。”
簡言之,李景隆率領的南軍送上門了,必須打!先一步在各戰略要衝布置防守,來了全都留下。
眾將鼓掌,王爺英明!
緊接著,燕王又拋出了第二步計劃。
“此戰後,孤欲進德州,下濟南!”
總在自家的地盤上打打殺殺不符合燕王做事的風格,必須要走出河北,打進山東!
打下德州,便可截斷朝廷大軍的退路,順便接受囤積在德州的軍用物資,人員糧食都有了。再下濟南,占據河北同南京之間的水路要衝,正式向朝廷展示一下燕軍的肌肉。
朱允炆這黃口小兒不是很得意嗎?派幾十萬大軍到他的地盤上喊打喊殺,耍足了威風。來而不往非禮也,不往朱允炆的地盤上射幾箭,轟幾炮,他就不是朱棣!
眾將高舉雙臂,王爺威武!
燕王咳嗽了一聲,做了最後總結,“孤奉太--祖高皇帝遺訓,必掃除朝中奸佞,清君側,滌清宇內!”
一句話,徹底暴-露-出了朱棣的野心。
他要進南京,登九五!至於朱允炆那黃口小兒,哪裏涼快哪裏歇著去吧!
眾將再次激—情爆發,王爺英明,王爺威武,王爺千歲!
張玉不喊著進保定了,他要直接去白溝河,上最前線!
據聞李景隆計劃在白溝河決戰,在此以逸待勞,布下伏兵,不比守城更好?連張玉這樣的人都開始“爭功”,性子急躁些的更不會落下。
朱能嗓門最大,也嚷嚷著要去白溝河。
徐忠人在真定,陳文吳達兩名副將不敢和張玉朱能這樣的老資格硬搶,退後一步,充作背景。
房寬雖將後軍,到底是燕王靖難起兵之後才投到麾下,有心爭兩句,被朱能的大嗓門一吼頓時滅火,隻能眼巴巴的瞅著。
其他如陳亨,陳暉,滕聚等自然更沒力量同張玉和朱能爭搶。
場麵看似熱鬧,爭奪激烈,實際上,真正要較出長短的隻有張玉和朱能兩人。旁人都是敲個邊鼓,應和幾句,順便向燕王表表忠心,目的就已達到。
張玉朱能爭執不下,燕王穩如泰山。
道衍和尚坐在一側,同樣不被菜市場一般的吵嚷聲影響。大和尚慈眉善目,視線從眾人身上掠過,盯準了目標,微微一笑。
孟清和打了個機靈,頭也不抬,下意識往沈瑄身後藏了一下。
藏好,又覺得不妥。
幸好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張玉和朱能身上,沒人注意到這個角落。
沈瑄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孟清和咧嘴苦笑,他能和沈瑄說,自己被某個六根不淨的大和尚盯上了,死活要把他拉進不良-門派?
雖然道衍和尚在永樂朝得了善終,卻不代表他身邊的人也能平安無事。鄭和是例外,本身就是永樂帝重用的宦官,否則不會輪到他領船隊下西洋。
誰能保證自己也有鄭和的運氣?
永樂登基之後,道衍為何要住在廟裏,死活不蓄發不還俗?
真是因為他心中有佛?
孟清和不信。
如果道衍有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信念,壓根不會花費十年多的時間鼓動燕王造反。八成也是為了躲避帝王的猜忌,為了避禍。
想想看,一個和尚,沒有家室,沒有子女,連族人都和他斷絕關係,白天上朝晚上睡在和尚廟,日常娛樂除了為皇帝出謀劃策就是念經,這樣的人有什麼可猜忌的?
永樂帝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這和尚為造反事業奮鬥終身,再去鼓動其他人造自己的反。
這個可能性極小,朱棣不是朱允炆,道衍的年紀也擺在那裏,六七十歲的老和尚,哪裏還有那個精力?
所以,道衍安全了,身為宦官的鄭和也性命無憂。
孟清和卻不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
他喜歡男人,注定會斷子絕孫。可他還有家人,有族人,他還要奉養母親,為兩個侄女備下十裏紅妝。他要顧忌的事情太多,學習道衍一樣“清心寡欲”去住和尚廟?根本不可能。
所以,這個師,他堅決不拜!大和尚的不良門派,他堅決不入!
他還有大好的人生,還有美人相伴,去他的和尚廟!
孟清和低頭,假裝自己是根柱子,是塊毫無特色的布景板。心中默念,別看他,現場這麼多的良才,相比之下,他就是一片塵埃。
道衍收回目光,笑意更深。意誌堅定,很好。良才美玉,總是要花費些時間才能雕琢而成的。
如果知道道衍此刻的想法,孟十二郎怕是會淚流滿麵,再找塊板磚拍死自己。
裝什麼低調?!
沈瑄側身,在眾人看不見的角度握了一下孟清和的手。
孟清和瞪大了眼睛,視線落到沈瑄的背上,目光灼灼,幾乎要在沈指揮的背上看出朵花來。
是安慰他?絕對是!
沈瑄沒有回頭,蹙了一下眉,怎麼覺得突然有點熱?
場合不對,孟清和不敢太過分,很快收回了目光。左手按住右手,似乎還能感受到剛剛覆在手背上的溫熱。
張玉和朱能也終於爭出了高下,燕王令張玉為前鋒,領兵往駐白溝河,以待朝廷大軍。朱能雖不甘心,到底性格豪爽,前鋒爭不到沒關係,隻要有仗打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