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讓孩子保持心理健康(2 / 3)

其次,讓孩子有適應周圍環境變化的能力。比如,應該知道早晚氣溫不同;應該注意保暖;應該知道出門要帶什麼東西;應該知道不同的地方可能會發生什麼情況等。

再次,可以讓孩子對突如其來的事件有應變能力。比如,當孩子一個人待在家裏,遇到突然停電時,他們會知道怎樣去點燃蠟燭、開手電筒;當他們遇到陌生人問路時,應該怎樣避免被騙等。

最後,讓孩子有對不同事物做出不同反應的能力。比如,雖然說要相信他人,但是,當孩子在麵對陌生人,或者心存不良的人時,他們知道應該采取什麼樣的辦法;如果父母生病了應該怎麼辦,等等。這些都要教孩子去判斷,當麵對這類事情的時候該怎麼辦。

隻有培養孩子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遭到任何緊急情況才會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爭取到最好的結果。

一個人的人生注定既有高潮也有低潮,既有峰頂也有低穀,沒有誰可以永遠春風得意、一帆風順,也不可能永遠背時背運、道盡途窮。所有的挫折都會有盡頭,隻要一個人拚力攀登,就可以更快地到達頂峰;隻要一個人主動奮鬥,就可以更快地突破逆境。

18 讓孩子學會堅強地麵對困難

父母箴言

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不管麵對多麼糟的情況都一定要學會堅強,要具有跌倒了再爬起來的精神,這樣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才能夠走得更遠。

在生活中,人們對於那些衝破困難和阻力、經受重大挫折和打擊而堅持到底的人,其敬佩程度是遠在生活中的幸運兒之上的。征服的困難愈大,取得的成就愈不容易,就愈能說明你是真正的英雄。當接連不斷的失敗使愛迪生的助手們幾乎完全失去發明電燈泡的熱情時,愛迪生卻靠著堅韌不拔的意誌,排除了來自各個方麵的精神壓力,經過無數次實驗,電燈終於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在這裏,愛迪生的超人之處,正在於他對挫折和失敗表現出了超人的頑強的剛毅精神。

巴爾紮克說:“苦難對於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於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有的人在噩運和不幸麵前,他會不屈服、不後退、不動搖、頑強地同命運抗爭,因而在重重困難中衝開一條通向勝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難的英雄、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而有的人在生活的挫折和打擊麵前,變得垂頭喪氣、自暴自棄,進而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勇氣和信心,於是成了庸人和懦夫。培根說:“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噩運則更令人驚歎。”

一個人在順境之中當然會做出一些成績,但是更容易出人才的卻是在逆境當中,因為逆境和挫折的情境會磨礪出一個人的意誌。在逆境中經過挫折千錘百煉成長起來的人,會比在順境中生活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更強的競爭力。因為,在順境中成功的人隻熟悉成功的感覺,卻不知道怎樣麵對挫折,而在逆境中奮鬥的人既有失敗的教訓又有成功的經驗,他們會顯得更趨成熟。他們能把挫折看成一種財富,深諳隻有經曆了失敗才可能會得到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上的,因此要具有笑對挫折、迎難而上的風範。

對於孩子來說,隻有經曆了失敗,才會知道如何麵對失敗,才會在失敗中變得更加堅強。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麻煩,在麵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膽小懦弱的孩子往往沒有堅強的意誌去克服困難和挫折;堅強勇敢的孩子則能夠做到持之以恒,憑借自己堅強的意誌,戰勝困難和挫折,越過障礙和絆腳石,從而取得成功。所以,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不管麵對多麼糟的情況都一定要學會堅強,要具有跌倒了再爬起來的精神,這樣孩子才能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走得順順利利。

1.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

一些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去做,隻讓他們在舒適、平靜、安穩的情況下生活,從而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方式,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所以,父母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活善於自理的孩子在生活中會表現出堅強的一麵,在麵對挫折和困難時,他們會用自己的能力去處理這些問題,不會無所適從。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讓他們自己去麵對生活。要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從而讓他們受到鍛煉,當父母以後暫時離開時,稍大一些的孩子能夠自己待著而不害怕;當發生意外情況時,也能夠不驚慌、不哭泣等。這些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對培養孩子堅強、勇敢的品質是很有益處的。

2.支持孩子大膽地去做事、說話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正確的方法,父母可以在孩子未成熟期加以保護,但這種保護應當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越來越少。父母要訓練孩子單獨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這種訓練應隨著孩子的成長越來越多。千萬不要凡事包辦,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依賴心理。

還有一些內向軟弱的孩子不喜歡過多地說話,對於這種孩子,父母應盡量避免對他們說:“你必須這樣或那樣做”之類的話,而是應該多對他們說“你看怎樣辦?”“你有什麼想法嗎?”之類的話,給孩子一個獨立思考並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

3.不要把孩子當成弱者

想讓你的孩子堅強,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弱者來看待。隻有讓孩子自己去站立,他的雙腿才會堅強,他的意誌才會堅強。

在公共汽車上,有人給一個5歲的小女孩讓座。孩子的媽媽卻對讓座的人說:“讓她站著吧,她已經到了該自己站立的年齡了!”

4.教孩子凡事再堅持一下

有這樣一句話“勝利往往來自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其實正是這樣,當一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意誌去讓他再“堅持一下”,這種堅強的意誌足以讓他取得成功。

當孩子在不斷的訓練下,做出一些比較勇敢的事情,父母應該不斷鼓勵、稱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勇敢的樂趣,覺得以前的膽小非常幼稚,讓孩子從內心上勇敢起來。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膽大,越來越活潑。

5.鼓勵孩子與社會打交道

有些內向的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隻習慣於同自己熟識的人呆在一起,與社會上的人打交道時會產生一種潛意識的懼怕。因此,父母在孩子小時就要培養他們處世的能力,鼓勵孩子與社會打交道,多接觸各種人。

6.幫助孩子增強應付他所害怕的對象或環境的信心

有一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時常發生過害怕的情緒。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害怕情緒呢?

兒童有害怕情緒時,父母不該嘲笑或處罰他們。如果孩子害怕一個人在房間裏關燈睡覺,可在他床頭上裝一個燈的開關,讓他掌握或明或暗的主動權,幫助孩子消除害怕。

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有趣的知識,有助於消除他們的害怕心理。如有孩子害怕蜜蜂,可耐心地向他解釋蜜蜂是如何辛勤勞動、采花粉釀蜜的,隻要你不惹它,它就不會蜇你。

19 讓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態度來麵對失敗

父母箴言

不要害怕讓孩子麵對失敗,因為,失敗不會使孩子有所損傷,反而能把孩子磨練得更加堅韌、果敢和聰明。隻有經曆了各種各樣的失敗,才能證明孩子的能力,才能讓孩子成熟起來。

“失敗”通常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一種我們所不了解的語言。要不然,我們也不會在麵對它的時候犯同樣一個錯誤,當我們麵對這種錯誤的時候,也不會吸取不到一絲的教訓。實際上,失敗這種語種是世界上最容易了解並最能出效果的語言。因為,它是一種宇宙通用的語言,當我們聆聽不到其他語言的時候,大自然就通過它跟我們對話。

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失敗,是讓孩子成長和成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有才能,但是,他們一心隻想讓孩子認識成功,和成功握手,卻沒有想到讓孩子在認識成功之前要及早地對挫折和失敗有所了解。因為,隻有這樣,孩子才有衝向成功以及和逆境作鬥爭的準備。所以,父母要盡早給孩子這種鍛煉的機會,等他們長大了,麵對逆境的時候就會顯得從容不迫了。

那種經常被視為是“失敗”的事情,其實通常隻不過是一位“過客”而已。父母可以讓孩子把這種失敗看成是一種幸福,是生活賜予的最偉大的“禮物”。因為它可以使人們振作起來,調整人們的努力方向,使我們向著更美好的方向前進。這些看起來像是“失敗”的事,其實卻是一隻看不見的慈祥之手,是它阻擋了我們的錯誤路線,並以偉大的智慧促使我們改變方向,向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前進。

如果人們把這種失敗理解為一位“過客”,並且是一位讓人引以為戒的“過客”的話,它就不會在人們的意識中成為失敗。事實上,每一位“過客”來臨時都會帶來一個教訓,我們能夠從中吸取極為寶貴的知識,而且,通常來說,這種知識除了經由失敗獲得外,別無其他方法。

還有一句話是說“在哪裏跌倒,在哪裏爬起來”,其實這是不逃避失敗的一種態度,相反,它也是正確對待失敗的一種態度。

那麼,為什麼要強調一定要爬起來呢?下麵的幾條理由應該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1.保住自己的尊嚴

人的天性就是看上不看下、扶正不扶歪的。一旦你跌倒了,如果你本來就不怎麼樣,那別人會因為你的跌倒而更加看輕你;如果你已經有所成就,那麼你的跌倒將會是許多心懷妒意的人眼中的“好戲”。所以,為了不讓人看輕,保住自己的尊嚴,就一定要爬起來!不讓他們有任何機會來小看你和嘲笑你。

2.爬起來才有機會

雖然說“跌倒”並不代表永遠的失敗,但是也得先爬起來,才會有機會繼續和別人競爭。如果隻是躺在地上,即使有機會,也會讓站著的人搶走,所以一定要爬起來。如果因為跌重了而不想爬,那麼不但沒有人會來扶你,而且你還會成為人們捶棄的對象。如果忍著痛苦要爬起來,遲早會得到別人的協助;如果喪失“爬起來”的意誌與勇氣,當然不會有人來幫助你,因此,一定要爬起來!

3.證明自己的意誌和能力

一個人要成就事業,他的意誌力相當重要。一個人的意誌可以改變一切,跌倒之後忍痛爬起來,這就是對自己意誌的一種磨練。有了鋼鐵般的意誌,便不怕再次跌倒了。有時候人跌倒了,心理上的感受與實際受到傷害的程度不一樣,因此一定要爬起來。這樣才會知道,自己事實上完全可以應付這次的跌倒,也就是說,隻有爬起來才能證明一切。

總而言之,不管跌的是輕還是重,如果沒有再爬起來的想法,那就等於永遠喪失了競爭的機會,會被人看不起。這是人性的現實,沒什麼道理好說。所以一定要爬起來,並且最好能重新站立起來。就算爬起來又倒下去,至少也是個勇者,而絕不會被人當成弱者。而且,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有摔跤、跌倒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打擊。但有一點要記住:不管是什麼樣形式的“跌倒”,不管跌得怎樣,一定要記住:跌倒了,一定要爬起來!

許多人隻希望做個平庸的人,能夠過著簡單的生活,賺取微薄的收入,他們就心滿意足了。他們的要求不高,不是因為他們天生一副懶骨頭,而是因為害怕失敗,不知道有失敗才會有成功!假如你一帆風順,處處得意,並不證明你有能力,反而顯示出你胸無大誌、人生目標定得太低、隻求得過且過,這是毫無意義的。

讓我們告訴孩子:命運之輪在不斷地旋轉,如果它今天帶給我們的是悲哀,明天它就將為我們帶來喜悅。

20 讓孩子把一件事情堅持做下去

父母箴言

成功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艱難、挫折、失敗,戰勝它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堅持。父母要培養孩子的敏銳目光,可以讓他看清成功背後的景象;要培養孩子持續的毅力,堅持到困難向他退縮。

堅持下去,已經成為所有卓越人物的共同點,也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個基調。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每一個成功的人,在確定了自己的正確道路之後,都在不屈不撓地堅持著,忍耐著,直到勝利。波斯作家薩迪在《薔薇園》中寫道:“事業常成於堅持,毀於急躁。我在沙漠中曾親眼看見,匆忙的旅人落在從容者的後麵;疾馳的駿馬落後,緩步的駱駝卻不斷前進。”

堅持對於一個人成就事業是相當重要的。說起來,一個人克服一點兒困難也許並不難,難的是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後成功。

其實,很多時候成功與失敗的差距往往僅一步之遙,父母要告訴孩子,隻要咬緊牙關堅持一下,便會擁抱勝利。但是,許多人正是因為在前麵的困難中已經筋疲力盡,在最後的關頭,即使遇到一個微小的困難或障礙都可能放棄而導致前功盡棄。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說,膽怯懦弱是普遍存在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在20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對近萬人的調查中發現,大約有40%的人認為自己膽怯、靦腆。膽怯有許多表現形式,如公共場所膽怯、社交膽怯、特定情境膽怯、特殊動物膽怯等。

“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教育孩子,就是逐漸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這兩句話告訴我們,好習慣是培養出來的,把教育內容以習慣的方式在孩子心中固定下來,隨時隨地應用,形成一種本能。在培養的過程中離不開堅持不懈,父母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一種習慣,有利於許多好習慣的養成,有利於整個教育的順利進行。

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堅持不懈的好習慣,父母可以通過以下兩點來教育孩子:

1.讓孩子做事有目標

父母可以為孩子設定一個目標,然後要促使孩子針對目標來采取行動,並在其身邊推動這種行動的進行。父母可以在孩子完成目標的過程中鼓勵他,但是不可以幫助他完成,要讓他獨立完成;當孩子想半途而廢的時候,父母要製止他的行為,一定要讓他把這件事做下去,實現既定的目標。

在實現奮鬥目標的過程中,設立既定目標將會激勵人們去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去奮鬥。實現既定目標的願望越強烈,施行起來就越持久、越徹底。

父母在激發孩子成就大業的興趣與耐力的時候,需要向孩子作遠大誌向的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孩子確立間接的遠景性目標。但是僅僅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遠景性的目標與孩子的當前實際情況有相當一段距離,而真正讓孩子更加努力地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奮鬥,父母應該從小激發孩子內發性動機力量,並從小事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決心。

2.“磨難”是培養毅力的沃土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磨難”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接近陌生的詞語。但是許多事實證明“自古雄才多磨難,梅花香自苦寒來”。

張海迪自幼截癱,無法上學,但為了學習文化,她長期不顧一切地頑強學習,終於成為作家,便是很好的一個例子。能不能堅持下去,其關鍵在於能否以不屈的意誌、頑強的精神來與噩運抗爭,創造出奇跡,做出常人無法做到的事。

在順境中成長的孩子,磨難可能成為他們的致命傷;而在逆境中長大的孩子,磨難卻成了人生道路上一筆可觀的財富。因此,父母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的孩子設置一些障礙,讓他獨立克服障礙、跨越障礙,父母可以在旁邊關注,必要時要給予適當幫助,以此鍛煉孩子麵對“困難”而堅持不懈地毅力。

在困境中堅持不懈是逆商(AQ)的精華所在。這種堅持的力量是一種即使麵臨失敗、挫折仍然繼續努力的能力。我們常常能夠觀察到,正確對待逆境的銷售人員、軍人、學生和運動員能從失敗中恢複並繼續堅持前進,而當遇到逆境時不能正確對待的人(低AQ者)則常常會輕易放棄。

意誌力堅強的人懂得培養自己的恒心和毅力,並將它變成一種習慣,無論遭受多少挫折,仍堅持朝成功的頂端邁進,直至抵達為止。

經得起考驗的高AQ者常常以其恒心耐力獲酬甚豐。作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補償,不論他們所追求的目標是什麼,都能如願以償。他們還將得到比物質報酬更重要的經驗:“每一次失敗都伴隨著一顆同等利益的成功種子。”

英國首相丘吉爾不僅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而且是一個著名的演講家,十分推崇麵對逆境堅持不懈的精神。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演講是在一所大學的結業典禮上,演講的全過程大概持續了20分鍾,但是在那20分鍾內,他隻講了兩句話,而且都是相同的: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這場演講是成功學演講史上的經典之作。丘吉爾用他一生的成功經驗告訴人們:成功根本沒有什麼秘訣可言,如果真有的話,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第一個秘訣: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告訴孩子: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行動和堅持的毅力是成功的必備要素,你可能用敏銳的目光去發現了機遇,同時也能用果斷的行動去抓住機遇,但是最後還是需要用你堅持的毅力才能把機遇變成真正的成功。

21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父母箴言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人生存於社會的基本條件,是孩子獨立性的一種表現。父母應當珍視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生活自理願望,而不要過多約束,剝奪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心。

現在的大多數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在素質教育的探討中,關於孩子的人格發展特點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盡管到目前為止,對於現在的孩子是否有獨特的人格發展進程尚有爭議,但大量關於獨生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發展比較研究,至少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極其有意義的啟迪。

很多專家認為,總的來說,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相比較起來,獨生子女相對比較自私、任性、不知道尊重長輩。但是在大部分性格特征上,並不是說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差,甚至他們有機會比非獨生子女發展得要好,但也更有可能在這方麵出現問題。這種向兩端分部的情況說明,這種發展特點並不是獨生子女生來就有的,也不是他們所處環境關係,而是對於他們的教育不恰當、不完善,特別是家庭教育。因此培養獨生子女的健康人格,關鍵還在於恰當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