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讓孩子把摔倒的小妹妹扶起來(1 / 2)

自立心得

孩子們在交往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困難,父母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還應支持孩子幫助別人克服困難,讓孩子體會到助人為樂的快樂。

星期天,媽媽帶靈靈去公園,靈靈到了公園,爬上爬下的好不快活。就在靈靈玩得正高興的時候,旁邊的一個小女孩一不小心滑了一下,摔倒了,頓時,小女孩哇哇大哭了起來。

聽到小女孩的哭聲,靈靈停止了玩耍,並且一會看看媽媽,一會看看小女孩。媽媽看到這樣的情景,來到小女孩的身邊,把小女孩扶了起來,並且安慰她。這時,小女孩的媽媽過來了,問過事情的始末之後,拉過小女孩讓她向靈靈的媽媽道謝。

當小女孩跟著媽媽走了之後,靈靈看著媽媽,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終於,靈靈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扶她啊?”

“因為她摔倒了啊。”媽媽故意說。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

“靈靈,媽媽知道你是什麼意思。你想一下,如果今天是你摔倒了,媽媽又不在身邊,你會不會傷心啊?”

聽了媽媽的話,靈靈點了點頭。

“如果這時候有人幫助了你,你會不會很高興?”媽媽接著問。

靈靈再點了點頭。

“這就是助人為樂啊,幫助了別人,別人會高興,自己也會開心。所以,當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要盡自己的全力去幫助別人。”

“像媽媽今天一樣嗎?”

“對,像媽媽一樣。”

延伸閱讀

讓孩子學會助人為樂

孩子們在交往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困難,父母不僅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還應支持孩子幫助其他的小朋友克服困難,比如,小朋友摔到了要急忙把他扶起來,同伴的玩具不見了幫著去尋找等等。要讓孩子知道,樂於助人的人就會有很多的朋友。

然而,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庭中處於家庭的中心地位,家庭中的大小事情往往以孩子為軸心,忙得不亦樂乎。於是,有些孩子就會缺乏關心他人的意識,隻知“自我”,這對孩子的健康發展十分不利。

孩子從“我”的意識到“你”“他”,是思維發展的一個飛躍,從滿足自己要求要學會關心別人,則是道德意識的升華。從小在孩子心靈中播下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種子,是發展孩子的健康心理,培養開朗、寬厚、善良性格的重要基礎。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助人為樂的品格,不妨從以下幾點來試試。

1.啟動孩子的幫助能力

有些孩子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會表現得很漠然或不知所措。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責怪孩子。在很多時候,孩子是願意去幫助別人的,隻是不知道該怎麼做,並且不相信自己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因此父母要經常尋找機會,讓孩子來幫幫自己,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在揀菜的時候,父母可以請孩子幫忙搬張小凳子來。當孩子對父母的“指令”產生回應後,要對孩子說聲謝謝,並提醒孩子:以後,媽媽揀菜,你都樂意給媽媽搬凳子嗎?一般情況下,孩子是很樂意的。在生活中,父母要經常通過具體的事例,讓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去幫助人。在適當的時候,父母可以運用情境教育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有些事情是自己能獨立完成的,而有些事情是需要在別人幫助下完成的。比如螞蟻搬運食物、工人師傅蓋樓房等。當然,在孩子有所表現後,一定要給予鼓勵和讚揚,這樣才能激起孩子產生助人的行為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