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馬上滿足孩子的欲望
當孩子想要某一樣東西的時候,父母不要馬上就滿足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夠學著控製自己。如果孩子一要什麼東西,父母就馬上滿足的話,隻能讓孩子越來越不能夠控製自己。父母要知道,孩子良好的自製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因此,父母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在培養孩子自製力的過程中,要根據孩子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務必循序漸進。
2.父母要在生活當中訓練孩子
想要讓孩子養成自控的習慣,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訓練孩子,比如,孩子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去學校,都應當有要求、有規矩。在這種規範的約束下,孩子就會有意識地克服自己的惰性,努力實現目標。
3.父母不要溺愛孩子
很多父母都非常寵愛孩子,生怕孩子會受到什麼傷害。隻是,父母的溺愛隻能使孩子更加任性、自私、意誌薄弱、不善於克製自己。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要一致,該堅持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不管孩子怎樣哀求,父母都不可以遷就孩子不合理的請求。當然,父母也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並且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如果父母隻是一味地溺愛孩子,不管孩子提出什麼樣的要求都答應孩子,這樣隻會讓孩子更加任性,也更加不能夠控製自己。
講給孩子的故事
釘在籬笆上的釘子
有一個壞脾氣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裏發脾氣,摔摔打打,特別任性。
有一天,爸爸就把這孩子拉到了他家後院的籬笆旁邊,說:“兒子,你以後每跟家人發一次脾氣,就往籬笆上釘一個釘子。過一段時間,你看看你發了多少脾氣,好不好?”這孩子想,那怕什麼?我就看看吧。後來,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籬笆上敲一個釘子,幾天下來,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釘子!他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爸爸說:“你看你要克製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發一次脾氣,那你就可以把原來敲上的釘子拔下來一根。”這個孩子一想,發一次脾氣就釘一個釘子,一天不發脾氣才能拔一個釘子,多難啊!可是為了讓釘子減少,他也隻有不斷地克製自己。
一開始,男孩覺得真難啊,但是等到他把籬笆上所有的釘子都拔光的時候,他突然發覺自己已經學會了克製,他非常欣喜地找到爸爸說:“爸爸快去看看,籬笆上的釘子都拔光了,我現在不會亂發脾氣了。”
爸爸跟孩子來到了籬笆旁邊,意味深長地說:“孩子你看,籬笆上的釘子已經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遠留在了這裏,其實,你每向你的親人朋友發一次脾氣,就是往他們的心上敲一個釘子。釘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個洞永遠不能消除啊。”
告訴孩子
學會控製自己,才不會傷害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