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讓孩子控製看電視的時間(1 / 2)

自立心得

很多父母認為,隻要自己管得嚴一些,孩子的自控能力就強一些。其實,父母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聽話並不代表孩子的自控能力強,如果父母管得越多,孩子的能力就會越弱。因此,父母應該做的是,將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控製。

“羅星,你怎麼還在看電視,快去睡覺。”媽媽從書房出來,看見兒子還在看電視,走過去把電視機關上了。

“媽,明天是星期天,我再看會兒。”羅星拿過遙控器,想把電視再打開。

“不行,星期天也得早點睡覺。”媽媽搶過搖控器,“趕緊去睡覺。”

在媽媽的強烈反對下,羅星無奈地回了房間,心想:今天的球賽是泡湯了。

羅星回到房間,心裏怎麼也放不下那場球賽,這可是盼望已久的一場比賽啊,怎麼著也得看。羅星打定主意,他躡手躡腳地從房間走了出來,先到父母的臥室門口聽了一會兒,然後悄悄地將耳機插在電視上,慢慢地將電視打開。嘿,正好,比賽剛開始,羅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正在羅星看得正入神的時候,一句“好球”把羅星嚇了一大跳。回頭一看,原來是爸爸。看著爸爸,羅星低下了頭,準備挨上一頓訓。沒有想到,爸爸不但沒有訓他,反而和他一起看起球來。當比賽結束之後,爸爸拿來兩罐飲料:“羅星,既然那麼想看球賽就該跟媽媽說,不該偷偷摸摸的。”

“可是,媽媽根本就不讓看。”

“媽媽為什麼不讓你看?”看著低著頭的兒子,“那是因為媽媽覺得你不能夠控製自己看電視的時間,如果你能夠控製自己,爸爸保證媽媽不會再幹涉你看電視,怎麼樣?”

“我可以控製自己。”羅星想了想,然後堅定地說。

羅星果然說到做到,除了一些特別的節目之外,羅星從來沒有延長過看電視的時間。

延伸閱讀

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自我控製能力的發展對於一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極為重要,自我控製能力並非生來就有,它是孩子在後天的環境中,隨著認知的發展和教育的影響而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培養孩子這種素質,能使他們在沒有外界限製的情況下克服困難、排除幹擾,進而采取某種方式控製自己的行為。

美國科學家曾經做過這麼一個有趣的實驗:研究人員將幾個4歲的小朋友分別請進實驗室,每人分發一顆棉花糖,並當即提出兩種選擇:馬上就吃,隻能吃到一顆棉花糖,如果等20分鍾才吃,那就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

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有些小朋友當即就把棉花糖吃了,而有些小朋友則想方設法抗拒糖對自己的誘惑,熬過20分鍾,終於得到兩顆糖的回報。

研究人員後來通過多年的跟蹤研究發現,能抗拒糖對自己誘惑的小朋友,長大後多半較受人歡迎,較能適應環境,富有競爭性,自信,值得信賴;而被糖的誘惑征服的小朋友,長大後顯得較孤單、固執,比較愛虛榮或優柔寡斷,當欲望來的時候他們無法控製自己,一定要馬上滿足欲望,否則就無法靜下心來繼續做後麵的事情,因而較易受挫折,不敢麵對挑戰。因此,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對他們進行意誌力,特別是自控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