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讓孩子幫助並哄好摔倒的小妹妹(1 / 2)

感恩悟語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如果看到別人需要幫助,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讓孩子學會幫助別人,是培養孩子感恩情懷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媽媽帶童童公園散步,這時,一個小姑娘從他們身邊跑過去,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正好趴在童童的前麵,小姑娘一下子就哭了起來。

這時,童童的媽媽並沒有上前去扶起小姑娘,她在看童童的反應。

童童先是一愣,然後對媽媽說:“她摔倒了!”

媽媽裝作聽不懂,說:“是呀,她摔倒了,那你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呢?”

小姑娘還趴在地上哭,童童快步走上前去,把小姑娘扶起來,還拿出口袋中的棒棒糖安慰她說:“小妹妹不哭,你看,哥哥這裏有糖給你吃。”

小姑娘終於破涕為笑了,童童笑了,媽媽也笑了。

延伸閱讀

讓孩子樂於助人

幫助他人,能較好地推動人們相互之間的理解和合作,讓人能夠做好各種事情;能較好地促進人們同心協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不斷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質量;能較好地推進整個社會的全麵發展和所有社會成員個人的全麵發展,使這“兩個全麵發展”中的動力激發到最大,阻力減少到最小。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可為孩子設置一些情境,讓孩子幫助比他更小的或需要幫助的孩子。比如,幫洋娃娃穿鞋穿衣服;扶起摔倒的小夥伴,給他拍掉身上的土,吹吹摔紅的手,並說:“沒事的,過一會就好了。”在熱心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和周圍的人逐漸建立起牢固的友誼。

想讓孩子養成樂於助人的習慣,父母就要時常鼓勵孩子,這樣,孩子得到了父母的鼓勵,他就更會熱衷於幫助別人。如果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虧,總是教育孩子管好自己就行。那麼,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越來越不知道去幫助別人。要培養樂於助人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表現得大度、體貼、肯幫忙,父母就必須以身作則,示範給孩子們看;要是父母言行不一,孩子隻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即使父母把原則和指令講得頭頭是道,也沒有用。

還有一點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熱心助人的前提是奉獻自己的力量,甚至犧牲自己現有的東西,才能去幫助別人,給他人以溫暖和方便。當然,人都有自私的一麵,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做到隻有付出,而沒有回報,沒有收獲。或許,一個人幫助別人的動機隻不過是想要得到一句“謝謝”。因此,當孩子在幫助別人後,並沒有得到什麼回報,甚至連一聲“謝謝”都沒有的時候,父母要及時肯定孩子的做法,讓孩子繼續保持那顆充滿熱情的心。

一天,母親和兒子一起出去買東西,回來的時候,他們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抱孩子的婦女。孩子看到之後,連忙熱情地給婦女讓座,但是,這個婦女一屁股坐在了座位上,卻連一句謝謝都沒有。這時,兒子委屈的小臉登時皺成一團,眼眶也紅了。母親看到了,牽著兒子的手來到車的另一頭,笑著對兒子說:“你今天的行為非常好,雖然那個阿姨沒有對你表示讚賞,也沒有感謝。不過,或許是因為阿姨趕路實在太累了,所以才疏忽了。你看,車上的叔叔阿姨是不是都用讚賞的目光看你呢?”兒子受到了母親的鼓勵,頓時委屈的心情煙消雲散。到站後,兒子開心地下了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