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把誠信根植在孩子心理,有教養的孩子不失信(2)(1 / 2)

最開始一直挺好的,他從不亂花,還經常剩下。可是最近倆月,他每到周三就開始說沒錢買水了,或者想買什麼零食。前兩天,居然又跟我說,他不小心丟了10元錢,今天又說老師讓買什麼課外書。

剛剛和一個和我女兒同班同學的媽媽在MSN上對我說,他兒子回家說我女兒的錢沒丟,老師也沒讓買書,而是把錢給同學買了生日禮物了。

看完這個故事,有的父母可能覺得,不就一二十元錢嘛,現在哪個家庭也都不在乎,讓孩子隨便花得了。但是,要知道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孩子的這種行為本身存在問題,需要家長及時製止並指正。

德國有句名言: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孩子們在自己的謊言中得到了教訓,他們失去了成為繼承人的機會,當謊言被拆穿時,羞得無地自容。隻有誠實,才能讓一個人的生命開出燦爛的鮮花。

如果察覺了孩子的撒謊行為,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否則孩子一旦嚐到撒謊的甜頭兒,以後就會撒謊成性,到時候想改也難了。

所以,在對待這個問題上,父母先要保持冷靜,最好找老師或者相熟的家長了解情況,可以多方麵了解信息,進而判斷孩子撒謊的動機。

不管是什麼情況下的撒謊,父母都不要姑息遷就,及時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同時,父母還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如果父母不經意間在孩子麵前撒過謊,那麼就等於為孩子播下了撒謊的種子。

1.“堵住”孩子撒謊的嘴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犯錯後,可能會出於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心裏而撒謊。這一次如果沒有被父母識破的話,那麼他就會存有僥幸心理接著第二次、第三次撒謊。

因此,為了避免孩子養成撒謊的惡習,父母就要想方設法在孩子第一次撒謊後就嚴厲製止,以“堵住”孩子撒謊的嘴巴。要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及時了解、詢問孩子的表現,保持與學校老師的緊密聯係。

2.及時製止孩子有目的的撒謊

信任孩子並不等於無條件的放任自流,如果發現孩子撒謊,父母就要及時地、明確地指出他的這一行為,並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去做。

以清廉仁厚著稱的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司馬光從小就是個誠實的人,他的這一優良品質得益於父親的教養。

在司馬光6歲那年,他家院子裏的核桃快熟了,司馬光就讓姐姐摘了幾個,並幫他剝皮,姐姐也剝不開。姐姐離開後,管家拿來一盆開水,把青核桃放進去燙了一下,核桃皮很容易就被剝了下來。姐姐回來後發現核桃皮被剝落,就問是誰剝下來的,司馬光說是自己剝的。這件事被司馬光的父親知道了,非常生氣地對司馬光說:“明明是管家幫你剝的,你怎麼可以撒謊呢?”這件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無論是治學作書,還是為人處世,他總是十分誠實,絲毫沒有半點虛假。

3.對孩子的撒謊行為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

過程往往是事件最重要的一部分,家長切忌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棍棒教育法”是不科學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要看到孩子取得的成果,更要看到孩子努力的過程,並在孩子努力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表揚,盡量不要使孩子從撒謊中得到好處,要讓孩子從自己的謊言中吃點苦頭。對孩子進行懲罰時,要明確告訴孩子,之所以要懲罰她是因為她的撒謊行為,並告訴孩子犯錯是難免的,犯錯時應該如何去做;當孩子犯錯後主動承認錯誤時,父母首先要表揚孩子勇於認錯的行為,再告訴孩子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4.父母要做孩子言行一致的榜樣

父母的行為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會下意識的模仿父母的動作,吸收父母的思想,學習父母待人處世的態度。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誠實的同時,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誠實守信。對孩子或他人的承諾要認真履行,犯錯後要及時承認錯誤,並認真改正。

德國有句名言: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不管多大多小的謊言,也一定要引起父母的重視。因為如果這次縱容了,就會在孩子心裏形成“撒謊可以蒙混過關”的錯誤意識,逐漸地,孩子就會形成愛撒謊的不良習慣。

所以,麵對孩子的謊言,父母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時糾正。

細節33:讓孩子從一點一滴中養成守信用的習慣

某小學開家長會,班主任孫老師給家長們透露了一些“機密”。原來,為了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她“潛水”到校園局域網中,在孩子們常說“真心話”的地方看到了這樣幾篇日記:

孩子甲說:今天阿姨家的哥哥找到媽媽,讓媽媽在某中學幫他找個關係。他要參加高教自學的考試,想讓監考教師關照一下,使他抄襲方便一點。看樣子這大專文憑挺好拿的,抄襲就可以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