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成功法則——銷售技巧(2)(1 / 3)

頭腦靈活,能說會道的銷售人員因為心理上總覺得自己有溝通能力強的優勢,在進行銷售工作時往往容易忽視客戶的利益,在具體交涉時由於表達能力強,天花亂墜般的華麗詞燥源源不斷,轟得客戶頭昏腦脹,不得不認可其說法,一時衝動便達成了交易。但雖然交易達成了,客戶回去仔細一想,卻感覺吃了虧,就象我們一些企業在培訓業務員時要求把“梳子賣給和尚”一樣,當時“和尚”在能說會道的銷售人員三寸不爛之舌的鼓動下買了“梳子”,但回去後細細一想,結果可想而知,必然為日後的合作埋下陰影。當然這裏並不是一棒子打死,說頭腦靈活、能說會道的業務員都這樣,隻是普遍容易犯過分利用小聰明、隻顧自己利益不顧客戶利益的錯誤,導致了許多合作隱患。另外這類銷售人員因溝通能力強,善於發展與客戶的私人關係,常常一起吃飯一起喝酒甚至一起卡拉OK,使客戶頻頻花錢,還自以為是自己能力強的一種體現,“客戶與我關係多好啊!”。其實客戶請你吃飯喝酒並不是與你關係好,而是有所求或有所想,吃完了客戶是要算賬的。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由於關係過於密切,一旦遇到催款以及相關政策實施時就無法理直氣壯地進行,且客戶雖然表麵上打哈哈,稱兄道弟,其實在心裏是非常鄙視這類銷售人員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類銷售人員一開始銷售質態較好(能說會道,討人歡心),時間久了往往容易出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相對溝通能力差一點的銷售人員有一個特征,就是做得多說得少,不會與客戶達成過分的親密關係,因不喜歡應酬,也很少在客戶處吃飯、喝酒,工作做得多一些,也為客戶真正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雖然看起來沒有那種頭腦靈活的銷售人員與客戶的關係融洽,但客戶心裏是非常尊重這種銷售人員的。因為對於客戶來說,關鍵是你能否使他賺錢,而不是能說多少漂亮話。當然,我這麼講並不是說不要溝通技巧,而是作為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必須懂得客戶的真正需求是什麼,決不能隻是一味地施展所謂的銷售技巧而忘了根本。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多少弱智,技巧的效用隻是暫時的,而隻有誠心幫助客戶才是長久的。

遵循這一實戰經驗,我在擔任一家企業分公司經理時,對銷售人員進行培訓時並沒有過多強調所謂的銷售技巧,而是從換位思考的角度出發,讓銷售人員自己做一回客戶,切身體會一下,如果自己是一個經銷商,會喜歡什麼樣的銷售人員,會討厭銷售人員的哪些行徑?銷售人員如何做會讓客戶從內心感動並真正產生敬重感?怎麼做將會使經銷商表麵打哈哈稱兄道弟,人一走背後罵娘?在進行了充分的換位思考訓練,有了充分的體會後,我知道,這群戰士可以開赴戰場了。

俗話講: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們清楚隻有我們身體力行,把換位思考的原則實踐得到位了,整個銷售隊伍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一原則的益處。在巡視市場的時候,我們往往是一下車就走訪市場,邊走訪市場邊聽銷售人員彙報並與客戶溝通,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決不拖延,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也會給客戶一個時間上的答複;決不在客戶處吃一頓飯,客戶實在挽留,我們會坦誠相告:現在市場還沒有充分做開,你們還沒有在這個產品上賺多少錢,等以後賺錢了,我們再來吃飯、喝慶功酒。客戶這時往往會說我們不夠意思,瞧不起他這個“寒舍”,但我們知道,客戶從內心是敬重我們的。我們如果真的住下來,吃一頓宴席,再卡拉OK一番,等於花掉了客戶大半車貨的利潤,客戶雖然嘴上和我們稱兄道弟,但晚上回家心裏會算賬的。

在七八月份的酷熱下,我們光著背坐在沒有空調的微型麵包車裏麵,快到客戶處時換上整潔的衣服,解決問題了立即趕往下一個地區,行程最多的時候一天奔襲近900公裏,早上4點出發,晚上3點半趕回分公司。遵循一切為客戶著想的原則,其結果是98年我所管轄的兩個省級市場的銷售占全公司銷售的三分之二,沒有一分錢欠款,然而這並不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從沒有與客戶發展什麼私人關係,也並不是很熟絡,但通過我們的工作態度與行動,讓客戶贏得利潤,讓客戶感覺到與我們這樣的公司合作放心、省心、簡單,讓客戶從內心裏對我們越來越尊重,那我們與客戶之間還有什麼鴻溝不能逾越呢?凱撒大帝曾對其兒子提過一個人所必須具備的四大優點,即:智慧、正直、專業、自律。我認為用在銷售人員身上,也有很多借鑒作用。

作為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首先必須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很多人將智慧與聰明混為一談,其實是一個誤解,智慧是一種內斂的聰明,就象一般水平的武林高手總是目露精光、太陽穴高高鼓起,而真正的頂尖高手卻神光內斂一樣,智慧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的聰明,充滿智慧的銷售人員決不會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智慧的銷售人員從來不把客戶當成傻子或敵人,但卻能著眼全局,權衡得失,防患於未然,正因為智慧的銷售人員能從全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就不會做出把梳子賣給和尚這種看似聰明實則愚蠢的短期行為,久而久之,客戶對其完全信賴,不會對其產生防範心理,相互間的合作也就進入了良性的質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