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女同處的場合,不要有重一方輕一方的語言;不同年齡的人同處,不要有輕小蔑老的語言,也不要用不敬的稱呼,如稱老人為“老頭子”“老婆子”等。
說話還要注意,不要隨便使用專用語或別人不太懂的術語,以免使人產生疏遠感。千萬不要賣弄技術用語、法律用語、職業用語,給對方以聽天書般的感覺,不然,對方定會認為你過於自大,絲毫不考慮談話的對象。
另外,不適用於當時場合、情況的語言也要在人際交往中盡量避免,如,用開玩笑的口吻說正經事,輕鬆談天時你一本正經地板著麵孔;在別人談話時,插不相幹的話,都會使對方感受不悅。
總之,在交往中,千萬不可使用造成你與對方不歡而散的語言。如果擔心發生這種情況,你可以直接問對方希望用哪種方法表達;可以事先了解對方的性格;可以征求對方希望你所用的稱呼方式,這總比事後道歉更具效果。
2.豐富自己的語言詞彙
語言乃溝通人際關係、人類感情的主要工具。然而,常有大學生說:“講話時不知該如何使用語言。”或曰:“真不知道如何來表達。”一個問題,就是要注意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彙,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豐富的詞彙可供你選擇最恰當,最準確,最生動,最吸引人的用語;豐富的詞彙可幫助你解決難題,成功交涉。
當然,豐富的詞彙靠學習,靠積累,從書本、報紙、廣播、影視、同事……那兒都可以學來,隻要你用心。但豐富自己的語言詞彙,主要靠實踐。
3.講究交往中的語言美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語言便是心靈的泉水。人們總是喜歡明澈的清流,而討厭渾濁的汙水,語言美是交際美中的重要內容。
(1)幹淨。滿口髒話,俗不可耐,有失教養,令人討厭。這是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應注意的重要方麵,大學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要講究語言美,這是基礎,也是關鍵。
(2)高雅。語言人人在用,但有雅俗,文野之別。比如,火燃燒過後,火光沒有了,但火屑還在,有些地方稱火屑為火屎或火未子。吸過煙後,剩下的煙蒂,有些人叫煙蒂子或煙屁股。火屑、煙蒂比較火屎、煙屁股,就要高雅,優美一些。人際交往中,要使語言高雅,主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修養,同時,學會使用委婉語言也很重要,如問別人姓什麼,說“您貴姓”;希望別人前來串門,說“歡迎大駕光臨”;讓別人提意見,說“請賜教”;問老年人年齡,說“您高齡多少?”善於使用委婉語言,會讓人感到你很有知識,很有修養,心裏就平添了一陣喜歡。當然,我們提倡語言要高雅,不是要人咬文嚼字或者故弄玄虛,這樣就成為做作而走向語言美的反麵去了。
(3)傳情。也就是語言要帶感情色彩。語言的感情不僅蘊含在它的內容裏,也躍然於它的表達上。向人祝賀時的語言,同向人致哀或對人勸慰時的語言,內容不一樣是顯而易見的,語調、音感也有區別。傳情的語言,能大大加強語言的效果,而沒有感情的語言,總是不受人喜歡。我們要善於把感情充實到語言中去。
(4)幽默。所謂幽默,是人們善於抓住生活中可笑的或喜劇性的特征並加以表達的一種能力。幽默感是智慧的閃光,才華的風采。語言幽默的人,具有得天獨厚的交往優勢。許多喜劇大師,長得並不出眾,但人們都喜歡他們,因為他們語言幽默,詼諧。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有一天在公園的一條小徑上,與一位曾經猛烈攻擊過他的人邂逅,這位批評家很傲慢地說:“我是從來不給傻瓜讓路的。”歌德卻回答說:“我正好相反。”說完就讓到一邊去了。這就是幽默。我們要學會理解和善於運用幽默,需要從兩方麵加強修養。一是陶冶情懷,提高人格,樂觀生活;二是增長才智,豐富知識,鍛煉機警,雖然遠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幽默大師,但是讓幽默的細胞在自己身上不斷生長,則是可以做到的。
幽默風趣的語言
說話風趣詼諧,幽默睿智,這是很高的藝術。在社會談話中運用這種藝術會收到好的效果。
與別人初次見麵,幽默的談話會贏得對方的好感。當雙方發生矛盾衝突時,幽默的談話會冰釋前嫌。具有幽默感的批評性談話,使人樂意接受。在工作勞累的時候,來點幽默的笑話,使人得到積極的休息。總之,幽默是社交中不可缺少的潤滑劑。
抗日戰爭勝利後,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要從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他的學生糜耕雲設宴為大師餞行。這次宴會邀請了梅蘭芳等社會名流出席。宴會伊始,張大千先生向梅蘭芳敬酒時說:“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蘭芳不解其意,忙含笑問:“此作何解?”大千先生笑著答道:“你是君子——動口,我是小人——動手。”張大千先生的幽默引得賓客為之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