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推銷員的成功之術(2)(2 / 3)

自我推銷的心理效應

(一)首因效應

首應效應是指由於第一印象的作用而對後交往所發生的影響現象。

【實驗】有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被試者分為兩組,同看一張照片。對甲組說,這是一位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組說:這是位著名的科學家。看完後讓被試者根據這個人的外貌來分析其性格特征。結果甲組說:深陷的眼睛藏著險惡,高聳的額頭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決心。乙組說: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維深遂,高聳的額頭說明了科學家探索的意誌。

【結果】這個實驗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勢,會使人在後繼了解中多偏向發掘對方具有美好意義的品質。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勢,則會使人在後繼了解中多偏向於揭露對象令人厭惡的部分。

【應用】既然在人際交往中有這樣一個首因效應在起作用,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它來幫助我們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銷:首先是麵帶微笑,這樣可能獲得熱情、善良、友好、誠摯的印象;其次應使自己顯得整潔,整潔容易留下嚴謹、自愛、有修養的第一印象,盡管這種印象並不準確,可對我們的推銷總是有益處;第三使自己顯得可愛可敬,這一必須由我們的言談、舉止、禮儀等來完成;最後盡量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在對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這種印象會左右對方未來很長時間對您的判斷。第一印象最深刻、也頑固。一旦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是十分不幸的。花一分鍾留下的印象,花一個小時也難糾正。

(二)暈輪效應

認識中,觀察對象時,對象的某個特點、品質特別突出就會掩蓋我們對對象的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了解,被突出的這一點起了類似暈輪明亮周圍有時出現的(朦朧圓圈)的作用,導致觀察失誤。這種錯覺現象,心理學中稱之為“暈輪效應”。

【實驗】有一項試驗:讓人看一張照片,上麵寫著一個人的五種品質:聰明、靈巧、勤奮、堅定、熱情。看後讓人想象一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結果普遍想象成為一個友善的好人。然後把卡片上的“熱情”一詞換成“冷酷”,順序變成:聰明、勤奮、堅定、冷酷、靈巧。訪問大家想象一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結果是人們普遍推翻了原來的結論,變成了一個可怕的壞人。

【結果】這說明“熱情”和“冷酷”這兩個品質產生了掩蓋其他品質的暈輪效應。在認識結交朋友時,孤立地以貌取人,以才取人,以德取人,以某一言行取人,以某一特長取人,都屬暈輪效應,是不正確的知覺。

【應用】暈輪效應一般產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間或者伴隨有嚴重情感傾向的人之間,最能產生暈輪效應的是外表,外表的美麗往往容易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另外,一個人的氣質、性格、能力、才智以及家庭背景、個人修養都會產生暈輪效應。但是無論您是什麼樣的人,一個粗俗的舉止,就會破壞您的全部好印象,而一個美好的舉動則可使您倍增光輝。人與人這間的接觸總是有限的。人們隻能用點滴的了解來全麵地概括您,所以盡量使您首先暴露出來的特質閃光,這樣可以增強暈輪效應,強化您的好印象。

(三)亡斧疑鄰效應

《列於·說詩》中說:一個人斧子丟了,總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了去,當他看到鄰居的兒子時,發現他說話、走路、表情都象偷了斧子的樣子。後來斧子找到了,原來是自己不小心理到了山穀。這時他再去瞧鄰居的兒子,發現他走路、說話、表情一點都不象偷了斧子的樣子。這種帶著主觀印象去觀察。了解、分析事物時產生認知偏差的現象,我們稱之為“亡斧疑鄰”效應。交往中;如果對方對您形成了某些觀念,產生了某種看法,這時對方審視您,亡斧疑鄰效應就會發生作用。這種先入為主的作用,在推銷過程中,表現就更為強烈,這印象會直接影響您對自己的推銷,影響到您對產品的推銷。推銷過程中的先入之見,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麵:一是對產品的先入之見,二是對推銷的先入之見,三是對推銷員的先入之見。這需要您做好全麵的知識、資料的準備,消除對方不利的先入之見。

(四)定型效應

生活中,人們都會不自覺地把人按年齡、性別、外貌、衣著、言談、職業等外部特征歸為各種類型,並認為每一類型的人有共同特點。在交往觀察中,凡對象屬一類,便用這一類人的共同特點去理解他們。在概括偏頗或忽略個體差異時,就會出現認知錯覺。這種錯覺稱之為定型效應。根據定型效應,良好的推銷自己要注意自己扮演的角色,雖然是推銷員,但形象可以是千差萬別。不同的形象就會留給對方不同的印象。如果您推銷化妝品,就要以美容師的形象出現。如果您推銷服裝,就以模特的形象出現……做一個成功的推銷員,必須時時變換自己的角色,以適應不同情景。

推銷員應屏棄的弱點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種“大弱點”。那就是:今天應該立刻行動的事,總是輕易與自己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