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兩種特殊的推銷手段(5)(2 / 3)

(九)網站的更新與改版

經常更新網站內容,並定期進行網站的改版,既有利於網站的發展,也可以始終保持訪問者對於網站的興趣。

這裏,提供您一個簡單的方案來保持網站的“新鮮度”。

在網站的首頁擺放一張更新的列表,並經常滾動更新這張列表,可以使整個網站看起來“充滿活力”。

(十)Intnet無國界

在Internet上,永遠不會缺少潛在的需求,客戶普遍存在於世界的每個地方,所以,對於網站推廣人員的要求是:思維模式的“全球化”。

二、網絡銷售的招數

裁員、合並、倒閉……“.com不景氣”成為近期網絡產業的主旋律。眾所周知,一個產業越是不景氣,銷售壓力就會越大。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環境如此,提升銷售業績的談何容易?對於銷售人員來說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方向,沒結果。但是很多網絡銷售人員,正承受著由於“沒方向、沒結果”而引起的巨大心理壓力。一位銷售人員真實的描述了自己從業幾個月的“苦難”曆程:惶惶惚惚中在網絡廣告行業呆了8個月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麵的招數,是否適合你的企業?

(一)朝三暮四”的e時代詮釋

一個老人養了一群猴子。善良的老人每天早晚要給它們喂四隻桃子。後來,老人想削減桃子的供應量,就與猴兒們比比劃劃的商量:“早上三隻桃,晚上四隻桃”。眾猴群情激憤。老人急忙改口:“早上四隻桃,晚上三隻桃”,眾猴隨即。朝三暮四的故事反映出了老人的談判智慧:在不歪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談判對象的心理,進行“投其所好”的描述。

朱先生負責銷售BuzzCity的E-newsletter(電子郵件)網絡營銷服務項目。據朱先生說,他所接觸到的客戶,要麼是對電子郵件營銷一無所知,要麼就是受網絡大環境的影響,對與網絡沾邊的營銷方式一概報以懷疑,甚至敵對的態度。但由於運用得當,朱先生還是在最近——-網絡業的最低穀時期,抓到了一位客戶A。

朱先生說,他先後接觸了三個管理層人物——董事長(總經理)、市場總監和電子商務經理。這三位在聽到朱先生介紹BuzzCity公司和服務時,共同的反應就是“沒反應”。

“本來我一直說網絡營銷或電子郵件營銷,他們很難(聽)懂。後來就不再把我們的東西說成是網絡方麵的服務了,而是(說成)廣告方麵的服務,完全淡化了網絡的概念。說法改變後,他們的興趣一下子就提升了。於是我就趁熱打鐵,把電子郵件營銷低成本的特性與傳統廣告媒體做了一番比較。我告訴他們:‘在中央台投放廣告的費用可能是500萬,能讓100萬個人知道,平均每個人的成本是5元。在我們的郵件上麵投放廣告可能隻需支付20萬就能讓10萬個人知道並了解,單位成本隻有2元。’”朱先生說。

(二)直麵客戶,直指人心

在與A客戶的磋商的過程中,他明顯的感到A客戶的管理層對“網絡”、“電子郵件”等等時髦概念根本不感興趣。在朱先生描述這些概念時,他們通常會打斷他,並直接了當的問:“你們的服務能給我們帶來什麼?能帶來定單嗎?”

可以判斷營銷收益才是A客戶是否購買BuzzCity服務的根本動力,所以朱先生就加強了對BuzzCity電子郵件營銷服務功能的描述,並取得了明顯效果。

“客戶沒有時間和耐心去聽冗長、乏味和空洞的描述,因而書麵說法不具有實戰價值。”,朱先生說,“所以我的說法是口語化,簡潔、明了、直指人心的。我告訴他們:‘一個月之內,就可以讓數千名未來用戶了解你們。’此言一出,客戶興趣即大增。這正是我預料到的結果。”

(三)普遍撒網,重點培養

但無論如何,“免費試用產品”這一交易條件從商業的角度上看是有失公平的。為什麼心甘情願的吃這種虧?難道是為了爭搶客戶嗎?

對於我的疑問,朱先生這樣回答:“我曾講過,A客戶的管理層未曾聽說過電子郵件營銷。這說明我們是跟A接觸的第一家電子郵件經銷商。甚至可以說是B市的第一家。所以我們“吃虧”,並不是因為要跟別人搶客戶。”

那麼真正的原因何在呢?“原因有兩點。”朱先生說,“(一)既然B市的企業對電子郵件營銷基本一無所知,我們當然要承擔起新市場培育的責任。這就意味著更多的付出和讓步。(二)A客戶是我們的重點客戶,從接觸它開始,我就很誠心的想與它合作。由於A客戶對這個行業不了解,心有疑慮,讓它無風險的“免費試用”,可以使它盡快下定決心,體驗我們的服務並產生良好的口碑效應。”他說:我篩選客戶的標準有兩個,(一)公司有實力。(二)我們的東西能給人家幫助。從各種情況判斷,A都符合我的標準。

首先A很有錢。這一點可以從B市當地網站對A的介紹中看出。A將花900萬港幣請梁家輝、張佰芝做形象代言人,並打算花200萬美元請克林頓做形象大使;其次它對網絡營銷有一定的認識和投入;最後,它在近期內加大了品牌宣傳力度,已經搞了好幾次營銷活動了。我想我們可以幫他達到品牌宣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