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領導幹部必須具有的一種顧全大局的職業素養。隻有具備容人容事的雅量,才能帶領出一個極具戰鬥力和凝聚力的團隊,才能和大家一起披荊斬棘,使企業走上發展快車道。
◎寬宏大量,包容員工的個性◎
一個好的領導者應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涵養的人。所謂有涵養就是要培養自己寬容的個性,在待人處世的過程中能夠保持寬宏大量的胸懷。與之相反,脾氣暴躁,不給人留任何餘地,則是一種缺乏涵養的表現,這是領導者應當避免的。
美國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在他的著作《 關愛人 》一書中說道:“一個能夠從細微處體諒和善待他人的人,一定是一個與人為善的人,必定有很好的人緣關係,這種人緣關係就是他成功的基石。”
事實雖如此,可在職場這個充滿著利益博弈的圈子中,領導想要得償所願地做好管理工作絕非易事。之所以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對自己的領導、同事或者下屬沒有一份寬厚的胸懷。身為領導,往往對自己不太喜歡的人不敢委以重任,即便人家有才有能。退一萬步說,即使要用這人,也會老是挑他毛病。當然,對方在這樣的環境裏要想做好工作是極難的,最後要麼請求調離,要麼辭職走人。
因此,作為領導幹部需要有很大的包容心,一個領導沒有包容心,就會計較這,計較那,也就談不上有任何大局意識。同樣,沒有包容心的領導是很難做好管理工作的。
美國總統林肯就是一個很能包容下屬個性的人。
美國南北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年輕英俊的麥克裏蘭將軍帶著一支小部隊進入西弗吉尼亞,打敗了幾股南軍。其實,這隻是幾場小仗而已,但是麥克裏蘭卻高調地向外發出了幾十份精彩又誇張的快報,向國民宣布他的成果。
牛徑溪之役慘敗後,林肯讓他統領北軍,可是他整天整軍備戰和誇誇其談。林肯再三催促,他總是尋找各種借口拒絕出擊。
安蒂坦戰役之後,李其蒙戰敗,麥克裏蘭的軍隊遠比李其蒙將軍的軍隊多得多,可他就是不肯追擊,結束戰爭。林肯一連幾星期催他追擊李其蒙將軍——寫信催、打電報催、派特使去催。最後麥克裏蘭竟說:“馬兒累了,舌頭疼,它無法行動。”
半島戰役中,馬格魯德將軍用5000兵力輕鬆地阻擋了麥克裏蘭的10萬大軍。麥克裏蘭不往前攻擊,隻是築起城垛工事,一再要求林肯加派人手。
林肯說:“如果我真的派10萬人去增援,他就答應明天開向李其蒙。等明天到了,他又拍電報說他探知敵軍多達40萬人,沒有後援他無法進攻。”
戰爭部長史丹頓說:“麥克裏蘭就是這樣的人,如果他的手裏有100萬士兵的話,他就會發誓說敵軍有200萬,然後坐在泥地上嚷著要300萬人。”
除此之外,麥克裏蘭對林肯還十分無禮。
林肯來看他時,他竟叫林肯在前廳等上半個鍾頭。
有一次,他晚上11點才回到家裏,傭人告訴他林肯已經等候了數小時要見他。
麥克裏蘭從林肯坐著的房間門外走過,不理不睬地直接上樓,再派人對林肯說,他已經上樓睡覺了。這件事被報紙大肆宣傳,華盛頓人人議論不休。
林肯太太淚流滿麵,懇求林肯把“那個隻會空談的專家”給換掉。
但是林肯卻說:“太太,我知道他不對,但是在這種時候,我們不能隻顧著自覺的好惡。隻要麥克裏蘭能為我們打勝仗,我願意替他提鞋子。”
從上麵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為什麼美國人把林肯稱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了。顧全大局是領導應有的職業品格和胸懷,在這一點上林肯是一個典範。
工作中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有些我們喜歡,有些則不喜歡。如果領導幹部僅憑自己的喜惡,就把那些自己看不慣的下屬打入“冷宮,不願意與其交往,這無疑是心胸狹隘的表現,也是對人對事判斷不夠客觀的體現。因為這個世上沒有完人,也極少有真正一無是處的人。如果能換個角度去觀察,我們會發現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民間有句俗語:“百人百姓,千人千麵。”每個人都有著不同於他人的個性習慣,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才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古代聖賢孟子曾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要想做一個為人稱道、功成名就的君子,就要學會善待他人,這是任何想成功的人都必須遵守的規則。尤其是在當今這樣一個充滿合作的時代,要想贏得更多人的合作與幫助,就更需要寬厚待人,與人為善,與下屬及周圍的同事和諧相處。
張小天是一家食品銷售公司的銷售經理,當說起自己如今的成就時,他總說要歸功於他的上級老張。張小天剛進這家公司的時候,隻是個小小的銷售員,在老張手下做事。
老張是個性格謹慎、做事嚴謹的人,對下屬總是板著一副嚴肅的麵孔,對下屬的工作要求也極其嚴格,幾乎到了雞蛋裏挑骨頭的程度。在張小天看來已經做得很到位的工作,但在老張看來也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他被老張訓斥批評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所以,一開始張小天對老張充滿了憤怒和不滿,但在聽別人說完他的奮鬥曆程後,張小天開始佩服起他來。那時的老張也是一名默默無聞的銷售員,剛到這個城市的時候,窮困潦倒,甚至還睡過天橋和公園的石凳,3塊錢就能過一天。後來憑著自己的勤奮和認真,一步一步從銷售員做到了如今經理的職位。
張小天還發現,老張最明顯的做事風格就是認真仔細,絕不容許自己或下屬犯不該犯的錯誤。雖然做銷售經常會有應酬,但他從來不喝酒、不抽煙。奇怪的是,客戶並沒有因這些而反感他,反而對他很信任,和他的關係相處得非常融洽,原因就在於他的認真。
在漸漸了解了老張之後,張小天開始冷靜地反思,盡管他的個性有時候令自己很不舒服,但是老張身上有他值得學習的地方,他要學習老張的認真和嚴謹。自此之後,每當老張再批評張小天時,他都在心裏告訴自己:老張說得對,我要認真,再認真。慢慢地,他習慣了老張的挑剔,並從中受益;他自身的一些缺點也因為老張的影響而發生了改變。
其實老張也明白自己的臭脾氣很不招人待見,沒有多少人能一直容忍,可是張小天不但容忍了下來,還一直努力進步著。慢慢地,老張也對這個心胸寬廣、肯努力的下屬刮目相看,經常委以重任,這才有了張小天今天的成就。
作為一名領導,我們不僅要包容下屬的個性,也要包容上級的個性。我們包容了別人,其實也等於成就了自己。試想,如果張小天看不到老張古怪個性之外的優點,他就不會及時地完善自己的工作,那麼他若想取得現在的成就,恐怕就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影響是相互的,一旦我們用寬容的心態去欣賞別人,那麼對方也會反過來欣賞和接納我們,我們的發展之路也就輕鬆順暢了許多。俗話說,人們的個性有方有圓。你是方,他是圓,雖然不同形,但隻要有一顆寬厚的包容之心,方和圓也能和諧相容。
◎人非聖賢,原諒下屬的過錯和缺點◎
英國有句諺語:“世上沒有不生雜草的花園。”意思是人人皆會犯錯。身為企業的領導幹部,一定要有寬廣的胸襟,寬容地對待下屬。簡言之,就是在心理上接納下屬:接受下屬的優點時,也要接納他的缺點;接受下屬的成績時,也要接納他的錯誤。
《 尚書 》中說:“一個人有包容的雅量,他的德行就偉大。”作為領導一定要有氣度,要寬容,而且你的位置越高,你需要寬容的東西就越多。寬容待人是領導成功的本錢,一個不夠寬容的人,他未來的成就勢必會受到影響。
寬容是領導者容人之過的一種胸襟,是一種具有大局意識的表現。“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下屬的過失與冒犯隨隨便便就大發雷霆、斤斤計較,並施以懲罰批評一頓,隻會打擊下屬工作的積極性,給你的管理工作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還可能影響到整個部門乃至企業的業績。你對下屬犯的錯誤坦然麵對、一笑了之,以寬廣的胸襟原諒他們,並給予其改過的機會,得到的將是他們的真心改過和赤膽忠心。
據史書記載,宋太宗是一位寬容的君主,他曾非常大度地包容了兩位大臣的冒犯。
有一天,殿前都虞侯孔守正和另一位大臣王榮,一起陪宋太宗喝酒。幾巡酒下來,孔守正就喝得酩酊大醉,借著酒意,他和王榮開始爭論起征戰邊關時,誰的功勞最大?兩個人越說越激動,完全不顧及旁人的感受,視宋太宗為隱形人。
一旁的侍臣覺得兩個人的行為有失大體,實在太過分了,就奏請宋太宗將兩人抓起來,送到吏部去治罪。宋太宗笑了笑,說道:“算了,他們也是喝得大醉,無心冒犯我。你找人好好照顧他們,酒席結束後,將他們送回各自的府上。我有些累了,先回寢宮了。”
第二天,孔守正和王榮酒醒之後,從侍臣口中得知了昨天酒後的魯莽行為,兩個人心驚膽戰,一起趕到金鑾殿向皇上請罪。一番懺悔後,他們等待皇上的嚴懲。
但讓他們驚訝的是,宋太宗一臉茫然地說道:“昨天朕也喝醉了,發生過什麼事,朕完全沒有印象。要是沒有別的事情,你們就退下吧。”他們走後,侍臣疑惑地問宋太宗:“皇上,您昨天明明很清醒,為什麼說自己也喝醉了呢?”宋太宗意味深長地說道:“編個喝醉了的理由,對他們的冒犯不加追究,既沒有丟失朝廷的麵子,又能讓兩位大臣警覺自己的言行,能達到懲前毖後的作用也就夠了。”侍臣聽後,連連稱讚:“皇上英明!皇上大度!”
下屬不是衣服,不合適就換、用過就丟。下屬是我們團隊的一部分,斬斷手腳,傷的是自己,非到萬不得已,我們絕對不能放棄任何人。有這種認知,我們才會正確麵對下屬的錯誤,才會珍惜自己的團隊下屬才能踏實地為我們工作。
身為領導幹部,隻有做到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恕人之所不能恕,忘人之所不能忘,才能管人之所不能管,成人之所不能成。當然,每一個領導幹部都希望下屬少犯錯誤,將工作做得完美一些。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希望自己犯錯,尤其是在工作中,任何人都希望做對事,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