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致命的還是漢軍還十分陰險的故意在營裏的外圍輜重車圍裏麵,還架了兩圈鐵絲網。夜暮下,僧格等人一開始並沒有發現。當他們冒著極大的傷亡拚命的攻破了外圍的拒馬和輜重車圍陣,欣喜的感歎終於殺進了漢軍的營地,終於可以痛快的砍殺時,卻發現麵前居然有兩道之前沒有看到的鐵絲網。
而鐵絲網後,是千餘門早對準了他們的火炮,和上萬計的火槍。
巨大的營地,漢軍絲毫不亂。
雖然準噶爾人已經衝散砍潰了葉爾羌軍,甚至砍散了兩翼的和碩特蒙古軍和藏軍,但處於中心營地的漢軍,沒有半點慌亂,他們似乎早料到他們會來,甚至一直在期待他們的到來。
永遠不要用騎兵去衝擊後麵有大量火炮火槍的鐵絲網陣,這是僧格臨死前對著老天最後的悲呼。
兩道鐵絲網,加上千餘門山地榴和三萬支火槍。
僅不到一個時辰,準噶爾軍發起了連綿衝鋒,可很快他們就如潮水般的敗下去,等這些準噶爾人頭腦清醒過來後,才發現,他們已經損失近半人馬。而這個時候,之前被他們擊潰逃跑的葉爾羌人、烏思藏人,居然又從四麵八方包圍了上來,就連曾同是衛拉特聯盟的和碩特部人,也圍了上來。
那個時候,僧格意識到大勢不妙,想要撤退。
可卻已經晚了。
若是他的父親巴圖爾親自指揮這場戰鬥,那麼當他第一次衝擊鐵絲網失敗後,肯定就會立即撤退,但僧格太年輕,以為這兩道薄薄的鐵絲網,隻要他肯多付出點傷亡,一定能衝破。隻要能殺進陣中,那些火炮就無用武之地,那些火槍近距離也拚不過蒙古騎兵。
雪上加霜的是僧格在被包圍後,意識到不妙,終於要下令撤退,可卻被一枚炮彈擊中戰馬,他墜落馬下,腿被壓在了馬下,難以掙脫。然後不等他掙脫出來,就又被一枚在頭頂當空爆炸的榴霰彈給打死了。
準噶爾人很凶悍,他們一直沒有得到僧格的撤退命令,還以為僧格依然要他們衝破漢軍鐵絲網陣,他們繼續發起進攻,等到局勢越來越不妙,終於再等不得僧格的撤退命令而主動撤退時,他們已經沒剩多少人了。
突襲戰變成了突圍戰。
此前被他們殺的四處潰散的葉爾羌兵、烏思藏兵、和碩特兵,此時卻頑強的阻攔著他們。加之後麵的漢軍也主動的衝出了鐵絲網陣,一排排的火槍打過來,每次都有精疲力盡的準噶爾騎兵落後。
戰鬥一直打到天亮。
少數準噶爾騎兵衝出了包圍,但漢軍騎兵隨後緊追,一天一夜追逐戰。
最後一支準噶爾敗兵逃到了鐵門關前二十裏,依然沒有逃離,他們被趕上、包圍,最後被全殲。
僧格以及他手下的五萬人馬,除了極少數逃進沙漠和戈壁裏的敗兵,其餘的都被斬殺或俘虜。
身為這支八萬聯軍司令的青海總兵張煌言向皇帝的報捷信中稟報了戰果,戰後清點出準噶爾叛軍屍體一萬七千多具,俘虜叛軍兩萬三千餘,另外還有大約五千多傷兵俘虜,大部份都被張煌言直接下令讓和碩特和烏思藏及葉爾羌兵給就地處決了。
這些傷兵多數都傷的較重,張煌言沒那麼多大夫和醫藥救治他們,也沒時間把他們留下。他得趕到鐵門關,因此對這些叛軍傷兵俘虜,未請求皇帝,直接就給下令處決了。五千傷兵中,隻有大約千餘傷兵還能跟上隊伍行軍,張煌言留了他們一命。
另外還有大約四千餘準噶爾叛軍,最後逃進了沙漠和戈壁。
對這些叛軍,張煌言留下了一個協五千漢軍負責駐守輪台,一麵是照顧受傷的聯軍傷兵,一麵是負責追剿這些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