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南巡講話(1 / 3)

五月的京畿,漫山遍野山花開遍。

京師東邊的通州,地位向來顯赫,尤其是到了如今,更有一京二衛三通州的說法。整個華北地區,京師第一,天津第二,通州排到了第三,甚至超過了河北省府保定。

通州處於京師東南,也是京杭大運河的北端,京師的東大門。

一府三縣人口破百萬。

西接京師,東接天津,南臨保定,位於永定河和潮白河衝積洪積平原,地勢平坦。境內大小河數十條,運河蜿蜒,勢若遊龍;潮白河碧波千頃,漁歌唱晚。

到了如今,通州不僅僅再是連通京師的天津的中繼站,也不僅僅再依靠轉運。如今通州是京畿重點打造的輕工業基地。

也是改組後的內閣最新提出的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樞密位置。最新的內閣會議上,首輔袁繼鹹首次提出了要發展環渤海經濟圈的說法,這個環渤海經濟圈,指環繞著渤海以及黃海的部份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大片區域,這個環渤海區也是最重要的京畿地帶,北部沿海的黃金海岸。

環渤海地區將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府以及河北、山西、山東、遼寧、漠南部份地區包括在內。

主要是以京津冀為核心,以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兩翼。

在當下南方沿海地區經濟越來越發達的時候,做為大漢政治、軍事中心的北方,當然不能落後。為了發展京畿經濟,最終有了這個五省二府聯合開發的環渤海經濟區。

在內閣提出的這個環渤海經濟開發計劃裏,通州是重要的一環。北京、天津、通州、張家口、唐山、秦皇島、登州、青島、煙台、大連、旅順、營口等諸多城市,都被列為了首批重點開發城市。

每個城市都各有側重,如順天府最東北的遵化,這裏過去就曾經有規模極大的遵化鐵廠。大漢立國後,重點發展煤炭鋼鐵工業,遵化便成為了大漢五大鋼鐵工業基地之一,論規模且還排在漢口、豐州、佛山、鞍山四大鋼鐵鎮之前。

天津重點發展的是造船業與出口貿易和海運,通州發展的則是運輸和紡織等輕工業。各個城市,各有側重。內閣將在政策上給予指導以及扶持。

渤海經濟圈計劃後,內閣還在擬打造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

可以看的出,新組建後的內閣,已經準備放開手大幹一場,全麵加強經濟建設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片大好的時候,通州一個鞋廠出了問題,卻驚動了皇帝。劉鈞甚至還在端午節後,召集了內閣以及直隸和順天府的重要官員,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視察隊伍悄無聲息的降臨到了通州。

短短幾天時間,劉鈞帶著一眾朝廷和地方高官們,視察了通州上百家企業。紡紗廠、織布廠、皮革廠、皮鞋廠、製衣廠、食品加工廠。

通州的官員這幾年還是幹了不少實事的,他們建立了數個嶄新的工業園,把那些相關的企業都安置在了一起,比如鞋服工業園,裏麵不但有製鞋製衣廠,還有相關的製革廠、中底、大底廠、鞋墊廠、鞋帶廠、扣子廠、飾件廠等等,充分的發揮了產業優勢,做成了上下遊的產業鏈條。

官府甚至還組織了許多附近的百姓,扶持他們建立了不少的家庭加工作坊,為生產廠家作代工生產外外加工服務,大大幫助訂單多生意忙的工廠解決了用工不足的一些麻煩。

但視察的過程中,也暴露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比如工廠普通的有壓工人工資的情況,多數都沒有按月發薪,有的甚至半年發一次,一年才發一次,年底還要壓薪水。另一個就是加班時間長,且多數沒加班費。還有工資普遍偏低,工人們在廠裏一天得幹十多個小時,起早摸黑,結果往往平均薪水還不到三元一月。

另外還有一些問題,則是官府沒能給東廠們提供更多服務,比如廠子生意好,訂單多,想要擴張,但資金不足,需要借貸,但銀行方麵融資困難,甚至各種批文等多。官方沒有主動的幫助廠家解決融資的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