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回家省親一周後,劉鈞主動的來到陸府。這一周時間,劉鈞相信足夠陸氏想明白許多事情並冷靜下來。
劉鈞並無意廢後,更無意說要廢長立幼。不過天家無小事,陸氏回家省親一周,宮裏已經有些暗流湧動了,尤其是那些有皇子的後妃們,都不可避免有些著了痕跡。
劉鈞不準備助長這股子妖風,如果他再不表明自己的態度,隻怕會有許多人會更進一步了。
為了給陸氏這個台階下,劉鈞今天駕臨陸府特意擺開了禦駕,弄的很是熱鬧。
劉鈞身著一件柔軟的長絨外袍,顏色是皇家禦用的明黃,還戴了一頂烏紗折上巾。折上巾與普通的烏紗帽類似,但兩支是往上折的,這也是皇帝才有的形製。但他的長袍並非尋常與折上巾配套的盤領窄袖長袍,而是一件對襟窄袖長毛絨外衣。
事實上,大漢的衣冠形製繼承於明,傳承的是漢魏唐宋衣冠製度,不過也並非一成不變。漢族與周邊其它少數部族的融合,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再加上大漢的開放包容,都使得大漢的衣冠製度有了不少自己的特色。
現在大漢的少數部族幾乎都剃發,留著短發,還有那些曾經被發配勞改的罪犯,也都是短發,甚至到現在,大漢的海陸軍將士,也已經全都留了短發,因為在戰場上,如果頭部受傷短發能夠更好的處理傷口,甚至在軍中環境下,短發更容易清潔,防止虱子等。如今光頭的不再隻是和尚,也有可能是勞改犯或者曾經的勞改犯,或者少數部族人,或者大漢的軍人。
連各地的學校,如今都在推廣短發。
劉鈞就曾經公開說過,留不留長發,並不代表對華夏文明的繼承與否,那僅僅隻是一個習慣問題而已。
劉鈞現在雖然還沒有剪短發,但其實他的長發也不是那麼純粹了,他的頭發其實已經比尋常長發短了一大截。
不過劉鈞也不強製要求剃發,愛長愛短任由自己,他僅是提倡而已。
明末時,清軍入關,強迫剃發留辮,結果無數漢人頭可斷發不可斷,確實硬氣,值得稱頌。可到了清末,革命軍要求剪辮剃發,結果一樣有無數百姓哭著喊著不肯剪。
在劉鈞看來,華夏文明的精華並非長發或者高冠博帶,那僅僅隻是外在的形式。那僅僅算是禮儀的部份,而文明絕不僅是禮儀,文明的核心是什麼?劉鈞認為是漢民族幾千年來發展總結出來的普世觀念,是哲學,是曆史等等,而不僅僅是表現在高冠博帶或者留一頭長發。
相反,到了如今,這些反而成為漢文明吸收外來有價值的養分的一種阻力,他代表的是一種保守與排外的意識。
劉鈞也不認同國外的月亮就比自家的圓,但也絕不認同自己一切都好,別人一切都是糟粕的觀念。
事實上,漢文明能發展到今天,也是不斷的在吸引外來文明中的養分成長發展的。
保持開放態度,保持住自己優秀的文化傳承,同時也吸引外來文明中的優秀部份,這才是最可取的態度。
就如現在大漢那些前往歐洲的商船,就有不少朝廷派遣的使者,專門從歐洲尋訪各種工匠、科學家,設想將他們引入大漢。大漢如今官吏的搖籃,京師大學堂裏,就有不少外教,天文、物理、地理、化學、數學等等,甚至美術、音樂等新設的學科裏,就有不少外籍教師。
固步自封,隻會越來越落後,隻有不斷的吸引養分,才能更開放進步。
從馬車上下來時,陸府中門大開,全府上下已經都站在大門外迎接了。
“陛下。”皇後陸氏站在最前麵,身邊是奶媽抱著兩個皇子。陸氏低著頭,臉上明顯還帶著一些脾氣。
劉鈞隻是微微一笑,女人偶爾鬧點小性子,無傷大雅,哪怕是皇後,也肯定會有吃醋生氣使性子的時候,但隻要不是太過份,劉鈞也是能夠接的。一切都有個度,不超過這個度,他能容忍。
但如果屢次三番,挑戰他底限的話,那就會失分,分失的太多,就會上劉鈞的黑名單,最終,就可能被出局。
“皇後這幾天在這裏住的還習慣吧,坤兒和小七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