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三駕馬車(2 / 3)

無數的崗位新增,給許多大漢百姓多了賺錢的機會,而這些收入增加的大漢百姓,消費也自然提高了,轉而又帶動著內需,又刺激著生產加工行業。

朝廷也在這些環節中,征收了一筆又一筆的稅收。

這是一個完美的良性循環。

在如今這種情況下,戰爭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大漢如今的經濟,甚至有一些戰爭經濟的味道了。

戰爭、貿易、建設,這三架馬車,正拉著大漢帝國一路狂奔。

中午,在大前門的那家德國飯店一號店吃了頓麗娜親手做的拿手豬腳。席間,麗娜提出準備再開幾家新店。

“外東城就要開始興建了,順天府已經啟動了好幾個建造項目,目前,順天府已經辦了好幾場拍賣會,好幾塊地已經被拍賣出去了,現在幾個建築商都爭相啟動項目,其中順發工程公司的那個商業街項目已經開始招商了,我覺得那地段不錯,想要買個商鋪開家新店。”

今年十月的時候,劉鈞還在日本,順天府尹劉鍵又搞了一次隆重的天下比武大會。這個比武大會其實就是劉鈞跟劉鍵提過的運動會的模式,搞了許多個比賽項目,先是各省的選拔賽,選出全省各項目的優秀者,然後以省為代表團,最終彙集京師,參加天下比武。

賽馬、跑步、擊劍、遊泳、標槍、鐵餅、鉛球、摔跤等等,一共有一百多個項目。每個項目都設立了一二三名,設立金銀銅牌,還有相應的獎金。同時各省代表團還一起競爭總獎牌和總金牌榜。

身為皇帝的兄弟,劉鍵償過搞這種盛會帶來的經濟甜頭後,把這次比武大會辦的很成功。吸引了無數的商家和百姓入京,甚至還帶動了一把京師的博采業。

持續半個月時間的比武大會,引得百姓喝彩連連,也大大促進了京師的商業,直接間接的收入,讓順天府大賺了一筆。

手裏有了錢,劉鍵也就越發的不甘寂寞了。

劉鈞一回來,他就上奏報呈了一個項目。劉鍵打算重啟北京外城修建計劃,他打算先修建東外城,項目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一年時間,三年後把東外城修建完畢。

對於劉鍵的這個計劃,劉鈞一開始並不太支持。

因為劉鈞並不覺得城市人越多越好,京師現在已經超過百萬人口,確實已經有些飽和,但最好的解決辦法並不是繼續修建外城,劉鈞認為好的辦法應當是在北京周邊修築一批衛星城。

衛星城是後世英國人最早提出的一種概念,指的是在一些大都市外圍,建立既有就業崗位,又有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設施的城鎮,是在大城市的交警或其以外的外郊地區,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業而新建或擴建的具要相對獨立性的城鎮。

這種圍繞中心城市像氣象衛星一樣的城鎮,因此叫衛星城。

在後世,百萬人口的城市,也就一些地級市的規模,那些大都市,都已經是超過千萬人口的超級人口大城。

不過在這個時代,一百萬人口的城市,是相當恐怖的,十七世紀中期的全球,也沒有幾個。在英荷等國,有個兩三萬人口就已經是城市了,有十萬人口,都是大城市了。

過多的人口,帶來的壓力是極其大的。

曆史上,明末京師大疫,造成了十幾二十萬人口死亡。

人口過多,不但對衛生醫療等壓力大,同時教育就業壓力也大,甚至物資的供給也一樣壓力極大,還有交通等情況。

早前,朝廷從京師遷走了大量的貧困者,在通州、昌平等地建立了許多工坊,將這些貧民遷往這些京畿地方,朝廷對那些棚戶區進行了改造,京師的人口壓力得到了些緩解。

但隨後這兩年,京師人口又多了起來。大量的官吏以及他們的家眷,還有京師新設立的許多學校,大量的學生。

此外,京師的商業的繁榮,也讓這裏的商人以及工人大增。

劉鈞也計劃在京師百裏範圍內,興建一批衛星城鎮,每個鎮四五萬人口,如果建十個鎮,就能容納五十萬人口。

這些衛星城建立,則是為了把京師的各類工坊,都遷到衛星城中,工坊的工人和他們的家庭,也都遷到衛星城裏,甚至,還將把京師的那些學校,也遷到京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