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犯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1 / 3)

袁繼鹹站在沙盤前,看著如今已經插上了大漢帝國龍旗的朝鮮和日本。“半年滅了日本,朝鮮又並入帝國,簡直令人不敢相信。老臣初接到朝鮮並入帝國消息的時候,還以為是個玩笑呢。”

“這事情看似有些神奇,但若是細細思量,卻並不為奇,隻能說這是水到渠成而已。”吞日本,並朝鮮,這也是大漢帝國開國以來,最成功也最神奇的一次開疆,

吞並兩國,大漢帝國增加了近五千萬人口,朝鮮和日本為大漢新增加的疆域麵積,相當於十六個台灣島。

大致相當於大漢帝國的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四省之和。

論新開拓的疆域,朝鮮和日本兩地加起來,也不如帝國新開拓的關外之地,更別說還有塞上四省、漠北諸省和西南諸省了,而且還有一個更廣闊的西波爾省。

但那些地方雖大,卻沒幾個人,全靠朝廷移民過去,沒個幾十年,都能真正發展的起來。可朝鮮和日本不同,那是已經很發達的農耕地區,光是這五千萬人口,就是一筆巨大的寶貴資源。

這兩地的歸並,論起重要性,可絲毫不比關外差,而論起經濟人口耕地等,則更是將邊疆諸省拋到十萬八千裏之後了。

有這五千萬人口,大漢就將安上發動機。

“朝廷上下原本還以為征服日本需要五年甚至更久,至於朝鮮,根本沒有人想過帝國會吞並他們。”

“相信肯定有不少人對於合並朝鮮有非議吧?”劉鈞嗬嗬一笑。

“確實是有,不少人都認為沒有必要合並朝鮮,而且認為這樣做不夠仁義。很多人認為朝鮮向來為中原之藩屬,忠心耿耿,朝廷合並朝鮮,做的不夠地道。”

“仁義?地道?”劉鈞搖搖頭,“也許吧,但天予不取,必反受其咎。如今大好的機會,朝廷可以合並朝鮮,這對於大漢來說,將是極為至關重要的,受益千秋。朕又為何要顧忌著那些虛名,而錯失這樣的機會呢?別以為朝鮮是我們的藩屬,就真把他們當成自己人了。”

劉鈞吞並朝鮮的行為,確實有些恃強淩弱的意思。但站在國家的角度,這種行為卻是正確的。不關乎什麼正不正義,而是利益使然。不要以為朝鮮就是無害的,若兩國間實力相差較大,朝鮮自然不敢有什麼想法,但若中原衰弱,誰能保證呢。

“不過如今看來,他們確實是過於操心了,朝鮮上下對合並之事,還是很支持的。”袁繼鹹也覺得皇帝有些過於盛氣淩人,滅日本吞朝鮮,這一套下來,不算仁義,但對於大漢來說,確實是得益千年。

但最讓朝廷上下意外的還是朝鮮人的態度,大漢雖然用了合並一詞,但吞並就是吞並,可此事居然如此順利,少數站出來反對的朝鮮人,迅速的被鎮壓下去了,然後大漢和朝鮮樂嗬嗬的就完成了合並。

簡直不敢思議啊。

“想當年,日本人也想侵占朝鮮,侵國之兵出動,前後曆時數年大戰,死傷無數,結果卻最終還是铩羽而歸。”袁繼鹹感歎道,“當年日本人謀劃許久,初入朝鮮,如入無人之境,幾乎是席卷之勢,可朝鮮國王和朝廷卻寧願流亡大明,也不肯投降。朝鮮百姓,更有許多自發的義勇起來抵抗,誓言不降。”

“那怎麼能是一個樣?日本當年是侵略,他們是強盜,攻進日本,燒殺搶掠,無所不為。但大漢不同,不說大漢一直就是朝鮮的宗主國,而且萬曆之時援朝抗日,對日本有再造之恩。此後朕率兵入朝,也解其被女真奴役之苦。”

劉鈞說到這些的時候,確實是有些得意的。

當年劉鈞入朝,支持親漢派廢了前國王李倧,一手扶持了李珖為王。當時就已經對那朝鮮清洗過了一次,此後的朝鮮上下,就已經基本上都是親漢派了。加之此後三年,大漢在朝鮮設租界,派駐軍,互相貿易,大漢在朝鮮是合作,讓朝鮮上下都獲利不少。

在這種影響下,大漢在朝鮮的名聲很好,這為合並提供了極好的環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