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東北大運河(1 / 3)

龍漢二年九月中旬,錢有德又一次來到營口。

錢有德經營著一家油行,每年從各地收購油茶子、大豆、菜籽等榨油,然後出售,這是家傳的買賣,經營多年。這些年,遼東的大豆成了錢有德油行的重要大豆油貨源地。不過當初持續的遼東戰事,讓他們家油坊的大豆來源一度中斷,這也大大影響了他們家的油行,差點因此關張。

好在前年錢有德在銀行的貸款申請得到批準,得到了一筆利息並不算高的救命銀子。自得到那筆貸款後,他們家的油坊漸漸起死回生,特別是當漢軍在遼南地區站穩腳步之後,他家每年又能從遼東收到數量不少的大豆。

而從今年開始,女真人徹底的退出了遼東,大量的移民進入遼東。遼東大量種植大豆,遼東產的大豆向來優質,今年大豆收獲之前,錢有德就又從銀行借貸了大批銀元,有了充足的收購資金後,錢有德親自趕到遼東,與豆農提前簽訂好定購合同。

現在大豆豐收,各地的大豆已經收獲入倉,錢有德也急著把大豆趁冬季到來之前將豆子運回山東。

今年大豆收獲之後,錢有德已經連續往返遼東和山東兩次了,運回了大批的大豆。

船隻進入了遼河的入河口營口。

雖然今年已經在此進出數次,但錢有德看著這座帆檣林立的商港,依然忍不住驚歎連連。三年前,這裏還是女真占領著,後來楚軍登陸遼東,一度攻破蓋州和營口等地城鎮,將城中百姓盡皆遷往金州旅順,使得這裏成為一片廢墟。

但在一年多前漢軍重新占領了這裏之後,開始穩固此地,並在此經營。

當漢軍收複遼沈,女真人徹底退出遼東之後,營口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原來的廢墟上,這裏一天一個樣。

特別是當朝廷將營口設為對外國商人開放的商港開埠後,營口更是飛速發展。借著朝廷大舉移民關外的熱潮,營口憑借著自己的區位優勢,利用遼河航行入海口的商港的獨特性,經濟迅速的崛起。

朝廷移民關外,關外數省,湧入無數的百姓,各種運輸需求也不斷加大。遼河做為關外的一條大河,特別是其入海河的優勢,迅速的被朝廷定位於移民開發關外的重要水運通道。經過疏通之後,本就擁有極強通航能力的遼河,更是新興了許多船運碼頭,從遼河入海口的營口,一直向北到達三江口鎮。

形成了六百多裏的黃金水道,聯通著營口、田莊台、遼中、新民、法庫門、鐵嶺、開原、昌圖等眾多河港。還把河流附近的蓋州、海城、鞍山、遼陽、沈陽、廣寧、撫順、四平等城也連結起來。

遼河的兩大支流太子河和渾河也各有兩百多裏的通航河段,其它的小支流也還能通行稍小一些的船隻,這張發達的水係網,使得遼東的水運十分便捷,交通網得以建立。

而就在今年,朝廷又設立了溝通遼河與鬆花江的工程,這個工程把遼河與鬆花江南源之間的易屯河延長河道,疏通河流,使的易屯河把一東一西的遼河與鬆花江連結起來。

易屯河本就是鬆花江的大支流,自身水流充沛,河水麵寬廣,平時可載三丈五尺的大船。

經過一年的開挖,易屯河的南端河道延長拓寬變深,船隻可以從鬆花江直達易屯縣碼頭。

而遼河也從航運的北端昌圖通江口碼頭段,向東北延長,拓寬疏浚挖深了東遼河的一段,使得大船能再上行一百多裏,遼河的黃金水道達到了八百多裏。

最終,兩條水道之間僅相距不過三十餘裏,兩段延長的運河水深丈餘,可以行駛大船。

朝廷在兩河之間的這段陸路,修建了寬闊的大馬路,還專門在馬路一側修了往返兩條運河碼頭的馬車軌道,加強運力。

而疏浚後的易屯河從易屯縣碼頭向東北流經三百五十裏後與另一條鬆花江大支流飲馬河彙合,繼續向北流四十裏,最終彙入了西流鬆花江。

易屯河彙入西流鬆花江再向北流二百多裏,便彙合了鬆花江的北源嫩江,然後往東近兩千裏彙入黑龍江。

而北源的嫩江,也能從兩源彙合處一直往上通航到嫩江縣,有著一千餘裏的航運水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