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大軍過境(2 / 3)

可誰也想不到,這些新開墾的地,他們那麼粗放式的管理,結果到成熟時,結果卻非常喜人。

已經開始收獲的土豆,按標準的二百四十步一畝計算,畝產量都達到了五百斤以上。當一顆顆圓滾滾的土豆被挖出來,很快裝滿一個個筐子的時候,大家都驚呆了。

五百多斤一畝啊。

他們以前在老家山區裏種麥子,一畝都不過一百多斤產量,就算種土豆,產量高些,可三五百斤算厲害的了,聽說在山東的平原上田裏,土豆畝產能達到千斤。可那是上好的田,種水稻都能產三四百斤。

他們本以為,一畝土豆能收個百來斤,就非常滿意了。畢竟他們種了五千多畝呢,可結果卻讓大家驚喜。畝產平均達到五百斤以上,今年他們的土豆大豐收,現在大家開始愁的是事先沒有料到這麼豐產,沒有提前準備好足夠的倉庫,這麼多土豆,要怎麼存儲。

而且,土豆也不像水稻和大豆等一樣好儲存,他含水量很高。

魏山的父親卻不嫌多,他看著那些土豆一邊高興,一邊卻又總惦記著這裏不能種兩季。

好在土豆豐收的麻煩很快得到了解決,縣裏似乎早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當土豆開始收獲時,縣裏來人,告訴大家縣裏會敞開收購土豆。縣裏糧站新建了土豆加工廠,他們把土豆收購過去後,能將土豆加工成澱粉、粉條甚至薯片、薯幹等。

縣裏給出的收購價格還不錯,大家的擔憂很快盡去,又興奮起來。僅這批土豆收獲後,賣給縣糧站就能得到不少錢,這筆進帳,能把今年縣裏貸給他們的種子錢、牲畜錢等還掉。

剛移民來的第一年,就有這樣的大豐收,以及豐收後的好收入,大家都十分滿足。況且,另外的那些玉米、大豆、水稻也能有個大豐收。

屯裏的大會上,大家甚至都已經同意,等這批糧食賣掉後,就要去再多買一批耕牛挽馬過來,還要多買一些農具,要加大開墾力度。

新移民按政策都有三年的合作互助時期,三年後將正式分田。現在多開墾一些田地,到時大家也就能多分一些田地。

這裏開荒比起老家沂蒙山裏可輕鬆的多,這裏的地都是成片的平原,沒有山,也沒有到處都是的石頭和樹木,這裏最多的就是草。

離河遠些的地方都是高高的草叢,靠河的則是些草甸子和濕地沼澤。

大家墾荒的時候,都是先放火,先劃一大片地方,在四周先砍出一條隔火帶,然後放火燒草。草燒完後,便用牛和馬挽著鐵犁翻地,因為有牛和馬可用,加之縣裏提供的犁具比他們以前用的先進的多,犁的深,還不費力。

犁過後,便再用另一種犁具把翻過來的土耙碎耙散,婦女老人和小孩子則提著筐跟在後麵,把草根抖掉土用筐裝著運走。

幾遍下來後,地就平整了,曬一曬,再來一遍,就已經能種植了。他們之前的開墾都是這樣,縣裏拔下的借貸款,然後他們找縣裏的買牛租馬買農具,一片片連片的新地就這樣開墾出來了。

半年多時間,平均每戶墾了三十多畝,相當於每月每戶新增墾田五畝。

這在老家時是不敢想象的,那個時候他們開荒,那是在滿是石頭和樹木的山腳下,一刀刀的砍樹,然後一鋤鋤的挖樹根,還要盤石頭,最後一鋤鋤的把地整平。

就是這樣的山地,都沒的多少可墾,許多人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墾出三分開荒地來。

但在這裏,他們有健壯的牛和馬,有先進的鐵犁鐵耙,有好鍬和好鏟好鋤頭,還有那些很好開墾的黑土地。

大家都打算再買點牛馬和鐵農具,離下雪還有段時間,忙完秋收,還可以搶著開墾出一些地來。有了牛馬和新農具,他們就能開墾更多的地,明年春,就能種更多的土豆玉米。

大家都期待,等到三年後,屯裏每戶都能分上個二三百畝地,現在多墾點田,攢點錢,到時分了地,就有在自己的地上建自己的房子。

現在大家還是住在屯堡裏麵,是集中居住,每天去遠的地方開荒時,還得坐馬車過去。以後大家分了地,肯定不會再這樣集中居住一起,而是會分成更小的村落。那時大家就得自建房子,現在多墾點荒多種點莊稼,趁著現在糧食價格還不錯,得抓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