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讓豪格打前鋒(1 / 3)

古北口。

燕北大戰已經結束,但戰後清理工作還剛開始。燕北一戰,漢軍官兵隻傷亡三千餘,不過清軍卻前後死了三萬餘,其中也包括豪格和吳祖兩部的兵馬。最後降軍和俘虜超過了十萬之數。

基本上沒有漏網之魚。

繳獲也不少,最大的繳獲還是戰馬。不論是清軍還是遼軍,都擁有大量的戰馬,駑馬,其次是各種刀槍箭矢,相比起戰馬的受重視,這些武器鎧甲倒不怎麼受重視。劉鈞打算運回去後,裝備給各地的鄉軍,算是民兵裝備了。

“繳獲的金銀合計值銀元近百萬,糧草少量,戰馬、駑馬等各種馬騾超過十萬匹。”

“還居然有這麼多金銀?”劉鈞聽著報告,倒有些小小意外。

傅山在一邊道,“畢竟十幾萬人馬呢,每個人身上積少成多的,也不少了。尤其是那些遼軍,之前出兵的時候,可是把大半身家都帶身上了。”

“陛下,這些降兵降將和俘虜,要怎麼處理?”

百來萬銀元,對於如今的劉鈞來說,真算不了什麼。這次朝廷為了打這場燕北戰役,調動了不下五十個師,最後出動都達到三十個師,直接參戰的都有十個師。戰死者都不下三千之眾,這些兵馬調動,錢糧消耗都是一個極大的數字。

更別說戰後的撫恤和賞賜了。

打仗就是打錢,尤其是到了如今這個層麵。

倒是這些馬匹,算是一個不錯的收獲,漢軍現在長於海軍和炮兵,陸軍也都是以步兵為主,騎兵隻是個輔助兵種,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還是楚軍缺馬。現在不是以前,兩三萬人,就算建個五六千人的騎兵部隊,有個一萬匹馬也就夠了。

劉鈞稱帝之後,已經準備在全國擴建至三十六鎮左右的兵馬,哪怕其中有些鎮會是些缺編鎮,架子鎮,但需要的馬匹依然是個大數字。戰馬需及很多,駑馬也需要很多。

就算是地方上的恢複生產,不管是用於運輸還是耕作,馬匹都是項極寶貴的資源。好在大漢不會是宋朝,不會缺少馬匹來源。

劉鈞沉吟。

“朕金口玉言,說話算話。朕赦免吳三桂與祖大壽等歸降遼軍將士,一律既往不咎。按先前所承諾的,吳三桂和祖大壽等將領皆卸甲歸鄉。至於遼軍士兵,眼下還有六萬人,嗯,全都遷往台灣、海南以及我們在朝鮮和日本的租界安置吧,他們以前在遼西的田產房屋,統統沒入官中,至於關內的財產存款等給予保留。將他們安置到台灣等地後,這些士兵及其家人,按成年男子每丁五十畝荒地,成年女子每人三十畝地,十二歲以上到成年的兒女則給予每人十畝荒地,任他們開墾。新開墾荒地三年不起征田稅。”

張國維有些驚訝的道,“所有遼軍降兵都遷往海外?那豈不成了充軍?”

“當然不是充軍,充軍是要受管事且沒自由的,是犯人。而他們隻是移民,在到新地方,不會受半點岐視。不過我們安置遷移的時候,一定得注意把他們盡量打散,過去的同鄉、同伍不能分到一起。”

劉鈞解釋著道。

張國維提議,為何不幹脆就近安置到遼西,甚至安置到燕北或者漠南也好啊。這樣一來,更方便,也節省了許多人力物力等等。畢竟燕北、漠南、遼西三省,雖然或新設或收複,但如今還多是些偏僻之地,人口極少,且多是些塞外胡人。

要想建立統治,必須得漢人居主位才行。

傅山卻支持劉鈞的移民計劃。

“張尚書莫忘記了,這些遼兵許多人世代居住遼西,跟那些遼將,早形成了遼西將門軍閥,若是還讓他們留在遼西或者就近遷到燕北漠南,那麼這些人很快就會通過錯綜複雜的關係,又聯合起來的。眼下看來,是方便了不少,可長遠來看,這卻是一個深深的隱患。把他們遷到海外去,現在麻煩一點,但卻是一勞永逸。”

直隸總督劉允升這個時候也提出了一條建議。

“也不能太讓那些降兵降將輕鬆了。沒收這些人在關外的田地房產之餘,可以保留他們在關內的財產,但有個前提,他們必須先把龍漢元年以前五年內積欠全部繳清。不管是積欠多少,五年內的田稅丁銀等等,欠多少就得補繳多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