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危險的小皇帝(2 / 2)

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征購地方上鄉紳商人們的存糧,在地方上建立起糧倉,以工代賑,組織百姓恢複生產。

在河南西部地區,如今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清理出了大量被傾占的軍屯田畝,並清理出了許多地主隱瞞的田地,大批的糧食從地主家裏征購出來,再借給百姓,組織他們恢複生產,戰後重建家園,一切井井有條,已經有九個縣由楚軍軍官暫時代理。

從河南傳回的報告表明,雖然這些地方的官紳們很是不滿這種整頓,但地方的百姓卻是非常擁護的。大批的逃難的百姓開始回流,雖然還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但官府借給他們糧食,組織他們合作耕種,維修水利,還給他們減免了過去的借貸租子,鄉裏也沒有了盜匪,一切都在好轉。

劉鈞拿出另一張紙,上麵寫著一組數據。

據初步的大致統計,大明現在各地的耕地約有十一億畝,其中官田大約兩億餘畝,另民田近八億畝。

兩億餘畝官田中,又分為官田民佃,以及軍屯田。另皇莊大約五百餘萬畝,藩王莊田大約兩千餘萬畝。不過因為遼東遼西現在大部份地區都處於實際暫時棄守狀態,因此有很多軍屯損失,再加上曆年被傾占的大量軍屯,實際上現在帳麵上軍屯數量還不到八千萬,這還是經過幾輪清理之後的數字。

要想把兩億餘畝軍屯全清理出來,道路還很漫長。

但就算是暫時隻有這八千萬畝軍屯,也是相當不錯的。因為這些原來是軍屯,現在全改為了民屯,這些地依然是屯田,不同於民田。民田的稅很低,一畝大約是稅三升,而民屯,實際上是田地國有,屯戶佃種。

南北方畝產雖有不同,但平均下來,也能達到畝產一石二左右,就算按三成五收租,一年起碼也有四鬥二升,八千萬畝那就有三千三百六十萬石。

如果能夠把這八千萬石的屯租全收齊,一年的屯租糧就超過了朝廷曆年的所有民田的田租。事實上,朝廷百餘年來,軍屯的子粒糧說是供軍,實際上衛所軍又打不了仗,因此這些軍屯完全浪費了。

曆史上,南宋末年,用兵不斷,財政緊張,賈似道推出公田製,按官員品級限製擁有田畝數量,超出的部份,由官府出錢買回部份。他主導朝廷最後回購了一千萬畝官田,然後給百姓佃種,一年收取屯租多達五六百萬石之多。

實際上,賈似道的官田佃租達到五成甚至六成之多,遠比劉鈞似的佃租高。若是劉鈞把屯田的佃租也畝加到五六鬥,那這八千萬畝屯田,甚至能達到四千多萬石糧。

而屯田其實還是小頭。

大明有起碼八億畝民田,這是萬曆時清量出的田畝數字,劉鈞估計還會有些隱瞞。但就算按這八億畝算,按每畝稅糧三升三合五,那也是兩千六百八十萬石。另外還有官田民佃的一億來畝,這些官田的稅要高些,是畝稅五升三合五,加起來又是五百三十五萬石。

如果能把這些糧都征收到,那麼軍田一年四千萬石、官田一年五百三十五萬石、民田一年兩千六百八十五萬石,三者相加,就是七千二百二十萬石。

而如今朝廷一年田賦不過兩千六百萬不到,還每年都要欠繳大批。

七千二百二十萬石糧,若朝廷以後真的能征到這麼多糧,這些糧食折銀,朝廷的財政完全能夠富餘了。

不管商業再怎麼發達,在這個時代,土地都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土地關係到糧食,而民以食為天。

這個時代,糧食一直是極為寶貴的物資。若是官府每年能征收到足夠的糧食,還能有許多糧食富餘儲存,那麼朝廷就握有最珍貴的物資,既可以用來打仗平亂,還能用來賑災濟民。

從某個角度來說,控製到了土地,就掌握了糧食,有了糧食,才能控製整個天下局勢。

劉鈞雖然有渠道從海外調運糧食,但那隻能是少量。過去有百裏不販薪,千裏不販糧的老語,就是因為糧食運輸艱難,運價很高。如果隻是調運部份糧食到天津北京,那沒問題。可如果是要調大批糧食到河南、陝西甚至四川等地,那代價是極其高昂的。

最好的辦法,還是在兩京以及長江黃河等重要的水陸碼頭,建立大型糧食倉儲基地,這樣一來,就能全局統籌,使得糧食成為穩定天下局勢最有力的籌碼。

八千萬畝軍屯,將成為劉鈞第一個要爭奪掌握的目標。

至於宗藩們掌握的兩千餘萬畝王莊,暫時先放過一邊,回頭再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