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棄遼(3 / 3)

“到那時,我們完全可以守著我們的防線不出,就能把清軍耗死。等再過個把月,海上的冰都化了,那個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在遼東發起反攻。就如前年那次一樣,當清軍殺入遼西之時,我們從遼東北上,直搗他們的老巢。清軍如果回防,我們可以半路攔截,也可以再撤兵,到時清軍隻能疲於奔命。”

劉宗周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反賊有十五萬人馬,我們的防線真的能擋住他們嗎?”

“當然能。”劉鈞堅定的道。“而且若是擋不住他們,那我們更應當收縮防禦,而不是千裏救援錦州,跟賊軍在遼西交戰。當然,我可以在這裏很鄭重的向大家承諾,別說十五萬反軍,就是再來十五萬,我們的防線也能擋的住。”

說了這麼多,反正劉鈞就是一個意思,沒興趣出兵遼西。

其實剛才那番話,劉鈞也隻是隨口說說,比如什麼自遼東出兵北上直搗敵巢之類,不過是安慰皇帝和諸大臣的。事實上,劉鈞的計劃裏,根本就沒打算要在三年之內跟清軍全麵開戰的意思。

打仗,尤其是滅國之戰,不是那樣輕易開打的。

劉鈞現在也沒興趣費盡全力的去打一場滅清之戰,那會消耗他太多的精力。清軍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劉鈞計劃還是先用其它手段來削弱清軍。

就如現在,讓清軍主動的來進攻,這遠比費盡心力的跑去遼東討伐更合算。

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打仗得有目的。這跟作生意一樣,得計算好了才動手。按劉鈞的計劃,清軍遭受了那場大敗後,後續的可怕影響力還沒真正展現出來呢。根本不用馬上急著跑去遼東攻打,隻要給予後清足夠的壓力,繼續封鎖他們的經濟,再分化原來清軍征服的那些蒙古和女真部落,再偶爾襲擾一下,派間諜搞點破壞什麼的。

這樣堅持個三五年,滿清自己就會全麵崩潰,到時人口不足,糧食不足等等各種問題爆發出來,說白了,打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

滿清原來全靠各種搶劫,搶人口搶錢搶糧食,來維持他們的擴張,維持他們的軍隊戰鬥力。而當他們再搶不到東西,自己還損失無數的人口和地盤,損失了那些附屬部落的進貢、稅賦和兵員勞力等,他們還能堅持多久?

想想曆史上隋唐征高句麗,高句麗還不如滿清呢。而隋朝全盛時期是多麼強大,可強攻硬打,結果就是兩敗俱傷,隋朝還比高句麗先亡了。唐朝繼續強打,結果李世民這麼厲害的人物,依然铩羽而歸。

最終唐高宗換了戰略,縮小出兵的規模,同時搞多線作戰,還聯合了新羅一起用兵。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後,高句麗終於撐不住先崩潰了,最後被一舉滅國了。

這就類似於後世的朝鮮,本就一個撮爾小國,結果還把全部國力用來搞國防備戰,搞先軍政策,結果固然小小國家擁有幾百萬軍隊,可時間一久,國內其它的各個體係就崩潰了。

你強壯男人都去當兵,物資都用來生產軍備,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不崩潰才有問題。

以前大明腐朽,軍隊不堪,擋不住清軍的進攻,無法抵禦他們的入關劫掠,因此這種坐觀成敗的策略自然是行不通的。

但是現在,以楚軍的戰鬥力,不主動出擊,而是防守,那清軍再怎麼打也是占不到便宜的。打仗,隻會越打越虧。

劉鈞不需要忍多久,有個三年,到時再出手,就能一擊致命。

不過,最終吳甡還是不同意左良玉率部撤出錦州,但他勉強同意暫不調集兵馬去增援錦州。

“先讓左良玉堅守錦州。”

劉宗周表態支持吳甡。對這個結果,劉鈞隻是笑笑。要麼戰要麼守,這種既已經同意不增援錦州了,又不撤回左良玉,算什麼?這不是在坑左良玉嘛。

“皇兄,還請你來總督各鎮防禦兵馬!”朱慈烺最終還是覺得隻有劉鈞更值得相信。

劉鈞看了眼吳甡和劉宗周,兩人點點頭。

“欽差朱慈燁督師直隸、關外兩軍區各鎮兵馬,全權負責討逆平叛戰事,直隸、山西、遼東、遼西四省及諸鎮督撫總兵等大小文武官員,悉聽節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