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語言表達技巧決定成敗(4)(3 / 3)

①性別差異。對男性需要采取較強有力的勸說語言,對女性則可以溫和一些。

②年齡差異。對年輕人應采取煽動的語言;對中年人應講明利害,讓他們斟酌;對老年人應以商量的口吻,盡量表示尊重的態度。

③地域差異。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也應有差別。如:對北方人,可采用粗獷的態度;對南方人,則應細膩一些。

④職業差異。要運用與對方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關聯較緊密的語言與之交談,對方對你的信任感就會大大增強。

⑤性格差異。若對方性格豪爽,便可單刀直人;若對方性格遲緩,則要“慢工出細活”;若對方生性多疑,切忌處處表白,應不動聲色,使其疑惑自消等等。

⑥文化程度差異。一般來說,對文化程度低的人采用的方法應簡單明確,多使用一些具體數字和例子;對文化程度高的人,則可采用抽象說理的方法。

⑦興趣愛好差異。凡是有興趣愛好的人,當你談起有關他的愛好這方麵的事情來,對方都會興味盎然,同時對你無形中也會產生好感,為你跑成關係打下良好的基礎。

(4)看對方的具體情況說話

推銷時,談話的語言要視對方的修養而選擇,做到能雅俗共賞,各類人都聽得進去。推銷時,還有一條是不能犯忌的,如果犯了你所要找的關係的大忌,恐怕該跑成的關係也會中途夭折。對性格外向、愛好交際的人,在辦公室與他們談話,一般不會有什麼副作用,而對性格內向、膽小怕事、敏感多心的人則容易產生副作用。此時,就應當換個環境,在室外、院子裏隨便談心,才容易達到說服的目的。推銷時,如果隻一味地談自己的事,並不停地說“請你幫忙,請你幫忙”這類的話,會讓人感到萬分的厭惡和不耐煩。假若你想把自己所要辦的事向對方說明,就應該擺出願意聽取對方講話的姿態來,有傾聽別人言談的誠意,別人也才會願意聽你講話。談話的話題應該視對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話題,若不能符合對方的需要,就無法引起對方的興趣,最好是想辦法引起彼此共同的話題來,才能聊得投機,然後再設法慢慢地把話題引進自己所要談論的範圍裏。一個善於辦事的人,一定很注重禮貌,用詞考究,不致說出不合時宜的話,因為他知道不得體的言辭往往會傷害別人,即使事後想再彌補也來不及了。相反地,如果你的舉止很沉穩,態度很溫和,言詞中肯動聽,雙方自然就能談得投機,推銷自然也就容易成功。所以為了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必須言語和善,講話前先斟酌思量,不要想到什麼說什麼,這樣易引起別人皺眉頭,自己還不知道為什麼。那些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時要多培養一下自己深思慎言的作風,切不可像隨時吐痰似的不看周圍是何處就脫口而出,那樣會影響到自身的形象。推銷員處於情緒低潮時,希望別人能寄予關懷,伸出援助之手,但千萬記住,不要把過度沮喪的情緒帶到別人的麵前。推銷時,如果總是一副哭喪臉,會使人感到晦氣。既然生活中的人有各種各樣的類型,我們在推銷時肯定能碰到,對不同類型的人說不同的話,才能達到最好的推銷效果。

(5)看對方的層次說話

埋頭做事者常常是事業心很強或對某事很感興趣的人,一旦開始做事,便全身心投入,不願再見他人。這種人往往惜時如金,愛時如命,鐵麵無情。要敲開這種人的門,取得推銷的成功,首先不要怕碰釘子,還要有足夠的耐心,並且要善於區分不同情況,或硬纏或軟磨,直到達到目的。再比如,一個文化層次較高的人到鄉下或基層找普通農民或工人推銷,就不應該裝腔作勢、滿嘴文縐縐地高談闊論,也不能以“文”交心,以詩會友,而應該放下架子,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話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顯得平易近人,與對方沒有文化距離和心理距離。對方有了這樣的感受,推銷起來才不至於產生障礙。

要讓你的語言更有說服力

在你陳述自己的意見時,語氣非常客氣和誠懇,絕對不能用脅迫性的語氣,更不能狂妄自大,應該多給別人陳述意見的機會。你的感覺一定會告訴你可以收到什麼樣的效果。

你自己的意見推銷給客戶,也就是讓客戶接受自己意見的方法。富蘭克林這樣說明:“為了說服客戶,你必須先客氣地把自己的意見說給客戶聽,然後搔搔頭或是聳聳肩地向客戶說:‘我是這樣認為,不過我也可能有錯。’如此一來,客戶就會接受你的意見,甚至還會說服你,讓你相信你自己並沒有錯。但是,如果你用一副‘我絕對沒有錯’的語氣對客戶說,想要迫使客戶信服,那麼你不僅不能讓客戶信服,還可能讓客戶成為你的敵人。”

最能夠漂亮地演出“先聽別人的意見,再陳述自己意見”的技巧的人,是寫作名劇《凱撒》的莎士比亞。

布魯特斯在元老院說明刺殺凱撒的那一段話相當精彩,也把我們所提及的這個說話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