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大人,既然是兵點將,安之再鬥膽想請電報學堂,醫學堂,還有博文書院的學員們,都來點一點安之這個將。..”
既然李鴻章丁汝昌讓何長纓接招,他倒不介意再提出一個的建議。
在近現代戰爭之中,戰地醫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戰場基礎配備。
這是對戰士生命的基本保障和尊重,也能使士兵們沒有後顧之憂,不怕流血負傷的奮勇殺敵。
而電報則是一種能站在製高點的信息戰,在千變萬化的戰場運動戰中,可以始終牢牢的握緊自己五指所有的兵力,用狼群戰術將敵方的孤立軍隊進行逐一蠶食。
這在大軍團的協同作戰,還有海麵艦隊間遠距離視距的聯合指揮,就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此時無線電通信的奠基人,二十歲的意大利人馬可尼,現在還在家中做著用無線電波打響十米外的電鈴的實驗,可是十年之內,無線電通信將會成為世界主流的通信方式。
何長纓雖然也不太懂得無線電報機的具體做法,可是高中的時候他也是一個物理尖子生,對無線報的基本元件和原理,還是多少有一些了解的。
有時候技術的質變飛躍,往往隻是隔著一層薄薄的窗戶紙,捅破了這層紙,後麵就會是一個全新的地。
所以他絲毫不介意和馬可尼,特拉斯,在將來爭奪一下無線電通信的專利權。
要知道這不但是一個硬邦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且之後在世界範圍內巨大的專利費,就能夠給予何長纓帶來巨額的財富。
至於博文書院的這幾十位學子,在課堂上同時接受中西文化教育,初看似乎個個文縐縐的手無縛雞之力,然而他們卻是何長纓設想的,構築未來新軍重要的一環。
現在何長纓在將要組建的學員兵裏麵,整體文化知識都比較高,所有的學堂都有洋教習授課,甚至都開設了外語課程,這些博文書院的學生似乎就顯得沒有什麼用處。
然而何長纓假如想徹底的打垮東洋人,還要阻止來自北方的沙俄帝國的東侵,讓我中華不受外辱。
將來他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軍隊,在那個時候,麵對絕大多數都是目不識丁的泥腿子新兵,這些博文書院的學生們巨大的重要作用,就會慢慢的顯現出來。
一個沒有靈魂,沒有信仰的軍隊,一個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鬥的部隊,是完全沒有任何凝聚力的。
就是一群稍有壓力,隨時都會炸營逃跑潰退投降的一團散沙。
在軍隊裏麵,也不會形成任何真正的忠誠。
明朝的將領為什麼要認這麼多的幹兒子,養這麼多的家丁,就是為了在打攻堅戰啃硬骨頭的時候,指望著這些‘自己人’能真正的舍得賣命。
北洋6軍不過是區區十餘萬淮軍,為什麼分出了‘銘軍’‘盛軍’‘慶軍’‘武毅軍’‘仁字軍’大大十幾個山頭?
其一是朝廷為了分化淮軍的力量,讓他們產生內耗,而不能動搖大清的國本。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士兵和軍官目光狹窄,沒有形成真正的軍魂,士兵眼睛裏隻有什長棚長,而什長棚長的眼裏隻有哨官哨長。
這樣層層推進,一個總兵假如指揮過十個營頭的軍力,不用外敵來打,軍營裏麵各種的營苟內耗紛爭,就能把這支隊伍攪散。
在甲午戰爭之中,東洋的一個擴編師團,人數接近三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