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在競爭中獲得生存(1)(3 / 3)

愛默生在他的散義《自己靠自己》一文中說:“在天才的每一項創作和發明之中,我們都看到了我們過去摒棄的想法;這些想法再呈現在我們麵前的時候,就顯得相當的偉大。”

且讓我們記住,我們明大所要接觸的人,就像許多普通人那樣具有人性的弱點,因此,且讓我們使用豪斯的技巧學會與人合作吧。

在商業上,利用這種技巧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位遊客計劃到新布侖茲維克去釣魚及劃獨木舟。於是寫信給觀光局,向他們索取資料。很快他就收到了各個露營區及鄉道所寄來的無數信件、小冊子以及宣傳單。他被弄得頭昏腦脹無所適從,不知道選哪一個好。有家營區的主人做了一件很聰明的事。他把他曾經服務過的幾個紐約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寄給這位遊客,並請這位遊客打電話給他們,讓他自己去發現這家營區究竟有什麼好條件。

這位遊客很驚訝地發現,名單上竟有所認識的一個人。他打電話給認識的人,詢問這個人的看泫,然後他立刻打電報把他抵達的日期通知那家營區。

其他人想向這位遊客強迫推銷,但另外一個人卻讓他把自己推銷出去。於是他勝利了。

所以,如果你想順利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就一定要學會與人融洽合作。

不能打敗對手,就和他們結合

怎樣與競爭對手相處,是許多試圖成大事者麵臨的一個頭痛問題,也許這種角逐的習慣會給你提供一個良策:請與對頭“手牽手”!

喜歡尋求別人幫助是人們的普遍心理。若是有人在你排隊時插隊排在你前麵,或占了你的位子,或對你不公平時,你就可以代表隊伍中的每個人說話:“我們一直都在等輪到我們,沒有人認為你應該插進來!”轉過身來看別人,希望他們幫助你來反對這個入侵者,讓他走開。許多入侵者沒有想過會碰到這樣的事,他們以為沒有人會對他們的侵犯有意見。

沒有一個人不曾被占過便宜,也沒有人在應該維護自己的權利和權威時,不曾放棄過,這都因為害怕會當眾吵起來,或被反對。

其實,侵犯者跟你一樣害怕會吵起來,而且他的計劃得依賴你的妥協才能成大事。如果你采取行動維護自己的權利,並聯合能幫助你的人,他就會張惶失措,分寸大亂。

因此不要完全依賴別人幫你解決問題,你必須自己獨立去完成。這不是說人們不會幫你的忙,他們會幫,但是並非永遠。永遠依賴別人,從來不試著獨立……你就永遠不會自由。

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動力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欲望”。請對方幫你一個忙,不但能使他自覺重要,也能使你贏得友誼與合作。

本傑明·富蘭克林就運用這項原則,把一個刻薄的敵人變成了他一輩子的朋友。當時,富蘭克林還是個年輕人,他把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一家小印刷廠裏。他又想辦法使自己獲選為費城州議會的文書辦事員。這樣一來,他就可以獲得為議會印文件的工作。那樣町以獲利很多,因此他當然不願意失去文書辦事員的職務。可是出現了一項不利的情形。議會中最有錢又最能十的議員之一,卻非常不喜歡富蘭克林。他不但不喜歡富蘭克林,還公開斥罵他。

這種情形非常的危險,因此,富蘭克林決心使對方喜歡他。

但是,怎樣做呢?這是一個難題。給他的敵人一點點小惠?不可以,那樣會引起他的疑心,甚至輕視。

富蘭克林太聰明了,不會弄出那樣的窘境。於是,他采取了一個相反的辦法,他去請求敵人來幫他一個小忙。

富蘭克林向他的敵人借10塊錢?不是!他所請求的,令對方覺得非常的高興——這個請求觸動了他的虛榮心,使他覺得獲得了尊重。這項請求,很巧妙地表示出富蘭克林對對方的知識和成就的仰慕。

下麵就是富蘭克林自己的敘述:

“聽說他的圖書室裏藏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書,我就給他寫一封便箋,表示我極欲一睹為快,請求他把那本書借給我幾天,好讓我仔細地閱讀一遍。

“他馬上叫人把那本書送來了。過了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我把那本書還給他,還附上一封信,強烈地表示我的謝意。

“於是,下次當我們在議會裏相遇的時候,他居然跟我打招呼(他以前從來就沒有那樣做過),並且極為有禮。自那以後,他隨時樂意幫忙,於是我們變成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為止。”

富蘭克林所運用的心理辦法,也就是請求別人幫你忙的心理辦法,時至今日仍然十分有效。

記住,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看重,都願意盡一切的努力去得到。但沒有人會喜歡違心之論和阿諛奉承之詞。

在經過幾十年的爭鬥後,美國最大的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和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組織了一個聯合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通用”的雷蒙德工廠合作生產汽車。兩個競爭角逐的“冤家對頭”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