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優勝劣汰是競爭的鐵律,所以,在殘酷的競爭中,必然要有失敗者的誕生。就像體育比賽一樣,如果在正常的比賽時間內還無法決定誰是贏家,就要進行加時賽,直到勝利者出現為止。並且現代競爭的發展方向也越來越向著綜合競爭力的較量方向演進。國家與國家之間強調的是包含科技、人口、資源和體製在內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競爭也開始向包含容貌、智慧、個性等多方麵的方向發展。君不見現在的選美嗎?已經不如過去那樣隻看容貌定勝負了,還要有智力檢測與知識問答,光有一隻空皮囊,沒有任何實際內涵也可以成名成家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社會要求越來越全麵的人,現代競爭機製造就越來越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也正是由於現代競爭的這樣一個特點,決定了無論怎樣優秀的人都有機會領教別人的厲害。因為,要想在所有方麵都勝人一籌,在現代社會是越來越不可能了,要想在競爭中取勝,你隻有在較好的綜合素質之中突出自己的強項,如果強項不強,沒有一個相對於對手的製高點,你就很難獲得勝利。
對手強大會讓你有更多機會領教失敗與挫折的殘酷,但其實也是在從另外一個角度教你去爭取進步。在體育比賽中,如果是水平懸殊的兩個對手進行對抗,這場比賽肯定清淡無味;如果是頂尖高手之間的過招,它注定會有白熱化的精彩。所以,競爭對手越是強大,越是會給你學習的機會。沒有競爭就不會有改進,就不會有提高,最終這個世界也就不會有發展。所以,盡管就個人的感受來說,誰都不願與強大的人競爭與對抗,但其實呢?你會在精彩中獲得進步與提高!還記得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嗎?實力強大的中國跳水隊在最初的兩場比賽中接連失利,金牌旁落,國內的觀眾無不深為惱火與惋惜。可賽後運動員自己對失敗原因的分析會讓你冷靜下來,她們笑著徐徐地說道:“我們輸得心服口服,今天這個結果不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比賽好,我們已經發揮出了我們的正常訓練水平,主要是對手表現得太好了。”所以說,笑迎競爭對手的勝利,你會知道自己輸在了哪裏,如果敗北之後隻顧去傷心哭泣,你就無法在下次重新扳回。
4.個人自身條件也會導致失敗
個人生理上的缺陷、疾病以及容貌、身材等方麵也可能對達到目標帶來阻撓,所以說,個人生理條件的限製也構成挫折產生的一個原因。一些人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原因,造成了身體上難以補救的缺陷。這類挫折,也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帶來影響。某些不太嚴重的缺陷,像魯迅筆下的阿Q頭上的“癩瘡疤”,或是有禿頂、口吃的毛病,由於老是怕別人知道,怕別人笑話,因而總想遮掩、隱藏,久而久之,就會使某些心理和行為習慣固定下來,如羞於交往,沉默寡言,心理負擔沉重,過於敏感,乃至像阿Q一樣,不僅忌諱人家說“禿”,甚至連說“光”或“亮”等字也會懷疑是在取笑自己。而一些比較嚴重的身心缺陷,則可能使某些人自暴自棄,喪失自信心和生活的勇氣,表現出悲觀失望,或是怨天尤人的情緒。例如,高度近視者不能擔任飛行員或其他需要良好視力的工作;色盲者難以從事醫療或美術工作;一個智力缺陷者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或文學家;一個身材過於矮小的人想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無論他們怎樣努力,其成功的可能性較一般人都小得多。在這種情形下,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環境和認識自己是很重要的。
以上都是失敗的理由,但即便如此也並非注定要失敗。失敗者具有自毀性。他們年複一年地不斷地使用同一的行為模式,擔心自己年紀太大了,時間太遲了,難以改變了。成功者相信,不管自己受的教育熏陶多麼不利,童年多麼不幸,他們都可以積極地影響自己的生活道路,學會取得成功的新本領。失敗者把自己或別人的徒勞無益的生活模式和招致失敗的行為方法歸咎於外部的原因。他們不懂得使他們處於困境和失敗地位的,正是他們自己。成功者卻懂得破壞自己得到生活快樂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他們不怨天尤人,而是努力學習可使自己獲取成功的新技能,摒棄自己童年時期習慣了的、陳舊的、自我毀滅的行為模式。
遭受挫折與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麵的,由單一的原因導致的失敗是不存在的。在以上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在這裏給出一些自測題,希望你能從中再找出一些自身問題的根源,以便進一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