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花草樹木,枯榮無常,生命如流星般短暫,歲月如刀劍般無情。風霜雨雪天經地義,喜怒哀樂人之常情。自己道路自己走,自己日子自己過,自己的生命還要自己來珍重。每一個生命都不一樣,都是一個奇跡。每一天也都不同,都是一個開始。生命不能選擇,生命的方式可以選擇。毫無疑義,選擇淡泊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走出不平衡的誤區
麵對相差懸殊的世界,人們多少會產生一些不平衡的心理。人與人之間存在差別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看待這個差距。如果耿耿於懷,甚至心生嫉妒,容易使人走向極端。事實證明,許多犯罪動因,都是由於不平衡心理造成的。因此,學會掌握心理平衡,是做人處世的重要一課。同在藍天下,人的境遇和生存狀態大不相同,於是不平衡的心理便產生了。長期處於心理不平衡狀態的人,既有害自己的身體,也扭曲自己的心理,直至使人的思想和行為發生致命性的質變。心理不平衡的人,自始至終處於一種極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憤之中。他們憤憤不平、牢騷滿腹、怨天怨地、嫉妒、猜忌,以至不思進取,心不在焉,發展到了最後,便鋌而走險,企圖以非法的舉措來實現他們心目中的“平衡”,其結果必然玩火燒身,走上了危險的境地。
在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不平衡”就是看到別人發了財、升了官,比自己闊氣、威風,從而產生不平衡心理。對那些靠自己的努力而率先致富的人,人們會投以讚許和羨慕的目光,並試圖向他們學習。而發大財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仍會處於一般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又有許多人的內心世界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震蕩,發生不同的反應。如果他們借此機會學習人家的長處,然後奮起直追,迎頭趕上,這種不平衡心理未嚐不是有益的。但有人卻不這樣。某人賺了錢,某人升了官,某人買了車,某人蓋了別墅……便觸發聯想:“我本來比他們強,可我卻不如他們風光體麵!”如此一對比,不平衡心理油然而生;而這種心理不平衡又驅使著他們去追求一種新的平衡。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他們不擇手段,毫無廉恥,喪失道義,膨脹自私貪欲之心,讓身心處於一種失控的狀態中,從而使自己的人生陷入一種難以回旋的失敗之中。
塞爾是一家大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他幹勁十足、表現優秀,又有素質,本來應該具有美好的前程。但當他看到老板的親戚沒有他優秀,卻職位比他高、薪水比他多時,感到非常的不平衡。尤其是在他們趾高氣揚地批評塞爾時,塞爾更是憤怒之極。
塞爾想:自己的能力比他們都強,工作比他們辛苦,忙來忙去,幫他們把公司發展起來了,還要受他們的氣。塞爾越想越覺得不公平,思想上的警惕閘門在不平衡心理的驅動下傾斜了。他開始搜集公司的資料與商業秘密,然後高價賣給公司的競爭對手。公司發現自己的商業秘密被泄露後,很快就報了警。警察查出是塞爾所為後,塞爾的雙手被戴上了沉重的手銬……
在生活中,女孩看到別人比自己漂亮、能嫁個好丈夫;男孩看到同伴找了個不錯的女朋友;大人看到他人的子女上了重點大學;學生看到同學的父母比自己的父母能耐大,等等,也會產生不平衡心理。這些存在於普通人心中的不平衡,有時也會使人的心理發生扭曲,從而走向極端。
珍妮的要好朋友是一個大美女,找了份不錯的工作,接著交了個英俊的男朋友,有錢又疼她。珍妮長得也很出色,卻找了個相貌平平的男朋友,心裏便產生了異樣。她發誓一定要趕上那位要好朋友。於是便主動和現任男友分了手,千方百計在外麵物色英俊的男朋友。雖然費盡了周折,但結果卻一次又一次令她失望。原因不是外麵缺少英俊的小夥子,而是他們要麼有了女朋友,要麼看不上她。珍妮一不做二不休,又試圖從別的女孩手中搶男朋友,誰知又接連碰了幾次壁:要麼被騙失身,要麼被情敵痛罵羞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品性不端”的壞女孩。失望的她,一蹶不振,心情沮喪,最後臥軌自盡。
不平衡心理,是人生的大敵。怎樣才能從這種不平衡的心理誤區中突圍出來呢?以下幾點值得考慮;
1.學會比較
常言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意思是說,雖然我比某某人差點,但比另外的某某又強多了,這些人比我更可憐呢。這種比較雖然有點阿Q嫌疑,卻會獲得心理平衡。
因為不平衡心理本身也是“比較”的結果,隻是比較方式不當,隻比上,不比下,隻選擇比自己好的“參照係”。十全十美的事情,在生活中並不多見,實際上大多數人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意,因為這就是生活。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會為此而煞費苦心,以致走上不歸路。隻要我們多想一想那些普通人,我們的心理又何嚐會有這樣多的焦灼、急躁與失落,甚至是憤憤不平呢?麵對著眾多普通人,我們的心靈必然會多一份平靜豁達,甚至多一份愧疚。如果我們這樣想,還有什麼不平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