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一路向北(1 / 2)

“你為啥這麼餓啊?”王寶玉問火丫,這個瘦弱的丫頭,飯量似乎比自己更大。

“你怎知下人的苦,你和先生等人,一日三餐,我等下人一日兩餐,常年吃粗飯,不見油水,逢年節才能吃頓飽飯,也無非碗中多幾塊肉而已。”火丫苦著臉道。

唉!王寶玉歎了口氣,終於知道火丫為何這麼能吃了,常年吃不飽,身體虧空的厲害,難怪長得這麼瘦弱。

“我今日聽諸葛先生說,他跟劉表有親戚,這是怎麼回事兒?”王寶玉打聽。

“這裏人人皆知,劉表的夫人跟諸葛夫人的母親,是親姐妹。”火丫解釋道。

搞了半天,原來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居然跟劉表是連襟,這就是說,諸葛亮還要喊劉表姨夫才對,這關係確實不遠。

“正因此關係,黃家才有了隆中這份家業,幾百畝良田,租給附近農夫耕種,倒也衣食無憂。”火丫繼續說道。

哈哈,黃月英是個包租婆,同時,王寶玉也清楚,在三國這種亂世,有此產業,已經非常難得可貴。

“諸葛亮同誌是不是很窮啊?”

“同誌?是什麼意思?”火丫一愣,沒聽懂。

“就是先生的意思。”

“諸葛先生兄弟三人,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叔父生活,後輾轉來到荊州,被黃老先生一眼看中,上門提親,先生欣然應允,我隨著先生才來到了此地。”火丫倒也了解的非常清楚,說起這茬,火丫還有點慶幸的意思,覺得自己命好,跟著諸葛亮找了個好人家。

照此看來,諸葛亮相當於現代的倒插門,也就是入贅,怪不得一幅怕媳婦的樣子。至於諸葛亮的弟弟,王寶玉倒也記得,應該名叫諸葛均,隻是從未見過。

“先生的弟弟現在何處?”王寶玉問道。

“那是遊手好閑之人,不知去何方會友,也不知何時回。”火丫明顯對諸葛均很不屑。

哦!王寶玉應了一聲,又問:“火丫,我到底借了你多少銀兩啊?”

“三兩!”火丫猶豫道。

“我隱約記得好像是二兩吧?”王寶玉忽悠道。

火丫小臉一紅,隨即改口說道:“許是我記錯了,就是二兩。”

“呸!當我是傻子,騙我是吧!你十年也未必賺得一兩,我怎麼可能借你那麼多銀子。”王寶玉沉下臉來。

“你不還便罷,為何損我?”火丫卻堅持道。

“我都問過夫人了,平常都沒你的錢,你能有幾百銖就算不錯,哪來的銀子!”王寶玉有些生氣。

“是我平日省吃儉用,變賣廢棄之物換來的,你怎麼反悔呢?”火丫有些著急了,嗓門也大了不少。

王寶玉仔細盯著火丫的眼神,不像是撒謊的樣子,也許以前的王寶玉真借過火丫的錢,但絕對不會有二兩!

“那你說說,我借你錢幹什麼了?”

“買藥治病,你說你治好了病,將來納我為妾,讓我每日三餐吃飽。所以,我這才拿出所有積蓄給了你的。”火丫又紅了臉,低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