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迷信十分泛濫,諸葛亮上下打量著王寶玉,不敢置信的又問:“到底有何不妥之處?”
“難道先生沒有發現我和之前的不同之處?”王寶玉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道。
“眼神好似比以往清澈,再就是忘記諸多事情。”
“嗯,我以前的記憶都被洗去,腦海中卻被灌輸了三卷天書的內容。”王寶玉唾沫星子亂飛,越扯越沒邊。
“哦?哪三卷天書。”
“第一卷,風水堪輿,第二卷,識人斷相,第三卷,觀星占卜。”王寶玉道。
“什麼?這是術士之道,千古難遇,快給師父都記下來。”諸葛亮一時間忘記了分辨話中的真偽,激動的遞過來一支毛筆。
“這些東西都在我的腦子裏,字不成句,語不成行,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王寶玉賣關子道。
諸葛亮一陣遺憾,忽然就冷下臉來,拍桌子道:“寶玉,你不會是在哄騙於我吧?”
“句句實情!”王寶玉堅持道。
“那你且觀我麵相,我此後會怎樣?”
“您官拜丞相。”
“亂講,如今大漢的丞相是曹操。此言如若傳出去,我等都將死無葬身之地。”諸葛亮驚恐道。
“怕什麼,漢朝氣數已盡,將來必定三分天下,先生您是未來蜀國的丞相。”王寶玉肯定的說道。
“蜀國?三分天下?如何分啊?”諸葛亮來了興趣。
“曹操、孫權和劉備,曹操在北,孫權在江東,劉備入駐西蜀。”王寶玉道。
諸葛亮一陣搖頭不止,擺手道:“此言謬矣,劉備僅靠同宗之誼,寄身新野小縣,無地無兵,危如累卵,怎能成就帝業?”諸葛亮擺手道。
“曹操曾經跟劉備煮酒論英雄,尚且把劉備排在他的前麵,劉備必成大事。”王寶玉道。
“你意在讓我依附劉備?”諸葛亮倒也聽出了些話中之意。
“正是!”
按理說,王寶玉作為伴讀書童,盡管有著王連兒子的高級身份,但對於一個爹不知在何處的沒落貴族,他的話根本就不足信。
但諸葛亮卻多少有些信了,原因也非常簡單,原來那個陪伴在他身邊的王寶玉,溜溜達達,不學無術,如今的王寶玉侃侃而談,神采奕奕,還知道煮酒論英雄的事兒,對天下大事兒也頗有見地,顯然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王寶玉,他揣測,說不準王寶玉真得到了九天玄女的天書。
“你且出去,容我仔細思量再議。”諸葛亮道。
離開了諸葛亮的處所,王寶玉先是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屋,將剩餘的大饅頭和牛肉藏好,這才又去找黃月英,打聽了兩個仆人,才得知黃月英正在離中間住所不遠的一處繡房之中。
去繡房幹嘛?難道說黃月英還擅長女紅?當王寶玉推開這處不起眼的小屋,眼前的景象讓他震驚非常,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