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閱讀,他開始對政治感興趣,他研究公共問題,坐在輪椅上發表演說!他開始了解人們,而人們也開始認識他。他坐在輪椅上,還當上了佐治亞州州務卿。
我在紐約市教授成人教育課程時,發現很多人都有一個很大的遺憾,是沒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他們似乎認為未進大學是一種缺陷。而我認識的許多成功的人士都沒上過大學,因此我知道這一點並沒有這麼重要。我常給這些學員講一個失學者的故事:
他的童年非常貧困。父親去世後,靠父親的朋友幫忙才得以安葬。他的母親必須在一家製傘工廠一天工作10小時,再帶些零工回來做,做到晚上11點鍾。
他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有一次他參加教會的戲劇表演,覺得表演非常有趣,於是就開始訓練自己公眾演說的能力。後來他也因此進入了政界。30歲時,他已當選為紐約州議員。不過對接受這樣的重大責任,他其實還沒有準備妥當。事實上,他親口告訴我,他還搞不清楚州議員應該做些什麼。他開始研讀冗長複雜的法案,這些法案對他來說,就跟天書一樣。他被選為森林委員會的一員,可是因為他從來不了解森林,所以他非常擔心。他又被選人銀行委員會,可是他連銀行賬戶也沒有,因此他十分茫然。他告訴我,如果不是恥於向母親承認自己的挫折感,他可能早就辭職不幹了。絕望中,他決定一天研讀16小時,把自己無知的酸檸檬,作成知識的甜檸檬汁。因為這種努力,他由一位地方政治人物提升為全國性的政治人物,他的表現如此傑出,連《紐約時報》都尊稱他是“紐約市最可敬愛的市民”。
這位傳奇人物就是阿爾·史密斯。
在阿爾開始自我教育後的十年,他成為紐約州政府的活字典。他曾連任四屆紐約州長——當時還沒有人擁有這樣的紀錄。1928年,他當選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及哈佛大學在內的六所著名大學,都曾頒授榮譽學位給這位年少失學的人。
阿爾親口告訴我,如果不是他一天勤讀16小時,把他的缺失彌補過來,他絕對不可能有今天的。
尼采曾給超人下過這樣一個定義:“在必要情況之下不僅要忍受一切,而且還要喜愛這一切。”
對成功者研究越深,我就越深刻地感覺到,他們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一開始總有一些障礙阻礙他們,而這又促使他們加倍地努力,於是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說的:“缺陷往往對我們的人生有意外的幫助。”
不錯,也許密爾頓就是因為雙目失明,才寫出了更好的詩篇;而貝多芬因為兩耳失聰,才作出了更好的曲子;海倫·凱勒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也許就是因為她聽不見也看不見。
如果柴可夫斯基沒有沉浸在苦海之中——悲劇性的婚姻幾乎使他瀕臨自殺的邊緣——他也許永遠也寫不出那首不朽的《悲愴交響曲》。
如果陀斯妥也夫斯基和托爾斯泰沒有經曆充滿波折的生活,也許他們永遠無法寫出如此不朽的作品。
“如果沒有身患殘疾,”那位改變生命科學基本概念的人這樣寫道,“我永遠無法完成如此之多的工作。”達爾文坦白承認殘疾對自己有著意想不到的幫助。
就在達爾文在英國出生的同一天,在肯塔基州森林裏的一個小木屋裏,另一個孩子也降臨人世,人生缺陷也對他大有裨益。他的名字叫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他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也許他永遠不可能從內心深處發出在蓋茨堡發表的不朽演說,也不可能在第二次競選演說中說出那句如詩般的名言——美國總統曾經說過的最美最高貴的話:“不要對任何人懷有惡意,而應該滿懷愛戴……”
哈瑞·愛默生·福斯狄克在《洞察一切》一書中曾說過:“斯堪的那維亞半島有一句名言可以用來鼓勵自己——北風造就了維爾京人。為什麼人們都認為具有某種安全感,無須麵對任何困難,舒適與清閑,就能夠使人變得快樂嗎?我的看法正好相反,顧影自憐的人永遠是可憐的,即使舒舒服服躺在大席夢思上也不例外。從曆史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性格和幸福往往受各種不同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再說一遍:北風造就了維爾京人。”
如果我們無比喪氣,覺得自己根本無法將檸檬做成檸檬水,那麼請試一試以下兩點理由,它將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隻賺不賠。
第一條理由:我們可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