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正確對待憂慮(3)(2 / 3)

猜一猜這首詩是誰寫的:這個人很快樂,也隻有他才能快樂;因為他將今天稱為自己的一天。他在今天感到安全,並說:“不管明天多麼糟糕,我已經過了今天。”

這些話看上去頗具現代意味,不過,它們是古羅馬詩人何瑞斯的作品,創作時間是耶穌誕生的39年前。

我覺得,人類最可悲的事情是,所有的人都拖拖拉拉,不肯積極投入生活,他們向往天邊奇妙的玫瑰園,但從不欣賞今天開放在窗口的玫瑰花。我們怎麼會變成這種傻子呢?可憐的傻子!

史蒂芬·裏高克寫道:“我們生命中的每個曆程多麼奇特,小孩子總說等我長大以後,可是,長大後又怎麼樣呢?大孩子常說等我成人以後,結果,等他長大成人,他又說等我結婚以後,結了婚又如何呢?他們的想法變成了等我退休以後,不過退休之後,當他回頭看看自己經曆的一切,似乎覺得吹過了一陣冷風,因為他在不知不覺中錯過了所有,而這些,全部一去不複返了。我們總是無法盡快明白:生命就是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就是現在。”

愛德華·伊文斯先生曾經住在底特律城,現在已經去世。他在明白生命就是生活中的每時每刻之前,幾乎憂慮成疾,差點自殺。

愛德華的家庭非常貧苦,一開始,他以賣報為生,接下來的工作是雜貨店店員,但家裏有7口人靠他吃飯,他隻好換了一份工作——助理圖書管理員,盡管工資少得可憐,他也不敢輕易辭職。就這樣過了8年,他終於鼓起勇氣,籌足50美元,開創自己的事業。想不到時來運轉,一年後淨賺了兩萬美元。但遺憾的是,沒多久,他存錢的銀行倒閉了,他的全部財產化為烏有,還欠下16000美元的債務。

他說:“我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整天食不甘味,夜不能眠。我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一天我走路時,突然昏倒,從此隻能躺在床上,身上的肉都腐爛了,以至於躺著都覺得痛苦不堪。醫生說,我大約隻有兩個星期可活了。這個消息讓我大為震驚,沒辦法,隻好寫下遺囑,準備等死。到了這種地步,任何擔心都是多餘的了,於是我放鬆下來,休息了幾個星期。盡管依然睡不好——每天睡眠不到兩小時,但精神十分安穩,那些令我疲倦的憂慮慢慢消失,胃口也好起來。又過了幾個星期,我甚至能拄著拐杖走路了。一個半月後,我重新找到一份推銷擋板的工作。雖然以前的年薪高達兩萬美元,但現在這份每周30美元的工作讓我很高興,對過去不再後悔,對將來也不害怕,我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目前的推銷工作上。”

抱著這種思想,愛德華·伊文斯的事業迅速發展。沒過幾年,他成為伊文斯工業公司的董事長,從那以後,他公司的股票長期雄霸紐約市場。當你抵達格陵蘭時,飛機一般都會降落在伊文斯機場——人們為了紀念他,特意用他的名字而命名。如果他始終沒學會“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絕不可能如此成功。

你或許還記得,白雪公主的故事中有一句話:“這裏的規矩是,昨天可以吃果醬,明天也可以吃果醬,但今天不準吃果醬。”

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也是這樣,為了昨天和明天的果醬發愁,卻不肯將今天的果醬厚厚地塗滿現在的麵包。

法國偉大的哲學家蒙田,也犯過類似的錯誤,他說:“我的生活中充滿了可怕的不幸,但這些不幸大部分從未發生。”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但丁說:“好好想一想,這一天永遠不會回來了。生命的速度飛快得令人難以置信,它匆匆溜走,因此,隻有今天才是最值得珍視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