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厄運降臨時,是選擇“從此沉淪”,還是選擇“從頭開始”,就在一念之間。隻有堅定信念,才能驅除厄運的陰霾,重新收獲輝煌。
第一次往往是青澀的,第二次才會顯示出成熟。也許,偶爾遭受點厄運,你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更加輝煌。
不論在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你都要記住:厄運與幸運往往是交替出現的。當幸運來臨時,固然要把握它,利用它,而當事情開始向壞的方麵轉化時,或者,當所謂厄運當頭時,就要當機立斷,將厄運的影響降低到最小,並努力擺脫它所帶來的陰影,讓生命開始新的征程。思考,勇氣,再加上努力地行動,厄運就會對你無可奈何,而幸運就會光顧於你。
厄運是調動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潛力的動員令。每個人在自我生命的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種潛力和智慧。這種潛力和智慧,隻有在被諷刺、被嘲笑、被欺淩、被誣陷、被圍困的時候,才能最充分地爆發出來,才能最機敏地表現出來。我國的屈原、左丘明、孫子、司馬遷等等,不僅“沉屙無礙著雄文”,而且是“命運不濟文章興,坎坷化作民族魂”。
人生路上,我們要正確對待逆境,樂觀地麵對生活給我們的考驗,相信厄運之後就會見幸運。
把貧窮當動力利於成功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利用它。把貧窮當動力,當作資本,更有利於我們成功。
每個人都無法決定自己生活環境的貧富,有的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裏。而有的人卻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這是我們都無法改變的。即使你目前還處於貧窮中,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憑著後天自己的努力,用勞動創造財富,改變現在的貧窮!
麵對貧窮,我們不應該埋怨,應調整心態,學著接受和麵對。因為貧困,向上進取的動力應更強;因為貧困,我們更要克服眼前暫時的困難,不斷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改變自己的處境。而改變貧窮成為富有需要經過後天努力。我們應該把自己貧窮的家庭看作資本,去創造財富,改變現狀。
貧窮不是福。但它也不是禍,更不是錯誤。貧窮隻是現實中的一種存在,因為是現實的存在,它既有合理的一麵,也有不合理的一麵,當然我們並不因為其合理性而逆來順受,也不能因為其不合理而誤入極端,通過非理性的舉動改變貧窮。身在貧窮之中,正如苦難一樣,要懂得珍惜。把貧窮與苦難視為精神資源,需要在平常中感悟非常,憑借心靈的力量,超越物質困頓,追求精神富有,拓展精神領域的空間,然後再去實現物質上的滿足。
貧窮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用寒冷,饑餓肆虐地摧殘著窮人身體的同時,又在鞭策著窮人奮力向前,擺脫困境。而窮人不斷拚搏,不怕吃苦的意誌正在這種奮力前行中形成,成為人生中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財富,對於許多不知人間冷暖,不諳世事艱辛的“富人”來說,是難以擁有的。所以,貧窮,未嚐不是一種拿金錢也買不來的資本。
一個生長於奢侈生活環境中的青年,一個常依賴父母而不用自己的勞力掙飯吃的青年,一個從小被溺愛慣壞的青年,是很難具有超凡的本領的。
有人問一位著名的藝術家,那個跟他學畫的青年將來能否成為大畫家,他十分果斷地回答說:“不,永遠不可能!你想想,他每年都有6000英鎊的花費!”有人問球王貝利,他的兒子能否成為第二個貝利,貝利說:“雖然他的先天條件比我要好,但他不可能成為貝利第二,因為他的條件決定了他吃不了我所吃的苦。”這位藝術家和貝利心裏最為明白,一個人的本領需要從艱苦奮鬥中鍛煉出來。可見,如果一個青年人沉浸於紙醉金迷之中,滿足於奢侈生活的享樂,這種精神就很難發達。
其實,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利用它。貧窮是一生曆久彌新的永恒財富,是一種“火的熔煉”,隻有堅持下去才能把自己鍛造成器。許多人在麵臨貧窮時,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掙回了養活自己的鈔票,也積攢著別人不曾有的經曆和經驗,使貧窮成為自己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財富。正如一個著名成功人士所言:“生前沒有經曆困難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把貧窮當動力,當作資本,更有利於我們成功。
一個人在年輕時,貧窮一點其實沒有什麼關係,許多成功致富的人年輕時也曾十分貧窮。一個人隻要有青春活力,就擁有一筆巨大的財富,這是他們成功的資本。貧窮就是他成功的基礎,也是絕好的鍛煉人的環境。每一個窮人都想脫離貧窮,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極力想脫貧、致富這種行動更強大的力量了。因此,我們應該感謝貧窮。因為,它給你帶來努力與希望,它讓你的青春充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