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於衷的人。但他們對那些較重要的事務卻總是做不到無動於衷。那些太專注於小事的人通常會變得對大事無能。”抓住大事,小事自會照顧好自己。一流人物大多具備無視“小”(人物、是非)的能力,在你往前奔時,你不可以對路邊的螞蟻、水邊的青蛙太在意的——當然有毒蛇攔路是不行的。“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礙才行動,那就什麼也做不成。”許多人整天忙著處理瑣碎的事情,總是抱怨挪不出時間做正經事。其實他們的潛意識在逃避做正經事。因為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斷力、勇氣和自信的。
在美國的《本周》雜誌中,有安德烈-摩瑞斯這樣一段話:“我們常常讓自己被一些小事情、一些應該不屑一顧和忘卻的小事情弄得心煩意亂……我們活在這個世上隻有短短的幾十年,所以我們不該浪費那些不可能再補回來的時間。丟棄那些纏繞你思想的小事,讓我們把精力放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去設定偉大的目標,去經曆人生的風雨,去做必須做的事情吧。”
一個人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其中有大事,也有小事;有令人愉快的事,也有令人心煩意亂的事。但是什麼事才是最重要的呢?如果不能把這個問題弄明白,就會在很多小事上浪費很多精力,空耗許多時間,結果隻會身心疲憊。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故事:
1945年3月,美國青年羅勃·摩爾在中南半島附近海下的潛水艇裏,深深地體味到了生命的重要意義。
當時,摩爾從所在的潛水艇的雷達上發現一支日軍艦隊朝他們開來,他們向日軍艦隊發射了幾枚魚雷,但沒有擊中任何一艘軍艦。這個時候,日軍發現了他們,一艘獵潛艦直接朝他們開來。3分鍾後,日軍的6枚深水炸彈在他們的四周爆炸,爆炸所帶來的力量,把他們推到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彈不停地發射著,整整持續了十幾個小時。
指揮官命令所有的士兵靜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鎮定。當時的摩爾嚇得簡直不知怎麼呼吸。他不停地對自己說:這回死定了……潛水艇內的溫度達到攝氏40多度,可是他卻嚇得全身發冷,直冒虛汗。
最後,攻擊停止了,顯然是那艘獵潛艦是在用光了所有的炸彈後才走開了。而摩爾的感覺就像做了一場噩夢,過去的生活一一浮現在他的眼前,那些曾經讓他煩擾過的無聊小事更是曆曆在目——沒錢買房子,沒錢買汽車,沒錢給妻子買好衣服,還有為了這點兒芝麻小事和妻子吵架……
但是,在深水炸彈威脅生命時,這些繁瑣的事卻顯得那麼荒謬、渺小。摩爾對自己發誓,如果還有機會活著的話,他永遠不會再為這些小事憂愁了!
對於摩爾來說,這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認識,那一刻讓他領悟到生命的真正意義!的確,如果總是讓微不足道的小事吞噬我們的心靈,這種不愉快的感覺會讓我們可憐地度過一生,這樣的人生也一定會單調、乏味至極。
真正的高手會把精、氣、神集中於一擊,而在生活中集中精力更是一種明智。因為在一定時間內,一個人的資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無法同時做好數件同等重要,難度又都很大的事情。而瑣事也同樣會占據你的空間,消磨你的意誌。
不值得做的事,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得到的可能僅僅是一絲自我安慰和虛幻的滿足感。當夢醒後你會發現該做的事一件也沒做,而自己卻已疲憊不堪。
而不值得做的事還會賦予自己生命,“一項活動的單純規律性會逐漸演變為必然性”。一段時間後,人們會說:“我們不應該讓它消失,我們已經做這麼久了”,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歡自己的戀人,卻還是要在一起,因為在一起久了,習慣使人不願再作別的選擇,但最終,一個人要為自己的做了不值得做的事付出代價。
如果你想要你的人生充滿快樂與成功,那麼就認真權衡你該奮鬥的方向吧。當你明白你要把精力放在哪裏最恰當時,成功離你已經不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