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罪玉小鬼(補更)(1 / 2)

就因為這……應蠶兒惹來了殺身之禍。

那時候,東宮人心險惡嘛,應蠶兒受寵,自然引來了別人的妒忌。

剛好,其中有一個妃子的父親,是當朝的大司徒,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妃子把應蠶兒的事情告訴給了父親。

大司徒聽了,心裏生下了毒計,他先勸女兒回王宮,其餘的事交給他就好了。

他先買通了大理王的貼身侍從,拿出了一小瓶藥劑,讓他下在大理王的食膳裏麵。

那侍從也不敢隨便下藥啊,萬一吃死了大理王怎麼辦?他先拿著一個平民做了一個實驗,發現這藥的作用,就是讓人連續昏迷兩天,他才領了大司徒的錢財,給國王下藥了。

大理國的國王吃了藥,昏迷了兩天。

這朝廷不可一日無主啊。

國王昏迷了兩天,王宮裏亂成一片。

太醫看了,支支吾吾的,就說國王染了怪病,昏迷過去了。

接著,大理國天龍寺的高僧來了。

大理國這個國家非常奇怪——一共十七任國王,其中十任國王出家了。

在大理國,佛教的地位,十分崇高。

這高僧來了,大司徒都得下跪。

高僧查看了國王的毛病之後,就詢問太醫:可是因女色而起?

太醫這才說道:是!

那藥劑造成的昏迷,跟縱欲過度造成的昏迷模樣差不多,患者形銷骨立。

有了這太醫的說法,那大司徒又添油加醋了一陣,說是王後應采兒迷惑國王,才造成大理王身體虛弱,染此怪病。

高僧聽了,更是怒火中燒,隻說了一句:等國王醒了——廢後!

應采兒就遭此奸計,在國王蘇醒之後,宣布廢後,要把應蠶兒給打入冷宮。

那大司徒,則又跑到了國王的耳邊,說:大王,光是廢後隻怕不行!丞前幾日,瞧見那王後在宮中行走的時候,露出了半截狐狸尾巴——隻怕,這王後,是狐狸精變成的……專門來害大王。

“那怎麼辦?”國王的耳朵根子也軟,加上最近生了怪病,昏迷兩天,時刻都擔心自己的安危。

大司徒說:得埋天靈玉,鎮得她神魂俱滅。

我聽到媚喜講到這兒,心裏赫然,原來“天靈玉”這種神秘、殘忍的儀式,就是為了把人給鎮得神魂俱滅?

國王問大司徒:此法管用?

“管用。”

大司徒說:用白玉,埋入她的天靈之內,過個十年半載,魂就被白玉給磨沒了,對了!這玉得有“符”,為玉刻符者——閩南有陰陽刺青師,可以擔當大任。

國王立馬派人去閩南,請陰陽刺青師。

陰陽刺青師到了大理國後,他心裏明鏡兒似的——他是個局外人,立馬知道這裏頭發生了什麼事?

但是他就是一個手藝人,大理國當時雖然是邊陲小國——但也不是他得罪得起的。

他知道禍從口出的原則,自然不會將事情的真相給說出來。

他隻能給王後應采兒,做“玉石”鎮魂。

他在做玉石雕文的時候,還問國王:這白玉上,需要刻上名號——請問,刻什麼名號?

這時候,國王假惺惺的說道:我和王後夫妻一場,還是有些感情的,她想刻什麼名號,就刻什麼名號。

有人把話遞到了王後那兒,王後傷心欲絕,說道:既然要刻名號,那就刻“喜後”吧——曾經一代妖後妹喜,惑亂江山,我這被外界傳揚,名聲就和那妹喜一樣。

國王知道王後要刻什麼名號之後,又說:應蠶兒妖媚可人,就刻“媚喜”吧!

陰陽刺青師聽了,刻下了玉石符文,但是……他刻了另外一種符文,把媚喜的鬼魂,封在了玉石裏麵,並沒有趕盡殺絕。

三天之後,王後被人破開了頭皮,撬開了頭蓋骨,塞進了刻了陰陽繡的白玉之後,再次合上了頭蓋骨,縫合了頭皮,被埋進了一個小型的地宮之內。

等儀式結束,陰陽刺青師趴在了地宮之上,小聲說道:媚喜王後!我知你清白,往後你如果能從那玉裏出來……就投胎去吧!

媚喜說到了這兒,又說:國王寵我,我以為他對我有情,但我卻不過是他的一個玩物,旁人略施小計,他要我魂飛魄散!負心薄幸啊——所以,我在妖玉裏的戾氣,專殺負心薄幸之人。

我問媚喜:現在有地方可記載著你殺了哪些人呢……那些人都不是善類?

媚喜則跟我說:你知道人們為什麼要買那“妖玉”嗎?無非就是想買了,害死身邊的人,你說這些人,該死不該死?

啊?

還有這樣的事?

媚喜說這些人都是聽了妖玉傳說,才想著買玉害人的。

妖玉媚喜後來陰錯陽差的落在了譚賈茜的手上。

譚賈茜沒有害人的心思,而且譚賈茜還和媚喜身世相近,都是被身邊那些負心薄幸的男人,給害慘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