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指揮15萬大軍,在範陽(治今北京)起兵,長驅南下,發動叛亂。安祿山死後,他的部下史思明繼續與唐對抗,數年之後,才被平定,史稱“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後,給唐朝帶來了立國後前所未有的浩劫,詩人白居易在他的名篇《長恨歌》中對此作了形象的描述:“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唐朝政府為了盡快收複失地,平息這場叛亂,不得不實行戰時的緊急舉措,對那些出征有功的將軍和懷柔反正的降將,都授予了節度使的官職,這樣,本來隻設在邊疆的方鎮,在內地各處也普遍設置起來,其中都督之權重持節者都稱為節度使,主兵事而不授節者稱為防禦使、經略使或是團練使。大的方鎮統領十多個州,小的方鎮轄有兩三個州。

方鎮最初設立之時,是在邊境地區,且地位在道以下,形成的是道一鎮一州的體製,與此相對應的職官層次則是采訪使一節度使一刺史。但是,安祿山發動叛亂後,采訪使已無法再統轄方鎮,因此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為此,肅宗乾元元年(758),將開元以來的十五道罷黜,改采訪使為各鎮觀察處置使。從此以後,有的以節度使兼任觀察使,有的以觀察使兼任防禦使、經略使。這樣,本來在安史之亂之前采訪使道與節度使方鎮屬於兩種不同的區劃,至此合二為一了。名為一道而又已經不僅僅是監察區域,稱作一鎮而又已經不僅僅是軍政區域。於是道(方鎮)成為了統轄州縣以上的一級政區。隋初以來的州(郡)縣二級製的行平定三藩叛亂要圖政區劃,變成了道(方鎮)一州(府)一縣三級製。據史書記載,唐末所設立的方鎮數量在四五十個之間波動,除去首都京兆府和附近幾個州及陪都河南府之外,其餘的府州全都被方鎮占據。這些節度使們擁有重兵,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相互勾結,抗命朝廷,形成割據一方的局麵。他們的這些行為與古代的諸侯非常相似,因此,當時的人就把方鎮又叫作藩鎮。這就是曆史上所說的“藩鎮割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