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對林肯的一生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轉折,他從此不再寫一些中傷他人的信,也不輕易批評他人了。
美國內戰時期,林肯更換了好多將領,但都不盡如人意,林肯頂著全國多數人指責他用人不當的壓力,並沒有指責他的將領們。他說:“我們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去批評他人,以免被他人所評議。”他最終寬容地保持了緘默。
南北戰爭時期,許多北方人都很刻薄地評論南方人,包括林肯夫人在內。而林肯卻總是說,不要評論他人,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想想,我們的做法也是和他們一樣的。
在7月4日晚上,南方將領李將軍開始向南方撤退,當時天氣對北方相當有利,暴雨驟至,河水猛漲。李將軍的軍隊要想順利通過是很困難的。北方軍隊如果乘勝追擊,一定會取得全盤的勝利。在這次絕好的機會中,林肯立即下令,不必召開軍事會議,立即攻打李將軍的軍隊。他電報前方軍隊將領密狄,立即開始攻打行動。在戰鬥前線的密狄卻並沒有按林肯的意圖開始行動,他召開會議,全盤否定了林肯的命令,故意拖延時間,拒絕攻打李將軍,直到最後,大雨停止,河水退去,給了李將軍喘息的機會,讓他順利南逃。
“他究竟要怎麼樣?”林肯對自己的兒子吼道。“我真不明白,我們勝利在望,隻要稍用武力,我們就可以取得戰爭的最後的勝利。為何密狄不明白這麼淺顯的進攻之道呢?”
但是最終理智還是控製了自己的情緒。林肯思來想去,用最拘謹客氣的言語給密狄寫了一封詢問信。
親愛的將軍:
對於李的軍隊的逃跑,想必你也考慮了好久。在當時那種情況,我想作為一軍將領的您比別人更清楚我方勝利的機率有多大。如果我們將李捕獲,我們可以立即結束這場戰鬥。可是,如今他們已逃到了波多馬克河以南,我們要想輕易成功就很困難了。我對這次絕佳機會的失去深表遺憾。
那麼密狄將軍看了這封信的心情如何呢?
其實,密狄根本就沒有可能看到此信。因為,林肯根本就沒有把此信寄出。這是別人後來在林肯的一堆文件中發現的。
此時,我的腦海裏總是浮現林肯當時矛盾的心境:他一定是很猶豫是否將此信寄出。請允許我妄自推論,他一定想:我身處白宮,對真實的戰況沒有親眼所見,而密狄是將領,他始終站在戰爭的最前線的,如果我站在他的位置,聽著傷者的呻吟、呼救,看著成堆的屍體,也許就會不那樣做了吧。也許我的個性也像密狄一樣的軟弱,可能作法會和他一樣吧!現在說什麼也來不及了,為了痛快,將此封信寄出去又有什麼意義呢?反而會招來密狄為自己的申辯,甚至對我的攻擊。或者逼他離開軍隊,毀了他的後半生。
最後,我們偉大的林肯終於沒有把信寄出,因為林肯深知:“尖銳的批評與攻擊,所得的效果等於零。”
就連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都把林肯作為自己的偶像,他每次遇到困難時,都仰望辦公室牆上那幅林肯肖像反問:若林肯處在我的位置會怎樣呢?
正如托馬斯所說:“偉人是在對待小人物的行為中顯示其偉大的。”當我們應付個人時,應該清楚,我們不是在應付理性動物,而是在應付感情動物。隻有沒頭腦的人才批評、指責對方,要做到能夠寬恕別人,有時也需要有一定修養的。“了解就是寬恕。”讓我們盡量用關心理解別人,來取代批評與責罵吧!從現在開始,不要批評、責怪或抱怨他人。
保住他人的麵子
保住他人的麵子其實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們卻很少會考慮這些問題。縱使別人犯了錯,而且我們又是對的,如果沒有為別人保留麵子,也往往會毀了一個人。
一句體諒的話語,以及對他人的態度給予寬恕的處理,這樣都會使他人免受言語上的傷害,保全自己的麵子。
馬格蘭是一位公司的總管會計師,由於他的業務具有季節性,所以他們必須每三個月內辭退一些人,讓他們到別的地方去。可是,別以為辭退一個人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其實這是件很難開口的事,沒有人願意總辭退別人。可是,為了公司的發展,必須出此下策。一般情況下,有些主管會這樣說:“不好意思,湯姆,你知道這個季度很快要過去了,我們沒有什麼業務再讓你去處理了,你也很清楚,你是在忙的時候才來的,等等。”要知道,這些話語會讓那些員工很傷心,仿佛是被拋棄了一樣。
然而,馬格蘭卻不會用這種傷人的方法,他很明白這樣會讓對方很沒麵子,又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對公司也不會有任何好處,他每次都用一種很婉轉的方式:“湯姆,你這段時間的表現很不錯,你在完成我交給你的任務時,相當盡力。我希望你明白,公司對能有你這樣的員工感到很光榮,我們對你的工作感到非常滿意。要知道,你的業務能力很強,無論到哪家公司工作,一定會受到重用。我們對你很有信心,希望你能找到更優秀的公司,我們會支持你的。”